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重点对不同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价值进行尝试性的估算。结果显示,新疆草地系统年平均价值为71.32×108美元;新疆草地的主体类型提供的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的43.17%,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率不高;低平地草甸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沼泽和温性草甸草原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很低;草地各类功能价值中,提供给畜牧业生产上的经济功能仅是草地经济服务价值的很小部分。这些结论体现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以及开发和保护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首先详细阐述了鼠害涵义及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针对我国草原尤其青藏高原草地的严重鼠害状况,一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鼠害对草原植被与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着重强调了草地中啮齿动物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工程师"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种作用.最后,提出了青藏高原草地鼠害的控制思路及途径,指出今后需要特别开展草地啮齿动物种群暴发,即鼠害发生的阈值的研究,并据此采取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以及其他人工控制技术来抑制鼠害发生.该文对于草地鼠害研究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基础上,以“三生空间”视角分析其中内在联系,为国土规划提供参考,促进区域土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协调发展。【方法】基于“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对长江流域上游重庆段的用地功能变化进行研究,以当量因子法计算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变化特征,最后引入传统、交叉敏感性系数检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结果】1) 1990—2020年重庆市生活生产用地变化速率最快,其他建设用地波动最为剧烈,草地减少明显。2) 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生产空间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额贡献最大,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是生态系统服务高等级区域,以中心城区为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等级区域以各区为中心向外不断扩张。3) 1990—2020年重庆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占比最大,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需要注重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节及相关的其他服务类型。4) 林地、草地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速率小于人口增长速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优先保护生态生产用地,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用地、生产生态用地,以主城区为核心的生活生产用地是未来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需在今后制定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4.
张家口市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论研究, 对河北省张家口市1990, 2000和2008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 探讨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 草地面积减少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不同土地类型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湿地, 其中林地、耕地、草地产生的价值之和约占总价值的90%。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990-2008 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尤其2000-2008年减少幅度显著, 其中草地、湿地的减幅最大。在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 价值结构变化不大, 1990-2000年气候调节的服务价值显著减少, 原材料和水源涵养的服务价值增加幅度较大; 2000-2008年由于湿地和耕地面积的增加, 尤其是湿地面积的增加, 气候调节和食物生产的服务价值随之增加, 其他服务功能价值均减少。  相似文献   

5.
西藏自治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益核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受气候和地形的限制,畜牧业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草地,因此草地生态系统的建立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理清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变化量,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在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和净化大气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按照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指标要求,利用成本代替法等对2007和2014年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损益进行核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7和2014年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四项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分别为19 790.326亿元和21 709.284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涵养水源价值量和固碳释氧价值量增加最大,分别占增加量的64.7%和22.0%.根据西藏自治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益核算研究结果可为西藏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察布查尔县位于新疆伊犁河谷,农业条件较好.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对察布查尔县大农业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林地系统、草地系统具有较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而农田系统除产品服务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农业系统土地利用现状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提出了察布查尔县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为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遥感技术,采用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并结合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指标,利用碳税法、替代费用法等对河北省沽源县的草地生态服务功能具体指标价值进行测算。结果发现:研究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3 500.57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较高,为36 304.84万元,占总价值的57.17%;其次为生产有机物,占21.75%;O2释放量为10.79%;CO2固定量为9.54%;营养物循环为0.75%。就各草地类型服务功能而言,温性草甸草原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各项服务价值中均较高,合计达29 008.44万元,占总价值的45.68%。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谢高地分类系统和评价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分布,并与Costanza分类系统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从生态类型来看,湿地、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63.3%,20.7%,15.6%,0.43%。从生态服务功能来看,废物处理、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方面的价值较大,分别占总价值的23.37%,21.88%,20.08%。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草地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草地生态系统.尽管二者在植被类型、物种组成、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同样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威胁.针对草地生态系统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国内多个研究单位分别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草原开展了一系列的草地原位控制实验.本文主要从模拟增温、模拟降水变化和模拟氮沉降三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在这两类草地生态系统中开展的全球变化控制实验的结果,以期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全球变化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研究成果中的相关评估方法,对度假区生态系统的价值从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两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年均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68.39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14.51亿元,间接使用价值为353.45亿元,后者是前者的24.36倍。在总价值构成中,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依次为保持土壤价值调节气候价值物质生产价值游憩价值水源供给价值固碳释氧废物处理价值净化空气价值涵养水源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该区生态服务总价值的贡献大小为,耕地林地水域草地未利用地园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耕地水域林地园地草地未利用地。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0IntroductionSettlement refers to the spatial unit of as-sembled human inhabitation,and it is ahuman-activity-dominated complex ecosystemlinking society,economy,and nature[1].Ruralsettlement complex ecosystemrefers to the as-sembled humaninhabitationinthe countryside.The term denotes not only courtyard ecosys-tem,agriculture ecosystem,non-agriculture eco-system,but also the social systemcomposed ofhuman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settlementand natural ecosystem-forest,grassland,andwater ecosy…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护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他生产生活原料,更重要是的是维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护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不,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护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生态系统服务于对于地球的持续使用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对中国乃至北半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青藏高原的地貌形成过程和气候条件,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进行基本判断,进而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建立涵盖青藏高原全境的生态监测体系、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和信息平台、生态建设项目的监测与评估3项建议,以整体提高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近10 年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00, 2005和2010年3期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为基础, 采用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动态度等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近10年的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近10年屏障区内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稳定, 以草地生态系统为主, 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 2) 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均有增加或减少, 其中湿地增加2660.9 km2, 草地减少1377.5 km2, 城镇面积增加224.6 km2, 农田面积减少163.4 km2, 荒漠减少1388.5 km2; 3)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城镇、农田类型变化速率明显高于湿地等生态用地, 2000-2010年城镇面积以2.88% 的年平均增长率迅速增加, 农田面积以0.64%的年均速率持续减少, 而湿地年均增长率仅为0.44%; 4) 生态系统类型整体转移量较小, 仅为整个研究区的0.5%, 其中草地→湿地、荒漠→湿地的转移量最大, 两个转移方向的总转移比例达到69%; 5)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的共同驱动因素, 其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湿地面积增加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口与GDP的急速增长导致城镇不断扩张, 其深层次原因是工矿业的发展, 载畜量增加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但生态保护工程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的案例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实地采样以及多相关利益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草–畜–人"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从"土壤–草界面、草–畜界面、草–畜–人界面"逐层递进的角度,充分识别并分析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以货币化的方式对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案例地的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现有政府统计价值的20倍,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提供牧民物质资料的生计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是比牲畜交易的商品价值更为重要的部分,也是传统的政府经济统计体系所忽略的部分。即使只限于畜牧业的价值,案例地天然畜牧业的价值仍为政府统计牲畜价值的1.6倍。因此,在国家推进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的背景下,政府应改善其原有的统计体系,更好地反映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并作为草原生态补偿核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耗的平衡与盈余——以密云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以及定量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价值的评估体系,基于遥感、统计、调研等多源数据对密云县1998和201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及消耗进行评估,并分析了1998—2013年密云县"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密云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远大于消耗价值,这主要由其区位功能定位决定;密云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消耗价值均明显增加,但消耗增长率远大于供给增长率,这主要是由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起;密云县及密云水库在供给北京市饮用水、保护生态屏障甚至维护地区稳定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给予其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以ArcGIS软件为支撑,探讨了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在不同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ESV)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8年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草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呈减少趋势; 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199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28.35万元; 不同土地类型生态敏感性均小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不敏感.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发展期,由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整体减少,所以其生态环境受到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如何优化乌鲁木齐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城市在“三生空间”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1980—2020年(每10年一期,共5期)土地覆盖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和InVEST模型估算生境质量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生态空间被持续压缩,生活空间持续增加,而生产空间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型变化趋势。(2)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表现为草地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3)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持续下降,草地转变为其他生态空间是使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4)乌鲁木齐市的生境质量水平持续下降,草地、水域生态空间转化为其他生态空间是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土地利用转型会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巨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乌鲁木齐市生态持续改善提供保障,同时还能为协调新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景观功能网络评价,提出城市复合空间优化方案,并选择常州市为研究区,实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理念在空间优化过程中的操作性。由于城市为整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首先依据城市景观功能与结构特征,将城市空间结构分为支持社会经济功能的红色景观,维持能源、资金、产品与信息传播、流通的灰色景观、保持生物多样性与调节区域环境的蓝色景观及绿色景观。其次由功能网络连通性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城市景观格局、功能流路径与不同功能流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以获得生态功能冲突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位置。最后,从功能整体协调发展角度,将研究区分为优化开发、调整开发、限制开发及禁止开等分区,针对其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符合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理信息与生态遥感解译技术,对2013至2018年陇东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以森林-灌丛、草地、农田3种Ⅰ级生态系统和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温性草原、草丛、旱地5种Ⅱ级生态系统为主;研究期内各类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率、综合动态度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