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董每戡等学者认为张生跳粉墙是“令人费解”的“千古疑案”:跳墙时,门明明开着。从规定情境看,张生猜出莺诗要他跳墙是不错的,而他跳墙时“户”的突然开启,是红娘的恶作剧,与莺莺无关。因此,所谓疑案应该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其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一般原则对企业会计核算起规范作用的同时,也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具体应用于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会计部门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所产成的效益应当超过提供这淫信息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总和。从其属性上讲,成本效益原则应属于会计核算原则的修订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从学科定义上属于生态学的范畴,生态旅游的管理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合理环境容量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持景观的完整性,要与当地社区群众的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吸引社区群众参与,采取可行的保护和发展对策,才能使这一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赐我先君履”索隐常耀华,程纪伟《左传.德公四年》齐桓公伐楚是千古名访燃其中不少词句训释亦是千古疑案。诸如“风马牛不相及”,“王侯九伯”,“穆陵”,“包茅”之类,言人人殊,聚讼有日。“赐我先君尼”一语似无太大分歧,但并非毫无异议。王力《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5.
无权处分合同,民法通则颁布以前的我国大陆,采用法国的意思主义模式,台湾采用物权形式主义模式,香港、澳门实行的是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对于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大陆实行效力待定原则;合同的效力取决于权利人是否追认及出卖人事后能否取得处分权;澳门实行无效原则,但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使无效变为有效;台湾法律对此虽无明确规定,但理论和实务上都属于效力待定原则;香港法律从实际需要出发,实行权利瑕疵担保原则,由此可知,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存在三种原则:完全有效原则、无效原则和效力待定原则,大陆民事立法应取消效力待定制度,实行以无效为原则,以有效为例外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科技知识动漫》2009,(1):56-58
地球上有着无数奥秘等待人们去探索,在俄罗斯、美国、中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便各有一条神秘的死亡谷,千百年来,随时置误闯其中的人或动物于死地,而“杀手”为准,至今不得而知,堪称全球性重大疑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医疗关系的性质定位出发,认为医患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合同关系。基于此,主要从民事责任的角度分析医疗事故的责任构成要件、责任竞合、责任归责原则及责任举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32年前的初冬时节.陈方发表<"曹雪芹佚诗"辨伪>,揭开了一桩红学疑案的黑幕.近来获知陈方即陈迩冬与舒芜的化名,其中陈迩冬的诗词创作与红学随笔均颇见造诣.陈方的质疑集中在材料的来历问题上,一举击中了"曹雪芹佚诗"的要害,为查明事件真相作出了突出贡献.前些年又传出一首"陈迩冬佚诗",其原始来历不无蹊跷.根据陈方所强调的辨伪原则.对这首结句为"商量脂砚到湘云"的剥皮诗,理应暂且存疑.  相似文献   

9.
浅议乔姆斯基的语言知识先天论--也谈语言知识由何而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的核心是语言知识先天论。本文从西方哲学传统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乔姆斯基的语言知识先天论所传承的是苏格拉底和康德等人的唯理主义的知识论,而且属于西方实证主义哲学所定义并且批驳的无意义假设范畴。语言知识不是天生的。  相似文献   

10.
税务筹划是一种理财行为,属于纳税人的财务管理活动,又为财务管理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开展税务筹划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原则进行阐述,并对税务筹划应用结果的表现形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争端,是中日两国围绕能源安全在国际法领域展开的关于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争夺和较量。在东海争端中,中国主张公平原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自然延伸原则。自然延伸原则在适用东海大陆架划界上具备坚实的国际法文本依据、地理法律事实依据、国际司法判例依据。日本主张的中间线原则不过是一种简便的划界方法,并不具备国际法原则地位,因此,日本无权将中间线原则强加给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举证时限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确立的一项新的证据制度,但正因为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致使其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并没有完全达到设立时的初衷和目的,还需要结合审判实践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管辖恒定原则,认为它的普遍推行增强了行政诉讼程序的安定性。管辖恒定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诉讼资源,增加了诉讼效益,并可以增加当事人司法信心,提高诉讼积极性。借鉴我国台湾以及日本、德国的相关立法经验,认为在我国未来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确立管辖恒定原则,不仅具有内在法理依据,而且具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商标侵权赔偿数额的认定一直是商标侵权案件司法审判中的难点和争议点。对商标侵权诉讼司法实践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审判实践中存在适用法定赔偿的案件比率过高、在侵权数额认定方面缺乏法定赔偿计算方法、赔偿范围过窄、权利人举证困难等问题。建议通过建立法定赔偿的量化标准体系,适用比例原则,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减轻权利人举证责任负担,扩大商标侵权的赔偿范围等策略,完善商标侵权赔偿数额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与行政权相比,司法权从本质上来讲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运作方式也显示出独有的特征和规范,如不告不理原则、直接言辞原则、集中审理原则.以二审程序为突破口,从司法权运作的角度来检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若干制度安排,呼唤异化的司法权走向回归.  相似文献   

16.
司法独立原则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现代法治原则。司法独立对实观司法公正、惩治腐败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观阶段,要实现司法独立,必须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理顺司法机关与人大的关系,克服司法权的地方化与行政化。  相似文献   

17.
公开审判是我国诉讼活动的重要法定原则,也是我国现行法律确立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正视我国公开审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我国审判公开的原因,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开审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善良风俗是我国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对子如何认定善良风俗则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地具体掌握。“接脚夫”习俗是中国农村一项古老的传统习惯,廷传至今在许多地方仍然盛行,一些地方法院将其作为善良风俗予以认定,确定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其是否“善良”有待商榷,对善良风俗的认定应符合社会星念、法治精神,对一些明显带有封建残余的旧习惯应废除,不应再作为审判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于是否引渡本国国民有不同的立场。中国对此采取与大陆法系国家相同的立场,即拒绝引渡本国国民。近年来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有所松动。一些国际公约鼓励各国附条件的引渡本国国民,同时向国际司法机构引渡本国国民日益成为各国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刑法解释学还是一门幼嫩的学科,刑法解释的许多方面还不成熟,还存在许多争议。检察机关是否应具有刑法的司法解释权?刑法解释的具体方法是否排除扩张解释?客观解释论是否与罪刑法定相冲突?笔者就这三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