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氧化亚铁离子及产酸的特性,可改变污泥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从而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本文研究了一株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酸化铁氧化效果,从pH、Fe(Ⅱ)含量及污泥比阻等方面探究其改善污泥脱水性的可行性及效果,并探究菌群不同接种量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2+可通过促进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生物酸化铁氧化生化过程,最终反应体系pH降为2.6左右,Fe2+含量基本为0,比阻降为0.57×1012m·kg-1,从而使污泥更易脱水.不同接种量会影响污泥的脱水性能.接种量越大,菌体氧化Fe(Ⅱ)能力越强且时间也越短,平衡时pH越低;当接种量大于50%时,最终pH可降至2.8;污泥的脱水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效果,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Fe2+和S0的活性以及浸出黄铜矿的影响,并采用XRD对浸出后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riton X-100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氧化S0则显现出促进作用;Triton X-100可显著改善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效果,当其质量浓度为30 mg·L-1时,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提高了52.15%.Triton X-100的加入提高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铜矿浸出过程中间产物硫的生物利用性和消解作用,从而提高了浸出体系中细菌浓度和Fe3+浓度,进而促进了黄铜矿的溶解.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将氧化亚铁硫杆菌制备成珠形微生物氧化剂.其特性为: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珠体内浓度达每毫升4×1010个细胞,珠体直径0.5~2.5mm,珠体上的平均孔径8.0×10-9 m.用其在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中处理模拟地浸吸附尾液,可将其中的Fe2 离子氧化为Fe3 离子,氧化-还原电位从310 mV提高到550 mV,调整酸度后即可用于浸出.珠形微生物氧化剂是酸法地浸采铀工艺中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氧化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实验室分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特性.通过测定培养过程中吸光度、Fe2 浓度和总Fe浓度的变化,计算Fe2 氧化速率,研究初始pH值、初始接种量和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接种初期,生长缓慢,对Fe2 的氧化速度较慢,12h后繁殖速度加快,氧化速率开始增加,27h后对Fe2 的氧化速率达最大值0.52g/(L.h),30h后Fe2 转化率接近100%;适宜于该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和代谢的初始pH值为2.3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5.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驯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办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温度为30℃左右,最佳生长pH为2.0~2.5,最佳生长初始Fe2+浓为0115mol/L左右,在进行细菌培养时接种量取10%比较恰当.低pH值和高浓度Fe2+驯化后,在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1.5、初始Fe2+浓度25g/L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仍能保持一定的Fe2+氧化活性,6天Fe2+氧化率可达82.28%,Fe2+平均氧化速率达3.43g/L/d,pH值的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最后稳定在1.81.  相似文献   

6.
低品位镍磁黄铁矿镍浸出特性及回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某高硅低品位镍磁黄铁矿进行直接酸浸、焙烧--酸浸和细菌浸出比较,并考察硫酸用量及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浸出率的影响.以稻壳为硫酸盐还原菌固定化载体构建连续上升流固定填充床反应器,以连续上升流方式处理浸出液.结果表明:焙烧使矿物发生烧结,镍被包裹,不利于浸出;细菌浸出Ni2+浸出率为92.16%,质量浓度可达973.22 mg·L-1·T·f.菌在矿物表面形成生物膜,直接与矿物发生作用使矿物溶解,将浸液中Fe2+氧化为Fe3+,Fe3+进一步溶解矿物·浸出液以2200~3600 mL·L-1·d-1的速率经过反应器,Ni2+以NiS的形式吸附于稻壳上,回收率在98%以上,使原矿中NiO质量分数由1.69%上升至稻壳中的11.84%.浸液中98%的Mg2+留在溶液中,利于金属分离.  相似文献   

7.
对从江西大兴黄铜矿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CMS和隐藏嗜酸菌DX1-1进行紫外诱变育种及浸矿研究。结果表明:细菌CMS和DX1-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值分别为2.0和3.5;通过紫外诱变获得突变型隐藏嗜酸菌DX1-1和氧化亚铁硫杆菌CMS,最佳处理时间为60s,正突变率分别可达到16.7%和20.0%;诱变后的隐藏嗜酸菌DX1-1达到稳定期的时间比诱变前缩短20h,并且具有更大的菌体浓度;诱变后的氧化亚铁硫杆菌CMS氧化全部亚铁所需时间为48h,比诱变前菌株缩短11h;诱变后混合菌浸矿中,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浸出30d后铜离子质量浓度达到2.78g/L,而紫外诱变前菌株浸出铜离子质量浓度为2.48g/L;生物浸出30d后,隐藏嗜酸菌DX1-1与氧化亚铁硫杆菌CMS的菌落个数比由1-1变为1-20左右。  相似文献   

8.
干燥保存对氧化亚铁硫杆菌(Fe2+)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干燥保存条件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活性的影响,对干燥环境下的细菌存活能力进行了研究.针对细菌吸附在滤膜表面,30℃时干燥保存的情况,测定了保存时间分别为30,90,250和366 d时细菌的Fe2 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干燥保存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Fe2 氧化活性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细菌在9K培养基中生长停滞期延长;干燥保存细菌在9K培养基中经过短时间活化后,细菌的Fe2 氧化活性以及时硫化铜的氧化能力能够迅速恢复到干燥前的水平,说明在一定干燥保存时间内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浸矿能力不会明显退化.这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较强的耐干燥特性,可以在室温下干燥保存氧化亚铁硫杆菌.  相似文献   

9.
从湖南某矿的中性矿坑水中筛选出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以Fe2 的氧化为表征,研究了温度、pH值、Fe2 初始浓度、接种量对其生长特性和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株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左右,初始pH为2.0左右,Fe2 初始浓度为4.36 g/L,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10.
金属硫化物矿物生物浸出过程中Fe~(3+)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简称T.f菌)对金属硫化物矿物生物浸出过程中Fe3+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浸出的初始阶段,Fe3+的化学氧化作用是主要的;但在整个金属浸出过程中,Fe3+的化学氧化作用是很有限的;Fe3+对T.f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它们对液相中Fe2+的氧化能力;Fe3+及其沉淀使细菌在固体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减少,降低了吸附细菌的活性,从而影响了细菌的直接氧化浸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