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绿色无公害茶园土壤培肥措施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其质量安全越来越引起人民的关注。汉中市现有茶园面积约50万亩,茶叶已成为汉中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已成为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推广绿色无公害茶园施肥技术培肥茶园,改良土壤,不仅可以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施肥对环境和茶产品的污染,确保茶叶产品安全,对我市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产茶第一大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农业部最新业务汇总统计,2010年,全国茶园面积达到3018万亩,占世界茶园面积的47%,茶叶总产量141.3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5%。四川是全国茶叶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规划的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优势区域,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25.6万亩,茶叶产量15.7万吨,产值67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茶园施沼液肥后对土壤及茶产品中锌硒镁变化的影响,以黄壤为供试土壤,福鼎大白为供试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不同施肥方法、次数和剂量对土壤和茶叶锌硒镁的改变。试验设不施沼液肥、根灌沼液肥和沟施沼液肥3种处理,每个施肥方法下设亩施500kg、1000kg、l500kg和2000kg4种剂量处理。不同施肥方法、次数弄口剂量对土壤和茶叶中锌硒镁均有影响。茶园根灌500kg/667m。沼液肥3次后,土壤中锌含量增加153.28%、硒含量降低一47.04%、镁含量增加119.48%。茶园中根灌1000kg/667m2沼液肥3次后,茶叶中锌含量降低7.22%、硒含量增加25%、镁含量降低4.64%。茶园根灌沼液肥有利于茶树对硒元素的大量吸收,以每年根灌500~1000kg/667m2沼液肥3次最佳。  相似文献   

4.
生产有机茶是提升茶叶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常规茶园向有机茶园转换的管理技术.包括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严把施肥关.重施基肥、早施催芽肥,巧施根外肥,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控制病虫草害,严格把好采摘关,注意采养结合等。  相似文献   

5.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产茶园是指茶树生长时间长。茶树机能衰退的老茶园,以及种植年限虽然不长,但因各种原因致使茶树衰退的茶园。通常表现为茶叶产量低,品质低下,经济效益不高,所以又称为三低茶园。这类茶园在我县分布广,面积大,是导致我县茶叶单产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改造,以改变茶园面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1宜宾早茶产业发展现状宜宾种茶历史悠久,是四川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国家农业部颁布的全国早茶重点区域和长江中上游特色出口绿茶重点规划区域;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宜宾·早茶之乡。2009年,全市茶园面积56万亩,茶叶总产量2.5万吨,茶业总产值32.3亿元。其中,早茶面积15万亩,无性  相似文献   

7.
<正>我校地理科学学院崔向超博士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施用秸秆增强茶园土壤团聚化的AM真菌促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807038.由于近年来的不合理施肥,使得茶园土壤出现有机质含量低和结构稳定性差等土壤质量问题,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影响.研究表明,施用秸秆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温保水等效果,是改善土壤结构和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开展施用秸秆条件下茶园AM  相似文献   

8.
单作茶园与间作茶园茶树的光合效能与蒸腾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绿色植物来说,光合能力强弱是产量高低重要标志,茶树亦不例外。本文经计算到夏季间作茶园茶树光合能力比单作茶园提高4.6%,因而间作茶园产理也高于单作茶园,茶树的蒸腾量直接影响茶叶品质,蒸腾量大,茶树含量少,叶片易老化,茶的品质较差,反之,茶树含水率高,叶片持嫩性强,茶的品质较高,本文计算得南林大学习林场夏季单作茶园茶树日蒸腾量比间作茶园高23.54%,这是间作茶园品质好于单作茶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里商乡共有21个行政村 ,58个自然村 ,2794户 ,农业人口9542人 ,地域面积135.34平方公里 ,耕地2630亩 ,人均不足0.3亩 ,山林面积181143亩。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388万元 ,经济来源主要以茶叶、林业为主 ,其中茶叶是该乡的主导产业 ,全乡现有茶园面积6228亩 ,人均0.65亩 ,1999年生产名茶176.75吨 ,产值1258.3万元 ,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1/3。近几年 ,该乡开展科技服务 ,全面推进效益农业的发展 ,主要做了几项工作是 :一、推进科技进步工作的切入点⒈加强领导 ,健全网…  相似文献   

10.
茶园土壤镁含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是茶树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作为叶绿素的组分和辅助酶的活动,参与茶树的代谢,对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茶园土壤中镁以矿物态、非交换态、交换态和水溶态存在,能够被茶树吸收的有效镁是交换态和水溶态镁.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因为土壤母质、施肥、pH等不同而差别很大.湖南茶园土壤的有效镁含量平均值为0~15cm土层,38.4mg/kg;15~30cm土层,36.1mg/kg;30~45cm土层,32.0mg/kg.  相似文献   

11.
李帮东 《安徽科技》2011,(10):23+31-23,31
大化坪镇位于霍山县西南部,境内山峦重叠,碧水纵横,云雾缭绕,是霍山黄芽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全镇拥有茶园20000亩,可采面积16800亩,年产成品茶650吨.产值约5000万元,所产黄芽多次获得国内外金奖,被国家有关部门联合评定为“全国百佳特产(茶叶)名镇”称号。近年来,大化坪镇党委政府紧紧依托茶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思路清晰、特色明显、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茶叶经济也成为大化坪镇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2.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一 《今日科技》2003,(11):35-37
中国是产茶大国,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农产品,2002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18万hm^2,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72万t,居世界第二;茶叶出口量达25.23万t,比1950年的1.87万t增长了12.49倍,创下了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茶园土壤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土壤物理性状与化学性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指出协调良好的茶叶土壤环境与科学的茶园土壤管理措施,是提高茶叶品质的根本保证。并提出今后茶园土壤性状所要研究的方向,这对促进我国茶叶品质的提高和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小路 《遵义科技》2008,36(1):F0004-F0004
茶叶产业是贵州省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把茶产业作为促进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将发展到500万亩。  相似文献   

15.
王飞杰 《汉中科技》2013,(5):38-39,33
西乡县凭借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使其成为主导产业之一,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居全省第一。正确识别茶叶主要病虫害,熟练掌握其发生规律,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和提升茶叶品质。笔者通过深入茶园调查,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出了茶叶主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提出了防治指导建议,供茶叶企业和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及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选择苏州洞庭东、西山地区代表性的果茶间作茶园和纯茶园,分别采集土壤和茶叶样品,对其土壤和茶叶主要营养品质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茶间作可以有效提高矿物质含量,改善表层(0~25cm)土壤营养状况,以枇杷-茶和杨梅-茶间作模式作用效果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状况受土壤的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和土壤酸碱性3个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果茶间作茶园土壤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洞庭西山杨梅-茶间作茶园土壤营养状况最好,依次为西山纯茶园、东山杨梅-茶间作茶园、东山纯茶园、东山枇杷-茶间作茶园。茶鲜叶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产区及不同果茶间作模式对茶鲜叶营养品质成分的影响不同,在东山茶区,果茶间作茶园茶鲜叶的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略大于纯茶园,但儿茶素含量均略小于纯茶园,咖啡碱含量则显著小于纯茶园,而在西山茶区,除游离氨基酸外,杨梅-茶间作茶园茶鲜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均低于纯茶园。根据土壤性状和养分与茶叶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土壤中铁和锌呈现显著负相关,茶多酚含量与碱性氮、有机质和锌元素呈现显著正相关,咖啡碱含量与电导率、全氮量、有效磷、碱性氮、钙、铁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进行果茶间作对改善茶园土壤性质具有重要作用,结果为不同洞庭碧螺春茶产区改良土壤,从而提升茶叶营养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乡县是我省茶叶主产县之一,截止2005年底茶园面积发展到14000公顷,年产量2500余吨,产值过亿元;茶叶向科、教、工、贸、服务产业链延伸,茶叶成为西乡的主导产业之一和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8.
景宁县两年来认真组织实施了以“惠明茶产业化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由此获得2007年度丽水市实施富民强县先进单位。目前,以鹤溪镇为核心区,该项目已经辐射到全县10多个乡镇,茶叶种植户近1200户,茶叶新种植面积5988万亩,良种改造面积4789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茶园5000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茶乡——湄潭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种茶史而成为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基地县。目前全县茶叶面积已达16.5万亩,分布在15个乡镇的60多个村和贵州省湄潭茶场,覆盖10万余农户,茶农近20万人。2007年茶叶产量5285吨,产值2.29亿元,亩均收入3500元以上,茶农人均增收300元以上,茶业综合收入3.95亿元。2008年虽然凝冻灾害对春茶产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榆林市截止2002年底有梨树面积10万亩,年产量1.3万吨,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致使全市梨园普遍单产低,品质差,导致我市所产梨缺乏市场竞争力,下面就影响梨产品的关键技术——施肥,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