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组件技术及其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当前流行的开发方式,从基于组件的开发角度系统地介绍了组件技术的演变、设计模式、开发步骤、实现方案及其应用前景,并给出了一些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2.
随着嵌入式应用的日趋深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其相关组件的设计技术也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研究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模式,随后提出了可扩展嵌入式系统组件的设计模型,最后依据该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嵌入式应用、具有较高扩展性的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3.
以协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Web2.0相关理念为基础,对基于校园网运行的播客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校园播客系统的相关概念、体系结构和数据库技术,介绍了用户发布和管理视频资源、评论交流等功能的实现方法,重点探讨了设计过程中的FLV视频编码和Asp调用播放器播放视频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MVC设计模式的Struts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凯 《科技信息》2008,(8):65-65
Struts是当前Web开发中最为流行的框架之一。本文结合MVC设计模式的特点,详细描述了Struts的一般组件体系结构,并对采用Struts框架实现MVC设计模式的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5.
利用VC++实现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播放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DirectShow的实用视频播放器.首先介绍DirectShow的主要组成部分,然后给出利用DirectShow构建的播放链路(Filter Graph),最后给出视频播放器几个具体功能的实现,以及整个播放器的界面图.  相似文献   

6.
基于J2EE的数据交换系统设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Web应用中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模式.采用基于模型-视图-控制架构的struts架构,用ActionServlet类控制数据流转方向,ActionServlet类同时提供处理所有http请求的入口点.控制组件用相应的请求参数填充form bean,对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将参数传给Action类Enterprise JavaBeans实现所有数据交换的业务逻辑,对分布的数据资源进行访问和管理Action类通过调用Enterprise JavaBeans决定页面的选择.最后Action类把控制权交给后续的JSP文件,后者生成视图.这种设计模式将页面显示和业务逻辑分离开来,便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相似文献   

7.
一种用于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半集中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半集中计算模型,在保留传统网络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优势的同时,支持客户端分担更多的计算负载,并可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研究了该模型中的计算任务划分、输入合成与显示合成的策略,实现了一个基于半集中计算模型的视频播放器原型。实验表明它能够进行无缝的视频播放,并可以显著降低服务器端负载。  相似文献   

8.
权限管理是现代信息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降低权限管理实现与宿主系统的耦合、提高权限系统的复用能力,对信息系统降低研发成本、增强系统健壮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信息系统解耦相关概念出发,分析脱耦组件的需求模式,提出了一套基于消息服务及RBAC技术的脱耦权限组件设计结构并予以实现.该组件具有独立的权限管理设计模式,并借助消息服务达到了易部署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权限管理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在Delphi4 .0 下开发client/server 模式应用程序时,利用Delphi4 .0 所提供的Internet 组件在网络计算机之间进行消息传递的原理,并介绍怎样利用这一功能设计开发实际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分析多领域机电产品虚拟样机建模基础上,对多领域虚拟样机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可演化的跨领域的集成组件的概念.通过可演化集成组件元模型的设计、实现及组件的连接与复合,实现多领域虚拟样机的建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可诊断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理论 ,确定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衡量办法 .在第一部分列出信息理论的初步 ,而相应的信息理论模型被列在第二部分 .在第三部分 ,对此模型的分析建立一个根本的事实 :在一个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中任意一个计算机系统 vi 中的计算机故障概率 pi 必须满足 pi <1 /2 .否则 ,这个网络不可诊断 ,因此也就不可靠 .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在背景相似的篮球视频中提取特征级运动信息不充分和捕获长时序依赖关系困难等问题,从局部和全局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混合运动激励和时序增强网络(mixed motion excitation and temporal enhancement network,MTE-Net),该网络由在时间建模上互补的混合运动激励(mixed motion excitation,MME)模块和时序增强(temporal enhancement,TE)模块构成。混合运动激励模块通过计算短距离视频帧之间混合的特征级差分来充分表征局部运动信息,并显性地对运动敏感通道进行激励。时序增强模块对长距离视频帧使用自注意力机制来构建时序关联函数并捕获时序之间的全局依赖关系,增强视频中的重要帧序列。在不额外引入光流和过多参数的情况下,在SpaceJam篮球动作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主流的动作识别算法相比,所提模型对篮球运动员动作识别的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以在家庭中提供家电控制服务为目标,逐步实现家庭网络的通信协议设计.首先结合家庭网络的内外部环境,设计了家庭网络的体系结构.然后,根据家庭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家电信息处理的特点,提出了电器本地和远程控制的实现方案,实现登记、状态查询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大多数的视频表示方法都是有监督的,需要大量带有标签的训练视频集,但标注大量视频数据会花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无监督视频表示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稠密轨迹(iDT)算法提取的视频块交替地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特征聚类,得到可提取视频特征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视频的中层语义特征,实现了无监督视频表示.该模型在HMDB 51行为识别数据库和CCV事件检测数据库上分别进行了动作识别和事件检测的实验,获得了62.6%的识别率和43.6%的检测率,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论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已融合到信息家电中,使之智能铧并具有网络信息终端的功能,对蓝齿(Bluetooth)的技术参数及其性能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讨论信息家电网络无线连接的有关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智能监测插座是一种家庭信息采集设备,该设备监测家用电器工作状态的同时兼插座使用,并具有网络监测能力.本研究就是结合现代电器与信息技术,开发研究一种智能多功能的信息网络家用电子产品原型,该产品与微处理器结合,实现家庭信息的采集与网络通信传输;该信息产品与个人计算机结合,就可以通过广域网络实现家庭信息的数字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家电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柳华伟  柳泉  罗耀华 《应用科技》2001,28(10):31-33
介绍了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家电的概念、功能及软硬件的设计方案。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用技术融合到传统的家电中去,使其拥有智能,并连接到Internet网络中去,实现实用电器的智能化、网络化。同时,还将家用电器与安全系统等融合到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使人们更大程度地走进数字生活。  相似文献   

18.
付燕  马钰  叶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4):5855-5861
为解决当前视频描述任务中,生成描述视频的文本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网络和视觉文本的视频描述模型.首先在编码阶段,将注意力机制引入3D残差模块,通过一维通道注意力与二维空间注意力增强视频特征映射,降低无关目标与噪声的影响;其次,解码阶段利用双层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深度网络的时序性特征,输出表述视频高层语义的文本描述;最后,为有效利用视觉文本信息丰富视频生成的语义描述,利用基于神经网络的主题模型提取出视频中的主题作为视觉文本融合进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同性能指标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利用自然语言描述视频高层语义信息.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CATV、计算机、电信三网的特点和互连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FC的三网合一实现方案,该方案能将CATV、电信和计算机三网融合在一起,以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传输.详细介绍了三网合一的网络结构、系统功能业务和频谱分配.系统的网络结构主要由路由器、交换机、前端单元(HEU)和远端接口单元(RIU)组成;功能业务主要包括模拟专线业务、ISDN业务、高速Internet和数据信息服务业务、多媒体信息服务和视频点播业务、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业以及遥测服务;频谱分配为三段,即0~50MHz,50~550MHz和550~750M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