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稻瘟病不同生理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胚芽的生长和胚的诱导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性的延长,水稻诱导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30%较好;浸泡水稻成熟胚以处理72h愈伤诱导和分化效果较好;在进行抗稻瘟病突变体筛选中,以用含毒素的培养基进行诱导愈伤的处理的筛选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的延长,水稻分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25%~30%较好;愈伤组织浸泡12~24h可以得到分化出苗。在愈伤组织上直接加上毒素并长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每个愈伤组织滴加的毒素应小于2.0ml。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的延长,水稻分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25%~30%较好;愈伤组织浸泡12~24h可以得到分化出苗。在愈伤组织上直接加上毒素并长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每个愈伤组织滴加的毒素应小于2.0ml。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4.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胚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水稻幼胚的愈伤的诱导和分化的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水稻胚性愈伤获得率和分化能力显著降低。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毒素对幼胚的筛选取效果较好,可以获得较多的胚性愈伤和较多的分化苗。培养基中毒素的浓度处理以30%效果好。水稻幼胚的抗性筛选过程中胚性愈伤获得和分化苗数较高,是很好的培养材料;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及抗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胚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水稻幼胚的愈伤的诱导和分化的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水稻胚性愈伤获得率和分化能力显著降低.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毒素对幼胚的筛选取效果较好,可以获得较多的胚性愈伤和较多的分化苗.培养基中毒素的浓度处理以30%效果好.水稻幼胚的抗性筛选过程中胚性愈伤获得和分化苗数较高,是很好的培养材料;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6.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穗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对幼穗的愈伤诱导和分化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或毒素浓度的增大受到破坏的程度愈深。用稻瘟病菌粗毒素浸泡幼穗对其愈伤诱导和分化都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起到抗性筛选的目的,处理的时间在24h以内可以得到胚性愈伤和分化成苗;筛选时毒素的浓度以30%为宜;用粗毒素直接浸泡幼穗愈伤组织对愈伤的伤害很大,得到的分化植株相对较少,但仍可作为一种抗性愈伤筛选的方法,其处理时间以24h较好;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穗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对幼穗的愈伤诱导和分化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或毒素浓度的增大受到破坏的程度愈深.用稻瘟病菌粗毒素浸泡幼穗对其愈伤诱导和分化都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起到抗性筛选的目的,处理的时间在24h以内可以得到胚性愈伤和分化成苗;筛选时毒素的浓度以30%为宜;用粗毒素直接浸泡幼穗愈伤组织对愈伤的伤害很大,得到的分化植株相对较少,但仍可作为一种抗性愈伤筛选的方法,其处理时间以24h较好;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8.
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筛选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为选择压,选取籼稻材料缙2B、缙恢36和缙恢10进行抗稻瘟病突变体的筛选.结果表明:1)在成熟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过程中,2,4-D是诱导愈伤的关键因子,3种材料在附加2mg/L2,4-D的NB培养基(NBD2)上诱导产生的愈伤较好.2)粗毒素对3种材料的胚根、胚芽、愈伤组织的生长都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粗毒素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其毒性并不与浓度完全成正比关系,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毒素浓度为45%时,缙2B胚根和胚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程度最大,而缙恢36和缙恢10则在30%浓度中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粗毒素对3种材料的愈伤组织成活率及再生频率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稻瘟病粗毒素浓度为60%时,愈伤组织不生长,并变褐死亡,最终选择45%的毒素浓度进行2次继代抗性筛选并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以优质早籼稻佳辐占成熟种胚为材料,研究外植体大小、激素对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并高频快速建立起水稻胚性悬浮系.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较大并只添加2,4-D一种激素时,就可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2,4-D浓度为1.5 mg/L时,诱导率达95%;浓度为2 mg/L时,诱导率可达100%.佳辐占成熟种胚组织培养最佳的条件为适当大小的外植体和添加浓度为2 mg/L 2,4-D.以4周龄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可高频快速建立起均质、分散性好的水稻胚性悬浮系,5周龄以上的胚性愈伤组织较难建立起水稻胚性悬浮系.  相似文献   

10.
籼稻9311成熟胚再生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9311水稻高效再生体系,将有利于人们以9311水稻为受体进行遗传改良及籼型水稻基因功能的研究.报道了9311成熟胚高效再生途径.以9311成熟胚为外植体,设计了5类(N6DP,N6DA,MSDP,MSDA和MSDAP)共13种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比较了9311成熟胚在不同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及初始愈伤组织被继代后的表现.结果显示:9311成熟胚在添加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所有培养基中都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将最初被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在前4类培养基上诱导的初始愈伤组织,不论被分别继代于与原培养基成分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上,还是被继代于MSDAP培养基上,继代后的愈伤组织都相继褐化死亡,而将从MSDAP培养基上诱导的初始愈伤组织继代在MSDAP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很少出现褐化现象,并且能够较快地增殖.由此表明,MSDAP培养基是9311成熟胚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采用MSDAP培养基培养,9311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5%.分化率为46.7%.再生植株的比例为23.3%、  相似文献   

11.
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选择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和适宜外植体类型的筛选,解决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中存在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低、生长状态差、褐化率较高等问题,为建立红松成熟胚体胚发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用5种培养基类型、3种蔗糖浓度和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选择8种来源于成熟种子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条件和适宜外植体类型进行优化和筛选。【结果】① 在5种培养基中,DCR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其他培养基、生长状态好于其他培养基; ② 添加在DCR中的3种蔗糖浓度中,35 g/L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2.01%)、褐化率最低(17.01%); ③ DCR添加35 g/L蔗糖情况下,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中NAA 2.0 mg/L + 6-BA 1.5 mg/L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褐化率最低、生长状态最佳; ④ 在选出的优化培养条件下,8种来源外植体中,从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褐化率低,且增殖能力强,具备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态解剖特征。【结论】红松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培养条件为DCR +蔗糖35 g/L + NAA 2.0 mg/L+ 6-BA 1.5 mg/L,适宜外植体裸胚上切离的下胚轴。  相似文献   

12.
六个品种小麦成熟胚等外植体再生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能力按根尖、幼叶、茎节、幼穗、成熟胚的顺序递增。成熟胚再生能力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0%以上,出苗率可达44%,并且具有材料来源广泛、操作方便、不受季节和发育时期限制等优点,因此是小麦体细胞组织培养的适宜外植休来源。本文对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差异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组织学观察表明,本实验所获得的再生植株属于器官发生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茉莉酸甲酯对杂交鹅掌楸体胚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茉莉酸甲酯(MeJA)对杂交鹅掌楸体胚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效率奠定基础。【方法】在已建立的杂交鹅掌楸未成熟胚体细胞发生体系的基础上,选用杂交鹅掌楸3种基因型C138、233012、253010为材料,分别添加5种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测定杂交鹅掌楸在添加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条件下的体胚发生率、成熟率、畸形胚发生率,以及再生植株率。【结果】在体胚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MeJA可以显著影响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效率,且随着MeJA浓度的增加,体胚发生率和成熟率逐渐升高,畸形胚发生率逐渐降低,而当MeJA浓度超过一定值后,体胚发生率和成熟率呈现下降趋势,畸形胚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杂交鹅掌楸3种基因型体胚发生率和成熟率从高到低的次序为233012、C138、253010。脱落酸(ABA)能够增强MeJA的上述效应。在体胚苗的生长阶段,浓度逐渐升高的MeJA限制了根的生长,但ABA不能改变该效应。【结论】添加1 μmol/L MeJA和2 mg/L ABA时杂交鹅掌楸体胚诱导效果最佳,此时体胚发生率和体胚成熟率相对较高,体胚畸形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不同成熟度粳型巨胚稻籽粒能力和抗穗发芽能力,以西巨胚1号为材料,当地生产用的合系22-2作对照,在开花后的不同天数取其籽粒和穗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西巨胚1号籽粒灌浆不足21d的不具发芽能力,成熟的种子也只有53.7%具发芽能力,种子萌发的时间比合系22-2迟48h左右,且没有明显的发芽高峰;抗穗发芽能力比合系22-2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