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以“化学反应速度与活化能”实验产生的含碘废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废液中碘的存在形式及碘的含量,提出了利用含碘废液制备碘化钾的方法。首先利用CuSO4沉淀废液中的碘,得到CuI,加入Fe粉发生置换反应后,再加入K2CO3溶液即可反应得到KI。该法对废液中碘的回收率为80.5%,制备碘化钾的纯度为98.7%,可作为常规化学试剂使用。本实验可以作为本科生的开放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制备的KI可以重新作为学生实验的原材料,做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用钌钛金属阳极在含有Cl—和Br-离子的酸性溶液中进行电解氧化联二脲制备偶氮二甲酰胺,获得产品得率为93—98%、纯度为99.6%、电流效率为88-92%。母液可循环使用,基本不产生废液.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产亚氯酸钠时产生废液的综合利用, 包括确定其硫酸和硫酸氢钠的含量, 用氢氧化钙、 氧化钙和氢氧化钡与废液反应生成硫酸盐. 制定了用氧化钙与废液进行反应的生产工艺和使用设备, 使废液经处理后成为硫酸钠溶液和石膏.  相似文献   

4.
酒精生产废液是酒精工厂的主要副产品,其量非常大,温度高,若能在酒精生产中循环使用,可望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和加热蒸汽。酒精生产废液在适当的条件下经絮凝过滤后得到的清夜,可循环用于酒精生产。研究表明:经处理后的清液用作工艺用水时,酵母生长和酒精生产情况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5.
活性白土的化学改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活性白土的化学改性及其作用机理,对活性度最高和脱色率最大的两种典型活性白土,分别采用Ca(OH)2为改性剂进行无机改性和十六烷基三甲基胺为改性剂进行有机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a(OH)2改性时,Bronsted酸活性中心和Lewis酸活性中心均可参与反应,以脱色率最高的活性白土为原料,阴离子交换容量可达1.404 mmol/g;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胺改性时,只有Bronsted酸活性中心参与反应,以活性度最高的活性白土为原料,有机烧失量可达0.775 mmol/gMMT。XRD分析表明所有改性活性白土的层间距均增加。采用一价阳离子改性时,反应比较容易,可采用简单的湿法工艺;采用二价阳离子改性时,反应比较困难,必须采用温度较低的干燥反应工艺。  相似文献   

6.
文献中用粘土矿物吸附重金属离子,使含重金属的废水净化。活性白土处理放射性废水,焦碳、煤渣、氧化钙等处理放射性废液等但黄河泥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尚无人研究。本文根据黄河流域八省区会议的意见,对黄河泥沙吸附铬离子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7.
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和反应媒介,将其用于苯酚和丁烯酮的反应中合成覆盆子酮;考察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结构、离子液体用量、底物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合成覆盆子酮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酸性离子液体[BMIM]HSO4为催化剂,n(苯酚)∶n(丁烯酮)=1∶2,25℃反应12 h时,覆盆子酮的产率可达73%.使用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覆盆子酮具有反应操作简便、后处理简单、未反应的原料和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不使用任何有毒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覆盆子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电解锰工艺末端铬钝化废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分离工艺降低废液中三价铬离子、锰离子的浓度及提高六价铬浓度,对其开展氧化和树脂吸附实验,研究电解锰生产过程中铬钝化液在线循环处理.结果表明,使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可将废钝化液体系中的三价格转化为有效的六价铬,转化率达到86.0%,可返回钝化工序循环使用,锰离子被转化为二氧化锰,转化率达到69.5%,生成的二氧化锰沉淀易分离,氧化-分离工艺能够实现电解锰钝化废液的净化和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三种咪唑磺酸基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棕榈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研究.探讨了有机阳离子磺酸基上的酸性催化点位与多酸Brnsted酸性催化点位协同作用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IMPS]H2PW12O40(MIMPS=C7H13N2SO3)在醇酸物质的量比11∶1,催化剂用量0.06 mmol,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5℃时转化率达98.3%,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次.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与使用制浆废液作为铸造业的粘合剂,以图开辟利用制浆废液,减轻其对环境污染的新途径。选用了酸性亚硫酸盐荻苇浆蒸煮废液的浓缩液(红液)和从中分离出的木素作为粘合剂,代替膨润土和合脂油,测定所得芯砂的性能指标。实验表明,分离木素代替膨润土、以分离木素和红液代替合脂油,作为芯砂的粘合剂,可以达到指标要求。还探索了适宜的烘干温度、时间和配比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双氧水体系微蚀刻废液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以微蚀刻废液、粗制氧化铜及碳酸钠为原料,经过中和、偏钛酸吸附除铁、混合反应等工序,制备碱式碳酸铜。实验表明:偏钛酸能有效去除微蚀刻废液中的铁杂质,最佳吸附时间为1h,1L废液中偏钛酸的加入量为250g。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采用反应母液为底液,反应温度为70℃,pH值为8.5,洗涤次数为3次。此工艺能有效综合利用微蚀刻废液,制成的碱式碳酸铜产品符合HG 3-1075—77中规定的化学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乳状液膜脱酚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产古马隆树脂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探讨,试验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和搅拌强度,内相试剂的浓度、油内比、乳水接触时间、温度、酸度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除酚效率的影响。对酚含量为600ppm的废水,经一级处理可净化到5ppm以下,净化率达99%以上。此外,还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适宜用量及液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3.
将膨润土经过酸化处理,采用浸渍法制得膨润土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并以此催化餐饮废油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磷钨酸负载量和酯交换反应条件对餐饮废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负载量为35%,在反应温度80℃、醇油物质的量比12: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5%时,反应6 h,转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膨润土负载型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丙烯/甲醇(或异丙醇,丙三醇)-水/钛硅分子筛(TS-1)为三相的拟反应条件下,研究新型热虹吸外环流反应器中的流体循环液速,考察空塔气速,料液流量,温度,温差,气液相物性参数和固含率等因素对循环液速的影响,建立相应的经验关联式,该关联式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广西区大量砷渣得不到有效利用的现状,以磷酸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含砷废渣为原料,通过物相分析确定了碱浸出法回收砷的工艺,考察了浸出温度、摩尔比、液固比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NaOH)∶n(As2S3)是影响砷浸出率的主要因素,较适宜的碱浸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为70℃,n(NaOH)∶n(As2S3)=6.0∶1,液固比=6.0∶1,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砷浸出率可达97.1%。在现有基础上,该工艺为磷酸废砷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室常见无机废液净化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液,不经处理便直接排入下水道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水质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首先将无机废液分成3类,一类含酸、碱废液;二类含有害重金属废液;三类含有害的阴离子废液.然后研究了这3类废液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对废液和处理后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长链B酸离子液体催化油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能有效降低高酸价油脂酸值的绿色催化剂,采用2步法制备了带表面活性的长链B酸离子液体(IL)N,N-二甲基-N-(3-磺酸丙基)十二烷铵对甲苯磺酸盐[n-DodecMe2N-PS][PTSA]),利用FT-IR,1 H NMR,13C NMR,UV/vis和TGA对该新型离子液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Hammett方法测定了离子液体的酸度函数值.将其用于催化油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该长链B酸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n(甲醇)∶n(油酸)∶n(催化剂)为1.5∶1∶0.1,60℃,反应3h条件下催化油酸酯化反应,油酸甲酯产率达96.5%.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与酯化产物分为两相,产物易于分离,该离子液体重复利用9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因此,长链离子液体可作为利用低价油脂(如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高效绿色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从人造金刚石酸洗废液中回收硫酸镍的方法,讨论了MnO-4氧化法脱除Mn2+及沉淀Ni2+的条件,确定了合适的回收工艺。得到的硫酸镍产品质量符合GB600985一级品的标准,且同时得到副产品NaNO3和MnO2.该工艺不造成二次污染,基本上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回收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己二酸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的环氧环己烷,通常作为工业废液来处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己二酸工艺副产品环氧环己烷为原料,非均相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来制备高附加值的反式-1,2-环己二醇,解决了废液处理等环境问题,探究了较佳工艺条件,即:以25.0g环氧环己烷计,m(环氧环己烷)/m(水)=1.0/4.42,催化剂用量为26.0g,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2.0~2.5h,在此条件下进行4次试验,环己二醇的选择性约80.0%,环氧环己烷转化率约98.0%,4次试验有较好的重现性.经熔点仪,DSC,FTIR检测所得产物为目的产物反式-1,2-环己二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