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以粒级分离效率和压力损失为指标 ,对 3种入口件、5种溢流管、5种分离腔以及 5种入口截面所构成的数十种旋流管结构方案进行了实验研究 ,由此开发出一种新型即双锥单柱形液液旋流分离管 ,其与常规双锥双柱形旋流管的区别主要是变柱形尾管为锥形尾管 ,改善了旋流管下游的流场分布条件 ,延长了液流在旋流管中的停留时间 ,降低了管内压力损失 ,使相同条件下旋流管的临界分离粒径由后者的 6 0 μm 减少到 30 μm,管内压力损失由后者的0 .30 MPa降低到 0 .2 0 MPa,从而既突破了现有液液旋流分离管的结构限制 ,在分离特性和压力特性方面也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2.
多入口旋流分离器能在入口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传统旋流器在入口速度较高时才能达到的分离效果,同时具有更加稳定和对称的流场分布。为了进一步验证多入口液-液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以及溢流分流比和入口流速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采用群体平衡方程(PBM)对四入口液-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口流速恒定时,旋流器综合分离效率随着分流比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溢流分流比为0.22时,旋流器综合分离效率达到最高,此时分离效率为95.66%。当溢流分流比为0.22时,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四入口液-液旋流器分离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缓变化趋势,当流速为10m/s时,到达油滴剪切破碎临界条件,此时分离效率最高为96.78%。研究结果可为四入口液-液旋流分离器现场应用和适用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液-液三相萃取法分离纯化雷公藤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传统溶剂萃取法的缺点,达到从雷公藤中分离富集雷公藤甲素的目的,利用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乙醇-水不溶性有机溶剂液-液三相萃取方法,从雷公藤提取物中富集得到含雷公藤甲素的有效部位,经过简单柱色谱分离和重结晶得到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雷公藤甲素的收率约为0.000 55%,纯度达98.2%.这为分离富集雷...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兰113A—P507—液体石蜡一环已烷煤浊—HCI—H_2O_2液膜体系分离富集Co(Ⅳ)的最佳条件,根据Ce(Ⅳ)的特殊性质,用液膜法可以将铈从HB_(?)O_3和HNO_3的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获得很高的富集倍数和近100%的回收率,实现了从混合稀土溶液中分离富集痕量铈的目的,将液膜富集方法和偶氮胂Ⅲ显色分光皮法相结合,可富集测定ppb级的铈。本文也研究了的液膜传质机理,由于内相HCI的解吸作用和H_2O_2的还原作用,使铈的迁移不受平衡条件的限制,能获得满意的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索用液膜技术提取铌(Ⅴ)的实验条件.采用HNO3-HF体系溶解Nb2O5和Ta2O5,经试验以仲辛醇为载体时,铌(Ⅴ)的萃取受H+浓度和HF浓度的控制;以TNOA为载体时,在6 mol.L-1H2SO4-2 mol.L-1HF介质中能对铌(Ⅴ)进行有效的萃取.根据铌(Ⅴ)和钽(Ⅴ)的萃取条件,采用液膜技术对铌、钽进行分离.结果表明,以仲辛醇为载体,在6 mol.L-1H2SO4-0.5 mol.L-1HF介质中,能对铌、钽进行有效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亲水有机溶剂液-液萃取分离是一种绿色高效分离新体系,由于兼有工艺简单、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萃取分离和纯化生物活性物质.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应用进展,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分离具有相似的物化性质的烃类混合物,长期以来是分离技术上的一个难题[1]。各种不同的烃组分,虽然具有不同的结构,但可以具有相同的沸点和相同的碳原子数。这样的混合物往往不易用常规的精馏、溶剂萃取或穿透固体聚合物膜的选择性渗透等方法予以分离。而且,即使这些常规技术在分离烃上是成功的话,也往往要求较庞大的设备。例如,精馏工艺需用大量的塔板;溶剂萃取工艺往往需要巨大的澄清器。所以这些工艺的操作和维修  相似文献   

8.
气液旋流分离器排气管结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气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排气管的结构尺寸对旋流器分离的临界速度及分离效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传统的直管型排气结构,采用扩散锥形的排气管结构可以有效地削弱旋流分离器内短路流的影响,增大排气心管内液膜的形成速度,从而在保证压力降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分离效率.旋流器分离的临界速度受物料含液浓度的影响不大,主要受排气管结构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气液旋流分离器排气管结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气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排气管的结构尺寸对旋流器分离的临界速度及分离效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传统的直管型排气结构,采用扩散锥形的排气管结构可以有效地削弱旋流分离器内短路流的影响,增大排气心管内液膜的形成速度,从而在保证压力降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分离效率.旋流器分离的临界速度受物料含液浓度的影响不大,主要受排气管结构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重力下离心式气液分离技术以分离环境不受重力条件的影响而广泛应用于航天器流体技术、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等领域.本文对微重力工况下离心式气液分离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法分析在转速、入口速度、含气量、黏度、温度综合作用时,各因素影响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转速、含气量、温度、黏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比较明显,且随转速、含气量、温度的增加,分离效率逐渐增加,而随黏度的增加分离效率逐渐降低,入口速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较小,这与美国地面实验的趋势大致相同,分离效率在92%~94%范围内.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空间站环控生保技术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方法进行尿液分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气液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流器内气液两相的分离过程是液滴离心沉降和碰撞聚结、破碎的复合过程.对液滴的聚结、破碎机制进行分析,试验验证液相物性、流场强度对液滴聚结、破碎以及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黏度对涡流场中液滴的破碎影响很大,黏度增大分离效率上升;湍流强度是导致旋流场液滴破碎的主动力,当流量达到一定值时,高湍流强度导致液滴破碎,分离效率随流量上升开始急剧下降;液滴聚结、破碎过程对分离器压力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液膜萃取在稀土分离中的意义,介绍了分离稀土的液膜体系、原理、工艺流程和特点,着重综述了稀土分离中液膜萃取的动态,包括文献概况、基础研究和工艺研究的水平,并提出了对该项研究的建议和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Span80—P204—煤油—液体石蜡组成的液膜体系对Cu~(2 )的分离,加入了液体石蜡,起到了膜溶剂和膜稳定剂的作用,提高了膜的粘度,从而提高了膜的稳定性和分离效率,加入了液体石蜡,对Span80表面活性剂用量可以减少(3/5)-(4/5),为常压破膜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Cn~(2 )的分离,从含Cu~(2 )1000ppm经过一次处理下降到10—5ppm。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圆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GLCC)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小型分离设备。通过对GLCC分离机理的研究,对GLCC的入口进行了优化,制作了试验模型,并在气液两相流试验环道上对GLCC的分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GLCC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在设计工况下,其液体含气率和气体含液率都能满足现行标准,并且具有下倾入口的GLCC比水平入口的GLCC分离效果要好;液相粘度影响GLCC的分离性能,粘度增大,GLCC分离效果变差,气液处理量变小。  相似文献   

15.
液膜技术到七十年代已发展成为一项崭新的分离技术。其应用十分广泛,在环境保护、石油化工、湿法冶金、医药仿生、分析分离等许多领域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新方法。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离子,其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妥善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研究的用液膜法分离钴,适用于低浓度含钴废水的处理,可用于矿山、冶炼厂中把废水中的Co~(2 )除去,并加以回收利用。这既消除了公害,又使资源得以综合利用。它能一次实现快速分离和高度浓缩,一次达到国家规定的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艾光富  张传忠  解雷雷  盖涛  黄梅玲 《科技信息》2010,(35):J0067-J0068
对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的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对某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包括转鼓、挡液板、二次滤网、多功能毛刷等的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并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建立了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的机构模型。  相似文献   

17.
解雷雷  张传忠  艾光富  盖涛  黄梅玲 《科技信息》2010,(35):J0055-J0056
对滤带式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原理进行了阐述,对某滤带固液分离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包括压榨辊、机身、张紧装置、调偏装置等的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并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建立了滤带式固液分离装置的机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IDA修饰PEG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体系分离钪(Ⅲ)和镱(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Sc和 Yb在亚氨基二乙酸修饰的聚乙二醇 (PEG- IDA)混合 Tween80 -盐水液 -固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讨论了 PEG- IDA用量、萃取酸度、吐温用量及分相盐种类和浓度对其萃取率的影响 ,筛选出适宜的萃取分离条件 ,控制萃取酸度 ,实现了 Sc和 Yb的分离 .并用 p H电位法在 30℃的 0 .1mol· L- 1 KNO3溶液中 ,测定了PEG- IDA的离解常数以及 PEG- IDA与 Sc和 Yb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研究了稳定常数与稀土在 PEG- IDA修饰聚合物 -盐水液 -固萃取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关系 ,并对该体系富集分离稀土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前言液膜稳定性的研究是液膜理论及液膜分离技术的重要课题。一些人曾由液膜的电化学性质出发进行了研究,测量了一些膜电位和少数的膜电阻。但是,从液膜的电容进行研究尚无报道。本文通过测量的一些液膜的临界电容,获取液膜临界厚度的重要数据,并就此探讨液膜的稳定性,为乳浊液的聚结作用及其稳定性和液膜的分离技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尚晋 《科技信息》2007,(24):25-25
针对含氨氮废水具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平衡等危害以及氨氮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而液膜法又具有膜薄、比表面积大、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成本低、节能、用途广等优点,本文采用液膜法处理含氨氮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