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碘化N-甲基-2-氯吡啶盐存在下,将4-乙酰基戊酸与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可获得N-(4-乙酰基戊酰).四氢噻唑-2-硫酮,产率53.8%。将产物I分别与环己胺、二乙胺、α-苯乙胺进行胺解,得到相应的4-乙酰基酰胺衍生物Ⅱ_(a-c),产率85%~94%。  相似文献   

2.
L-半胱氨酸甲酯盐酸盐和二硫化碳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当摩尔比为1:1.5:2时,得到的(R)-2-硫代四氢噻唑-4-羧酸甲酯,产率80%;摩尔比为1:1.513.5时,得到R,S-2-硫代四氢噻唑-4-羧酸甲酯。另外,由(R)-2-硫代四氢噻唑-4-羧酸与甲醇及二氯亚硫酰反应,也得到(R)-2-硫代四氢噻唑-4-羧酸甲酯,产率为98%,  相似文献   

3.
在三乙胺存在下,使RCOCl与(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反应,得到相应的标题化合物a~f,它们的[α]D分别为十1.43,+7.8,+1.31,-110.8,-43.0,-49.79.实验可见,R为芳基的标题化合物的旋光度的绝对值较R为脂肪基的标题化合物的旋光度低.  相似文献   

4.
由L-半胱氨酸乙酯与二硫化碳在Et3N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后者同3-(2-氧代环已基)丙酸在N,N-二环己基胺二亚胺(DCC)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N-3-(2-氧代环己基)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酯乙酯及光学活性的3-(2-氧代环己基)丙酸.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反应物和产物的最优构型与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首次研究了β,β-(1,5-亚丙二硫基)-α,β-不饱合芳酮2的碱分解反应,2类化合物在醇钠的作用下分解生成苯甲酰乙酸乙酯3a,2-(1,5-亚丙二硫基)亚甲基苯甲酰丙酮4在醇钠的作用下,加热回流可得到苯甲酰乙酸甲酯3b,如采用边加热回流边蒸溜的方法可得到2-(1,5-亚丙二硫基)-1-苯基-1,3,5-己三酮5。此分解反应为合成苯甲酰乙酸酯类化合物找到一条简便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由乙基麦芽酚(ethylmaltol,3-羟基-2-乙基-4(H)-吡喃酮)和对甲苯胺合成标题化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UV,IR,MS,1HNMR表征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7035(1),b=1.8615(7),c=1.8296(2)nm,β=99.81°,Z=8,V=2.4526(10)nm3,Dc=1.242mg/m3.该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  相似文献   

7.
2-(1,3-亚丙二硫基)亚甲基环己酮(1)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加成得α-羟基烯酮二硫缩酮类化合物(2).在各种开链脂肪醇存在下,(2)经酸催化的取代-环合芳构化反应生成酚醚类化合物(3).  相似文献   

8.
2-溴代甲基噻唑-4-羧酸乙酯(Ⅱ)用NaNO2或AgNO2硝化,得到2-硝基甲基噻唑-4-羧酸乙酯(Ⅲ).发现Ⅲ在DMSO中以酸式异构体存在,在CDCl3中以假酸式存在.在Michael加成条件下,(Ⅲ)与丙烯酰胺缩合,没有得到预期的产物2-〔3′(3′-硝基丙酰胺)〕噻唑-4-羧酸乙酯(Ⅳ)而是得到相当于1,3-偶极加成产物,2-〔3′(5′-酰胺基二氢异口恶唑基)〕噻唑-4-羧酸乙酯(Ⅴ).讨论它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以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为原料,合成了8个新的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巯基乙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经IR, ̄1H-NMR和MS裂解碎片分析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5种[2,3'-联-1H-吲哚]-3(2H)-酮团衍生物(1-5)的电子轰击质谱.发现其质谱裂解方式与标题物分子中1一位氮原子的取代类型有失其中,当R1=H时,分子离子按β消除机理开裂为吲哚(A)和吲哚酮(B)的分子离子.而当R1=Me时,分子离子易于丢失MeN或2位苯基给出稳定的碎片离子F和G.  相似文献   

11.
对甲苯基双(4,4-二甲基-6-羟基环己烯-1-酮-2基)甲烷由对甲苯甲醛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而得.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0.9304(2)nm,b=1.1754(2)nm,c=2.0134(4)nm,β=102.40(2)°,Mr=382.50,V=2.1505(7)nm3,Dc=1.181g/cm3,Z=4,μ(MoKα)=0.79cm-1,F(000)=856.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使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后的偏离因子为R=0.042,RW=0.045.在晶体结构中,存在两个共轭的烯醇式结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四种标题物(1a-1d)在250℃下的热化学行为,发现1a和1b均可发生热解反应给出2-苯基-3H-吲哚-3-酮(2)和2-苯基蚓哚(3),而1C和1d则不发生显著的热解反应.同时还发现,在200℃条件下,2可与3a顺利地发生热加成反应生成1a,同样条件下,2与3b不发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标题物1a的热解为可逆反应,而2b的热解为不可逆反应,对上述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生药路路通分离得到2个齐墩果烷骨架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通过13CNMR,DEPT,1HNMR,2D1H-13CCOSY,2D1H-1HCOSY,IR,MS和元素分析阐明了它们的结构.(1)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齐墩果-4(24),12(13)-二烯-28-羧酸,(2)为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13)-烯-28-羧酸,(1)未见文献报道,(2)是首次从这一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手性2-甲基-1,4-丁二醇及其衍生物是合成各种手性近晶型液晶材料以及手性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中间体,以3-甲基-3-丁烯-1-醇为原料利用改进的不对称硼氢化-氧化反应,成功地合成了(R)-2-甲基-1,4-丁二醇以及其2种手性衍生物:(R)-2-甲基-4-四氢吡喃氧基-1-醇和(R)-2-甲基-4-四氢吡喃氧基丁醛.用IR及1HNMR进行表征,这3种目标产物的全合成的光学产率均为84.9%.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YBa2-xPrxCu3O7-8(x=0.025-0.1)磁取向粉末样品的变温NMR研究。作者详细测量了63Cu的Knight位移K和自旋-晶格驰豫率1/T2的变温规律。随着Pr的掺进,Cu(1)Cu(2)位的Knight位移开始依赖于温度,Knight位移的轨道贡献和各向异性超精细作用基本保持不变。在我们测量温区内(77-300K),1/T1随掺杂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强,这与反铁磁相关自旋涨落图象一致。我们用MMP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和分析了dl-2,3-二氰基-2,3-二(3,4-二甲氧基苯基)丁二酸二乙酯的分子和晶体结构。晶体学数据为C(26)H(28)N2O8,Mr=496.52,空间群Pl,a=12.047(1)A,b=13.271(1)A,c=8.728(2)A,α=90.71(1)°,β=108.81(1)°,γ=84.87(1)°,V=1 315.4(2)A3,Z=2,Dc=1.254g.cm(-3).计算表明分子内有许多非键连原子间距小于vanderWaals半径和,基团间的空间排斥作用使两苄碳原子间的σ键键长较正常的碳-碳单键键长明显增长,且分子内苯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上述σ键的变化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AgNO_3和a-ph_2ppy,(a-(C_6H_5)_2P(NC_5H_5))在加有少量H_2O_2和NaOH的C_2H_5OH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的灰黑色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_1,a=1.300nm,C=4.076nm,v=6.884nm ̄3,Z=8,D_c=1.67gcm ̄(-3),R=0.059,r_ω=0.072.每一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二套独立而结构基本相同的[Ag_2(a-ph_2PPy)_2] ̄2+,它的二个Ag原子和二个a-ph_2PPy中-N-C-P-桥的N,P原子联接成为一个稳定非共面八员环,而环内Ag,Ag间距分别是0.314,0.3l0(nm),均未成键。不对称单元中的二个八员环通过的O原子与环上Ag原子的弱成键而具有结构联系。环内还出现了罕见的三配位Ag原子。  相似文献   

18.
由SnI4和3-羟基-2-乙基-4(H)-吡喃酮(ethylmaltol)合成Sn(L)2I2型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UV、IR和MS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7658(1)um,b=2.5364(4)um,c=1.1500(2)um,β=95.17°,Z=4,V=2.2246(6)um3,Dc=2.066mg/m3.收集到独立衍射点5088个,其中3913个为可观测点,最终一致化因子R=0.0448.结构分析表明Sn处于两个3-羟基-2-乙基-4(H)-吡喃酮的4个氧原子和2个碘原子的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中.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吐温-80存在下,铅(II)与合成的1-[(5-溴-2-吡啶)偶氮]-2,7-萘二酚(简称5-Br-PADN)的显色条件和光度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主要起增溶作用。显色反应在50℃时10min内即可完成,配合物在pH3.0~6.0之间的吸光度大而稳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0nm,摩尔吸光系数ε_(590)=8.31×10 ̄4L·mol ̄(-1)·cm ̄(-1).Pb ̄(2+)含量在0~20μg·(25×10 ̄(-3)L) ̄(-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的选择性较好,已用于树叶表面上和人发中铅的测定,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LiAlH4及光学活性物质(5R)-孟氧基-2(5H)-呋喃酮(5)存在下,将6-(3′,4′,5′-三甲氧基羟卞基)-胡椒醛二甲缩醛(4)的甲苯溶液加热回流8小时,可得旋光性的(1R,3R)-(-)-1-甲氧基-5,6-亚甲二氧基-3-(3,4,5-三甲氧苯基)-异苯并二氢呋喃晶体(1),产率6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