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自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产生至今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论。新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借用法律状态说提出的"诉讼负担"概念,与"诉讼义务"概念相区别。以此为基础,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来认识诉讼现象,运用诉讼义务、诉讼负担等概念来解读整个民事诉讼甚至相关的民事诉讼法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由此引发的民事诉讼逐年增多。由于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具有诉讼主体广泛、且多为群体诉讼等特点,因此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也具有与传统民事诉讼不同的法律特征。我国在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法律规定不明确、诉讼主体范围狭窄、诉讼时效期间过短等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制度进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特征的分析,结合具体法律规定,从诉讼主体资格、诉讼范围和举证方面分析其制度缺陷。以期对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烟草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烟草危害的最佳救济方式,就是提起烟草诉讼,而烟草诉讼一般是采用民事诉讼方式。但从目前各国的司法实践看,烟草民事诉讼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烟草公益诉讼应是最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的内幕交易受害人取诉权的条件和方式不尽相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各个构成要件都有其特定内涵。内幕交易民事诉讼机制由代表人诉讼和股东派生诉讼所构成。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否定权利的私力救济,要求民众通过诉讼解决纠纷。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使当事人在考量诉讼成本与诉讼利益的得失时犹豫不决,导致诉讼制度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定分止争的作用。应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多方面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使之能在纠纷发生后积极以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维护民事权益,从而使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司法实践中,法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不诚实信用的诉讼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民事诉讼的效益与公正。在民事诉讼立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既是民事诉讼效益与公正的要求,也是当今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我国应在民事诉讼立法中明定民事诉讼的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在有关司法解释中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诉讼行为及其法律后果进行细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与德、日的辅助参加人 ,以及美国的第三当事人诉讼制度 ,是形式不同 ,但功能基本一致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应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统一修改为由有关当事人引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舒建军 《科技信息》2008,(6):145-145
在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及当事人双方的不同情况,其心理差异是很大的。掌握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法律观念和诉讼逻辑、诉讼动机、目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审判员充分、深入、准确地掌握当事人的民事心理纠葛和诉讼心理状态,抓住纠纷的关键所在。这里对民事诉讼中几诉讼参加人作简要的心理分析,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诉讼标的理论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民事诉讼程序作为一种解决民事纷争的手段 ,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进行审理 ,公正地作山裁决 ,这种在民事诉讼中予以审理和裁决对象就是诉讼标的 ;诉讼标的理论自产生 ,即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学者所关注 ;关于诉讼标的概念、性质、与相关理论的关系的问题学者们观点纷纭。  相似文献   

10.
司法实践中、法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不诚实信用的诉讼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民事诉讼的效益与公正。在民事诉讼立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既是民事诉讼效益与公正的要求,也是当今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我国应在民事诉讼立法中明定民事诉讼的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在有关司法解释中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诉讼行为及其法律后果进行细化。  相似文献   

11.
民间信仰中名医的封号多种多样,封号主要来自于封建政权的敕封和民众仿照敕封样式的拥戴。名医封号并不完全与正史相符,但却反映了民间信仰的本真样态。民间对名医的尊称以“医圣”和“药王”最具代表性,二者均是泛称。医圣专指张仲景,药王专指孙思邈,至清代才广泛熟知。但二者泛称的性质没有改变,依然不能作为专称。  相似文献   

12.
宋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变革与转型时期。随着私有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财产流转关系的复杂化和社会成员之间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宋代法律的复杂化、理性化与形式化与汉唐相较则大为增加。因应民众对法律的广爱需求,宋代民间出现了教习词讼知识和诉讼技巧的讼学。与此同时,为当事人撰写词状、指点诉讼、收取诉讼费用、以法律为生的职业讼师群体亦纷纷登上宋代的司法舞台。在讼学和讼师直接影响下,宋代民间兴起了好讼风尚。讼学与讼师既是宋代民众对法律知识的客观需求与法律意识增强的重要体现,又是宋代法律制度近世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一旦农民的权益遭到侵害时,农民往往选择的不是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是选择息讼。是传统的思想文化制约了农民起诉,农民自身的条件阻碍了农民起诉,农民的经济条件影响了农民起诉,中国目前的法治环境导致了农民选择息诉。可以从以下途径对当前农村息讼的状况加以改善:加强法制宣传,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改善法治环境,增强农民对法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也有革命传统的因素。面临着开放改革、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社会转型的新形势,特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需要改革。当今世界先进的非诉讼民事纠纷解决机制ADR所具备的优点,能够为我们所用,可以借鉴ADR对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15.
晋南流传着大量的帝尧神话传说,遍布着帝尧庙宇、行宫、陵墓和遗迹,并至今延续着规模盛大的祭尧仪式。这些祭祀仪式在传统社会由于等级制度和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体现为官方与民间两种祭祀形态;而在现代社会帝尧公祭大典和庙会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地方文化资源,形成一种文化功能,发挥着调节民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法官断案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对法律的价值选择问题.通过对影片<地下裁判团>中的"地下裁判官"所坚守的"实体正义优先"理论进行剖析,进而对其行为的正当性与否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这个以儒学为本的文化环境中,孝是深深影响中国人心理特质的一种文化。因此,探讨中国现代文化巨人鲁迅对孝道的理解和践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鲁迅对封建孝道进行了猛烈批判,呼唤中国的新人从封建孝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达到思想的觉醒与解放及行动的合理与自由;鲁迅对家庭中父与子、母与予以及几代入之间情感关系有着清晰的论述,其意在主张建立合理的家庭伦理思想观念体系。他认为爱是家庭维系的动力,同时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作为家中长子,鲁迅于行动中尽力履行孝道,其孝行反映出鲁迅作为成长于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心灵危机以及行孝之艰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体育舞蹈的演变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统治时间较长 ,奴隶主与封建帝王对娱乐的重视和追求 ,加之我国民间宗教迷信色彩较浓 ,一些体育活动往往以“舞”的形式供统治阶级娱乐消遣以及在民间作为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在此基础上 ,一些与军事、格斗有关的体育运动也渐渐被软化 ,我国古代体育运动总体上有向表演性、非竞技性形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金庸小说《连城诀》里爱情悲剧的形成是由整个社会人性贪婪的欲望、封建礼教的腐朽和邪恶等社会因素以及男女主人公性格上的缺陷、女性独立意识的缺乏等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所生发的意义是切实、广泛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从民间争讼看宋朝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争讼这个窗口来观察宋朝社会,不难发现宋朝的社会阶级关系和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利益调整呈现多元化趋势。争讼逐渐成为人们利用法律条文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手段,有些争论得不到解决,或结案又讼,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吏治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