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静态蒸汽总压法实验装置,在29.94℃、39.92℃和49.93℃下,测定了1,1,1,2-四氟乙烷-1,1-二氟乙烷二元系汽液相平衡时的物料,总量、系统组成、蒸汽总压和汽相体积。结合物料衡算和T、P、x推算y的曲面样条函数法,计算出对应的平衡汽液相组成。用改进的PR状态方程和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可调相互作用参数关联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新合成的偶氮试剂-1-羟基-2-(2-苯并噻唑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HBAD)作为酸硷指示剂及和某些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该试剂用做酸碱指示剂,其变色域为5.40(紫红)-7.00(纯兰),指示剂离解常数pK_(1n)。为6.70(20℃)。在滴定终点时,变色敏锐。用该试剂作为指示剂对H_2SO_4、NaOH和NH_3H_2O的含量进行丁滴定分析,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该试剂在适当的pH条件下可和Cu ̄(2+)和Ni ̄(2+)等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3.
1,1,1,2—四氟乙烷—1,1—二氟乙烷二元系恒温汽液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蒸汽总压法实验装置,在29.94℃、39.92℃和49.93℃下,测定了1,1,1,2-四氟乙烷-1,1-二氟乙烷二元系汽液相平衡时的物料总量、系统组成蒸汽总压和汽相体积。结合物料衡算和T、P、x推算y的曲面样条函数法,计算出对应的平衡汽液相组成。用改进的PR状态方程和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可调相互作用参数关联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13个新的3-苄基-4芳酰式-1,2,4-二唑啉-5-硫酮衍生物的电子轰击(EI,70eV)质谱,分析了这些化合物在EI-70eV条件下的断裂途径,归纳出这类化合物以环状结构分解和重排为特征的几种主要裂解方式。  相似文献   

5.
用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在乙醚中分别与四氢呋喃(THF)和1,2-二乙氧基乙烷(DEE)反应,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加合物(C6H5)2CNaCH2CH2CNa(C6H5)2·nL(L=THF.n=8;L=DEE,n=6)加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氢核磁共振谱鉴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四种标题物(1a-1d)在250℃下的热化学行为,发现1a和1b均可发生热解反应给出2-苯基-3H-吲哚-3-酮(2)和2-苯基蚓哚(3),而1C和1d则不发生显著的热解反应.同时还发现,在200℃条件下,2可与3a顺利地发生热加成反应生成1a,同样条件下,2与3b不发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标题物1a的热解为可逆反应,而2b的热解为不可逆反应,对上述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吐温-80存在下,铅(II)与合成的1-[(5-溴-2-吡啶)偶氮]-2,7-萘二酚(简称5-Br-PADN)的显色条件和光度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主要起增溶作用。显色反应在50℃时10min内即可完成,配合物在pH3.0~6.0之间的吸光度大而稳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0nm,摩尔吸光系数ε_(590)=8.31×10 ̄4L·mol ̄(-1)·cm ̄(-1).Pb ̄(2+)含量在0~20μg·(25×10 ̄(-3)L) ̄(-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的选择性较好,已用于树叶表面上和人发中铅的测定,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5-(3-甲基苯基)-2H四唑-2-乙酰肼与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在无水无腈中缩合制得了一系列新的1-[5-(3-甲基苯基)-2H-四唑-2-乙酰基)-4-芳酰氨基硫脲1_(a~k),1_(a~k),在浓硫酸作用下,得到了新的2-芳酰氨基-5-[5-(3-甲基苯基)-2H四唑-2-亚甲基]-1,3,4-噻二唑2_(a~k).1_(a~k)和2_(a~k)在1.5×10 ̄(-4)mol·L ̄(-1)浓度下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Cu(Ⅱ)与新试剂乙二醛双缩-4-烯丙基-3-硫代氨基脲的显色反应,该反应生成1:2的红色配合物。Cu(Ⅱ)在0-4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4×10 ̄4L.mol ̄(-1).cm ̄(-1)。该法用于测定水中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5种[2,3'-联-1H-吲哚]-3(2H)-酮团衍生物(1-5)的电子轰击质谱.发现其质谱裂解方式与标题物分子中1一位氮原子的取代类型有失其中,当R1=H时,分子离子按β消除机理开裂为吲哚(A)和吲哚酮(B)的分子离子.而当R1=Me时,分子离子易于丢失MeN或2位苯基给出稳定的碎片离子F和G.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在HF/4-31G水平上对氟氯甲烷(CFCmn)分子作了计算,从分子结构参数及前沿分子轨道组合上做了详细分析。说明了随着F原子取代CC14中C1原子的增多,分子的各化学健均增强,稳定性增加,HOMO能级降低,LUMO能级升高;HOMO对C-F和C-C1键都无甚键合作用,LUMO对C-C1起反键作用,当HOMO上电子被激发到LUMO上时,分子发生解离。造成大气平流层臭氧消耗的分子光解出来的C1原子,εLUMO与εHOMO差值越大,光解需要的紫外光波长越短,发生光解时在大气中的高度越高,大气滞留时间越长,解离出的C1原子消耗的臭氧分子越多。  相似文献   

12.
该文采用气相催化法以三氟甲烷( CHF3)和碘为原料合成了三氟碘甲烷(CF3I).对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分子量等测试,并对使用前后的催化剂进行BET( Brunauer、Emmett和Teller)比表面积测试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生成CF3I,转化率达到52.3%,选择性达到56.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降低,分别由反应前的776.8 m2/g和0.38 cm3/g下降到反应后的359.2 m2/g和0.18 cm3/g.反应后的催化剂在250 ~350℃之间失重率达到12wt%,说明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产生积炭.根据二氟卡宾( CF2)的歧化机理和催化剂的表面积炭现象,提出了产物CF3I和副产物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O(~1D)与CF_2HCl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CF2HCl-O3体系在253.7nm紫外光照射下所引发的O(1D)与CF2HCl的反应.O(1D)与CF2HCl的反应最终产物为CF2O、HCl.对O(3P)与CP2HCl的反应可能性、O(1D)与CF2HCl的反应机理、外加气体对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三氟溴甲烷(哈隆1301)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三氟溴甲烷CF3Br进行了降解。在放电3min后,CF3Br的降解率可达55%,而在CF3Br-O2体系中,CF3Br的降解率可达68%。研究了低压CF3Br的气相反应机理,以及CF3Br初妈压力,外加气体对降解CF3B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合成的异辛基乙二胺-CF3SO3[简称HEtHex(TFS)]型质子化离子液体进行FT-IR红外谱图、13 C-NMR谱图测定及CHN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特征和纯度.在常压下相同的温度范围T=(303.15~353.15)K内,不同含水量(质量百分含量)(0.53%,4.78%,6.00%,6.92%,7.97%,10.05%,14.83%,25.54%及54.99%)的条件下,测定了HEtHex(TFS)的密度、黏度及电导率,并用Arrhenius方程分别拟合了HEtHex(TFS)的黏度和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Walden规则描述了其摩尔电导率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于HEtHex(TFS)的密度、黏度及电导率有着较大的影响.HEtHex(TFS)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内,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呈现指数形式的下降趋势,电导率则呈现指数形式的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RRKM理论,考虑碰撞能量传递过程(V-T过程)、烧孔填充效应、激光吸收和发射的能量间隔主方程(EGME)对不同压力下CF_2HCl分子红外多光子解离产率和激光能量密度关系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EGME的计算值和实验结果符合。用EGME计算了参数f_p值在不同压力下随能量密度的变化关系。此结果较合理地反映了不同压力下的烧孔填充效应。本文还用EGME计算了CF_2HCl激发态分子在不同时间在各能级上的布居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压力下的布居分布情况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
20.
研究了用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三氟甲烷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沉积的掺FSiCOH低k薄膜中,CHF,/DMCPS比对薄膜结构、成分、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憎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HF,/DMCPS比的增大,沉积的薄膜从SiCOH向F-SiCOH和a—C:F:H转变.对于F-SiCOH薄膜,在获得较低介电常数的前提下,薄膜热稳定性和憎水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