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空间环境对离体动物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间环境是指远离地球表面的宇宙环境,它与地球表面环境有所不同,处于其中的动物细胞可能受到各种影响。空间环境中的主要因素包括空间辐射、极端温度、高真空、微磁场以及搭载动物细胞的航天器中的特殊环境——微重力环境。其中,对动物细胞影响最大的是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环境。空间辐射作用于动物细胞将直接造成其损伤,影响它的结构和功能;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动物细胞的结构、增殖和基因及蛋白质表达均发生明显变异,这些变化大多是适应性的,返回地球表面后能够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空间环境与模拟微重力环境对高等植物试管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空间环境中,微重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但空间环境又不完全等同于微重力环境,它还同时存在宇宙辐射等其他因素。本文重点探索空间环境与模拟微重力环境对高等植物试管苗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同工酶变化和RAPD分子标记的初步结果。通过对高等植物的试管苗(月季、树莓、马铃薯、香石竹、人参果)分别进行的模拟微重力实验及空间飞行实验,发现模拟微重力条件与空间环境对植物试管苗的生长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既有相同的作用,又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日益重要,但是由于受到稀少空间实验机会和高昂实验成本等条件制约,目前对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技术要求更加迫切.在较系统地分析现有微重力环境模拟技术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多因素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采用激光光阱技术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建议.激光光阱操纵生物细胞的非接触性、光穿透性和定位性有助于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激光光阱技术与单细胞定点单离子辐射技术良好的相容性和互补性有助于开展微重力与辐射的耦合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4.
空间材料科学是在微重力、空间辐射和高真空等空间环境条件下,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变化和制备过程的规律,以及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变化和使役行为的学科.她既是基于空间技术发展也是基于空间技术发展需求而诞生的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集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流体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学、空间环境和空间技术等多领域分支学科的交叉.  相似文献   

5.
首先针对空间机械臂微重力模拟方法的国际现状,分别从运动轨迹、模拟精度、建造周期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考虑到空间机械臂的三维运动特征,对三维空间微重力模拟这一难点问题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剪式三维气浮微重力环境模拟装置的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大伸缩比,结构紧凑,通过利用气浮法的优点解决了水平随动问题,集成力反馈伺服控制系统解决了竖直方向随动问题,该方案为做复杂运动的空间机械臂提供了灵活的微重力模拟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大型空间展开机构高低温展开试验系统微重力环境模拟悬吊装置为对象,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悬吊装置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针对不同展开机构产品悬吊载荷及不同工作温度状态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悬吊装置的热变形及应力情况,并分析了其对展开机构展开长滑轨倾斜角的影响.研究内容对应用于高低温环境下的微重力环境模拟悬吊装置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并对空间展开机构高低温微重力展开试验的有效实施和参数调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绿色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植物性生物产物是空间受控生态生命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开展空间环境条件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研究对于解决人类在太空的自给自足问题意义重大。文中介绍了为我国“实践八号”卫星留轨舱微重力平台研制的空间高等植物培养观察装置及其空间飞行实验。在空间飞行实验中,开展了在密闭条件下对高等绿色开花植物青菜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到开花授粉各个阶段的培养和实时图像观察,利用图像数据了解空间微重力对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规律,以及对开花,受(或授)粉等重要生理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结构完整、性能完美的高品质光电子晶体和蛋白质晶体的需求愈加迫切。地面重力条件下存在自然对流,它显著地影响热量和溶质的输运过程以及晶体/溶液界面边界层特性,进而影响晶体的品质和性能。空间微重力环境提供了纯扩散晶体生长的理想条件,在此条件下有可能生长出高性能的单晶体。在过去30多年的微重力实验中,科学家通过搭载卫星、飞船和空间站等航天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晶体生长研究。本文综述几种主要晶体的实验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半导体晶体、特殊功能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蛋白质晶体和食盐晶体。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2005,21(5):F002-F002
达道安主任是我国著名的真空与航天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极高真空空间环境、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开发、空间环境模拟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微重力条件下管肋式空间辐射器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航天器上常用的管肋式空间辐射器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导热、对流和辐射相互耦合的复杂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考虑了管壁与肋片表面之间相互辐射的影响。整个模型的求解采用迭代法,管内流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求解用SIMPLE算法,分别计算了肋片上的温度分布、管壁与肋片上的热流分布与管内对流换热的平均Nu数,得出了进行管肋式空间辐射器优化设计所必需的重要参数,同时还研究了重力场对辐射器传热的影响,对在地面上进行空间辐射器的模拟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的开放与封闭是城市物质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促进城市有序发展、协调环境的系统,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景观风貌.从城市开放空间的构成入手,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对策,对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延绵带、城市与城市之问地带的发展问题,不仅影响到城市空间拓展的形象,更影响到城市边缘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文中,通过分析城市边缘区的“病态”,我们引入城市规划边缘的“秩”与“序”的概.念,并提出创建城市空间拓展的生态模式理念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初步探讨空间环境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及免疫原性的影响。选择4株经体外实验筛选出生物学性状变异明显的第20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空间培养B16细胞,检测其体内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变化。将筛选出的4株空间培养B16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其中一组接种于腹腔,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另一组接种于腋下皮肤,检测小鼠出瘤时间。接种至2周时,处死,分离荷瘤小鼠移植瘤和血清。称重荷瘤小鼠移植瘤,观察空间培养B16细胞增殖能力;利用HE染色法观察荷瘤小鼠移植瘤切片细胞形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荷瘤小鼠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观察空间培养B16细胞免疫原性变化情况。与对照细胞相比,1株空间培养B16细胞的荷瘤小鼠生存期明显缩短,出瘤时间明显延长。HE结果显示:此株空间培养B16肿瘤组织内有淋巴细胞浸润;RIA结果显示:3株空间培养B16细胞荷瘤小鼠血清IL-2浓度明显增加。空间环境的复合因素可诱导B16细胞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居住区建设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充分认识其内涵尤为重要。从居住区室内、室外环境的两方面,全面阐述了空间组织与变化、环境构成与塑造、自然因素、人工因素等对完整居住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趋于饱和,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之规划中不可抗拒的主观因素,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占用了大量农林用地.为了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正在努力发展城市绿地.北京市为了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世界城市,于2007年启动了郊野公园环建设,2012年启动了平原造林工程.本文以城市绿地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为主线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著作进行综述性研究,针对北京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空间日益趋同的当下,如何凸显公共空间的价值和特色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空间具有包容多元城市生活、整合复杂城市要素、创造人性城市环境的作用.本文从观察和体验出发,对北碚老城区公共空间进行分析,由此提炼出其4个典型特质——日常客厅、社交平台、小中见大和曲折尽致,并由此引发对新城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建筑除了要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条件外,还应提供高质量的空间环境以利于身心健康,本文探讨了就建筑设计时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愿望,使人居生态环境平衡,达到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对国内外航天特因环境下人体物质代谢规律、航天食品与包装工程技术、航天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针对我国载人航天发展规划,对我国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