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加速老化对聚脲涂料防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聚脲涂料防腐涂层进行紫外加速老化实验,采用光泽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并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图谱,研究涂层的老化行为.结果表明:涂层的老化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涂层表面在老化中期变色较大.涂层的表面、断面SEM及EIS测试显示涂层中的微气泡阻止了涂层的老化裂纹向基体发展,涂层仍保持较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2.
聚脲涂料是一种新型产品,具有低温干燥和性能优异的特点,面对汽车底盘需要节能降耗和提高涂膜防护效果的要求,介绍了汽车底盘防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表明聚脲涂料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基于新材料的应用把聚脲涂料进行配套涂层的测试,配套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显示聚脲涂料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光暴露+冷凝的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结合表面形貌观察测试了纳米SiO2粉体复合聚脲涂层的光老化性能,采用3·5%NaCl溶液浸泡试验测试了涂层的耐海水浸泡腐蚀性能,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自腐蚀电位和交流阻抗图谱等分析了不同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粉体显著提高了芳香族聚脲涂层的耐蚀性能,自腐蚀电位由-40mV升高至60mV,电化学阻抗模值增加了约一个数量级,涂层进入迅速老化阶段的时间延长了约120h,在3·5%NaCl溶液中的浸泡寿命提高了约600h.  相似文献   

4.
钢制储油罐作为石油产品储存的主要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石油蒸气云爆炸荷载的潜在威胁。文章研究了聚脲涂层对钢制储罐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能的影响,利用ANSYS LS-DYNA软件建立了聚脲涂覆钢制储罐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施加压力的方式对有、无聚脲涂覆的钢制储油罐简化模型施加TNT爆炸荷载,进而获得了聚脲涂覆储罐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模拟结果表明:在罐体表面涂覆10 mm聚脲层能够使罐体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分别降低16.3%和16.4%;同时,位移降低百分比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聚脲涂覆层能有效降低罐体最大位移和残余变形,且降低效果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聚脲涂层对罐体表面密度的提高和罐体塑性铰线处弯矩的提升是聚脲涂层影响罐体位移降低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海洋环境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介绍了纯聚脲技术的优势,研究了不同温湿度养护条件对其附着性能的影响,考察了纯聚脲涂层经老化试验及QUV老化后的表面形貌、结构形态,介绍了纯聚脲技术在港珠澳跨海大桥和青岛跨海大桥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纯聚脲技术具有优异的长期防护效果,抵抗QUV老化的能力较好,可以应用于海洋设施腐蚀防护中。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脲弹性体涂覆钢板、涂覆纤维复合材料板抗破片侵彻性能以及涂层与底材层间作用机制.通过弹道试验加载3.3 g立方体破片撞击聚脲涂覆钢板、FRC板结构,获得无涂覆、迎弹面涂覆和背弹面涂覆3种涂覆类型结构的弹道极限,得到了不同涂覆方式下结构抗侵彻性能差异以及变形与失效特征.结果表明,聚脲弹性体涂层对涂覆结构抗破片侵彻性能的影响作用与涂覆底材自身的吸能机制相关;钢板吸能形式为局部变形与剪切冲塞,涂层对钢板耗能作用影响小,且能够有效提高结构抗侵性能,迎弹面涂覆效果优于背弹面;FRC板吸能形式主要为背部纤维的拉伸断裂与层间分离,背弹面涂层抑制纤维板吸能作用,大幅降低涂覆结构抗侵效率.   相似文献   

7.
聚脲涂覆钢板结构抗爆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聚脲不同涂覆方式下单钢板与箱体结构的抗爆性能.进行了15.7 kg/m2相同面密度条件下2.0,1.5与1.2 mm三种厚度钢板的无涂覆、迎爆面涂覆结构抗40 g TNT外爆载荷试验,相同钢板厚度条件下1.5 mm与1.2 mm两种厚度钢板的无涂覆、迎爆面涂覆与背爆面涂覆结构抗60 g TNT外爆载荷试验,以及3.0 mm厚钢板所组成箱体的无涂覆、迎爆面涂覆与背爆面涂覆结构抗140 g TNT内爆载荷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涂覆结构的变形与破坏行为,分析聚脲涂层对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面密度时迎爆面涂覆聚脲不能提高钢板的抗爆性能,等钢板厚度时涂覆聚脲能够有效提高钢板与箱体结构分别在外爆与内爆载荷下的抗爆性能,且背爆面涂覆时效果优于迎爆面涂覆.   相似文献   

8.
采用7.62 mm口径弹道枪装置,对聚脲弹性体和硬铝合金板组成的涂层和三明治两种复合结构进行300~450 m/s速度范围的冲击试验,并分别从聚脲层和复合结构整体的单位面密度动能耗散、结构破坏模式和耗能机制等方面上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单位面密度动能耗散的角度分析,层状涂覆结构具有最优的抗爆性能,单一铝板次之,夹层结构表现最差;结构破坏方面,复合结构中聚脲层的存在会使铝板中的弹道在出口一侧出现收缩现象,会减小铝板的变形区域;聚脲层作为背板时可一定程度上减少铝屑飞溅,防止二次毁伤.  相似文献   

9.
聚脲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在结构抗冲击、防爆领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采用半预聚物法合成NCO质量分数为15.0%~15.5%的聚脲弹性体涂层,分析了异氰酸酯指数对聚脲涂层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胺类扩链剂比例对其固化性能、附着力及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测试了聚脲涂层材料在准静态、动态下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为1.0,聚脲涂层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综合性能;端氨基聚醚D-2000与T-5000质量比为9∶1,扩链剂E100与W6200质量比为1.6∶1时,聚脲涂层材料的固化速度较快,拉伸强度不低于20 MPa,断裂伸长率不低于480%,硬度为94 A。性能分析揭示了聚脲涂层材料受拉时的应力-应变行为非线性特征及应变率效应,对聚脲涂层材料的工程防护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汽车行业对VOC排放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聚脲涂料是一种新型的涂料产品,具有很多应用优势,通过将聚脲材料在汽车涂装上进行开发和应用,使得汽车中涂涂料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介绍了一种高固体聚脲汽车中涂涂料,该聚脲涂料具有良好的涂膜性能,适合各种汽车涂装,且VOC排放低符合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硅烷偶联剂对水玻璃进行预处理后,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丙二醇(PPG)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滴加混合反应制备新型聚脲涂料。借助接触角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界面相容性的改性效果和硅球表面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偶联剂添加量对涂料机械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端氯基硅烷偶联剂的改性效果优于端环氧基或端甲基丙烯酰氧基,机械性能随着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43M)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添加量为2.0%时达到最优。通过热失重谱和微分热重谱(TG/DTG)研究了C43M改性涂料的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C43M改性提高了涂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实验选用新型聚脲基料为基础进行耐候型聚脲清漆的研究,实验过程中选取合适的聚脲体系和相应的固化剂进行配合,以获得最佳性能和价格比的聚脲清漆。配方中通过消泡剂、流平剂、阻光助剂等的添加来制得高性能低价格的耐候型聚脲清漆。产品针对普通阴极电泳涂层进行配套使用,配套漆膜不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还大大提高了耐候性能。耐候型聚脲清漆具有较好的硬度、较快的干燥速度、较好的装饰性等,漆膜性能优异。最重要的是使其耐候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使涂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下管道常用的氧化铁红防腐涂料存在溶剂挥发、固化干燥速度慢等问题,以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为基体,氧化铁红为填料,制备聚脲基氧化铁红防腐涂料.采用红外测试的方法对聚脲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试验研究聚脲基氧化铁红防腐涂料的耐盐雾时间、电化学工作站工作情况等,对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适合刷涂操作;当聚脲基氧化铁红防腐涂料中的氧化铁红质量分数为10%时,耐盐雾时间可达260 h,最大腐蚀电位为-0.8876 V,最小腐蚀电流密度为2.608×10-5 A·cm-2.  相似文献   

14.
时喷涂聚脲弹性体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了阐述,对其在山西焦煤集团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探索性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的性能进行优化,得出了性能比较优异的涂料。最后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速匀质剪切法和加热膨胀法制备有机黏土/聚脲纳米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高速匀质剪切法和加热膨胀法能有效促进黏土与聚脲单组分的插层反应;OREC可提高聚脲材料的热分解性能和拉伸强度,当OREC的添加量为5wt%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增幅为72.9%;当OREC的含量为4.2wt%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增幅为24.33%.  相似文献   

17.
伴随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汽车转向器涂装有相应的技术升级需要。介绍了汽车转向器专用聚脲防护涂料产品,按聚脲涂料针对汽车转向器的应用要求进行开发,使得聚脲涂料能够适合于汽车转向器上使用,并进行了现场测试,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扩链剂间苯二胺酰基化改性对聚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酰基化方法对二胺扩链剂间苯二胺进行了改性以解决聚脲反应高活性存在的问题。实验以间苯二胺为原料,在冰乙酸和磷酸条件下一步合成新型位阻型酰胺扩链剂二乙酰间苯二胺。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用改性前后的不同扩链剂与端氨基聚醚和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通过二步溶液法合成聚脲,考察扩链剂酰基化改性对聚脲性能的影响。当用改性扩链剂代替原扩链剂合成聚脲时,其凝胶时间大大延长(从13s延长至1min5s),且显示出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由30.4MPa 13.9%增加到35.7MPa和21.1%)。  相似文献   

19.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有五种不同扩链剂,软段为胺端基聚环氧丙烷的聚脲氨酯和聚脲。用示差扫描量热计法得热容变Δc_(?),动态力学温度谱等数据,说明不同扩链剂对嵌段共聚物性质及微相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硬度聚脲/钢板复合结构的抗破片高速侵彻机理问题,通过弹道试验,分析了复合结构靶板的侵彻破坏模式和抗弹性能,并与相同面密度的纯钢板进行了比较. 从应力波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复合结构靶板的抗弹机理,以及前聚脲层对后钢板层的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破片高速侵彻下,前聚脲层主要呈现剪切冲塞的破坏模式;而后钢板层的侵彻破坏模式则由无前聚脲层时的剪切冲塞,逐渐转变为花瓣开裂. 相同面密度情形下,虽然复合结构靶板的整体抗弹性能不如纯钢板,但由于前聚脲层的影响,后钢板层的抗弹效率会得到大幅提升;随前聚脲层/后钢板层面密度比值增大,复合结构靶板整体抗弹性能不是一直降低,而是先降低后提高,且后钢板层是主要耗能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