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歌剧艺术在世界歌剧舞台中独树一帜。对传统艺术的吸取促使中国歌剧个性风格的形成,对西洋歌剧优势因素的吸收则成为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对西洋歌剧优势因素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歌剧,应该具有更强的艺术魅力,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歌剧是一种戏剧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精湛的舞台表演、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以及强烈的戏剧冲突等特点使得歌剧艺术不断的蓬勃发展。其中《苍原》自1995年在辽宁歌剧院首演至今,它表现出了史诗性、开放性、戏剧性等三大艺术特点,在中国它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歌剧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歌剧艺术在世界歌剧舞台中独树一帜。对传统艺术的吸取促使中国歌剧个性风格的形成,对西洋歌剧优势因素的吸收则成为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对西洋歌剧优势因素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歌剧,应该具有更强的艺术魅力,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歌剧《原野》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部巨作,是第一部被搬上国际舞台并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中国歌剧。我们说它是中国对西方歌剧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典型意义,代表了中国对舶来艺术通过早期的模仿移植,到中期的交融借鉴,再到最后与本民族文化艺术特点高度融合之后的歌剧创作水平。值此《原野》上演20周年纪念之际,本文从《原野》创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本民族的因素与西方创作技法巧妙的融合,以期为中国歌剧创作、发展提供一份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的中国随着殖民扩张和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新思潮的涌入,西洋歌剧开始大量进人中国,一种新型的音乐艺术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并且冲击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歌剧"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熟悉的新型音乐艺术和新名词走入中国人的视野,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依托对中国歌剧诞生的自我"身份"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韩春丽 《科技信息》2010,(13):10-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歌剧艺术中,广泛流传着“真实主义”的思潮,普契尼是“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传统歌剧的表现手法,并以他对歌剧艺术形式本质上的深刻理解,使得歌剧在戏剧性的表现以及剧情与音乐的贯穿发展中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都体现在他那富有创造性的优美流畅的旋律和对多声部音乐那丰富多彩的技术超群的艺术处理上。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艺术实践,使歌剧的戏剧效果和音乐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使演员和观众之间达到了十分融洽而有益于理解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臧琳佳 《科技信息》2008,(17):175-175
罗西尼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浪漫乐派,喜歌剧大师,其作品《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剧作家斯太尔比尼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第一部的故事编成歌剧脚本。本剧是一部意大利传统风格的二幕喜歌剧,成为歌剧创作中有代表性的精品之一,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8.
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歌剧的产生是文艺复兴运动在音乐上的最大成就。这并非是突然而来的偶然现象,而是文艺复兴时代音乐艺术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结果。一、16——17世纪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影响1.歌剧兴起于16世纪的意大利中世纪末期,意大利有两种从神灵赞歌曲发展而来的宗教戏剧:一是在乡村演出的神迹剧,一是在城市演出的神迹剧。在意大利的宫廷戏剧里还有田园剧,情节剧,幕间剧和用牧歌风格写的戏剧。这些戏剧品种都是歌剧的前身。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那时有一些受文艺复兴思想影响、进步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歌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人们关注下,中国歌剧作品得到普及传唱,均已成为经典.大量中国歌剧声乐作品已进入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专业教学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教学水平.文章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歌剧作品在声乐教学中选择、运用情况,对未来中国歌剧作品进入教学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充分借鉴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探索式的发展历程之后,中国的民族歌剧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日渐成熟。本文试图从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找到最为突出的本土化艺术特征,用以归纳总结中国民族歌剧在音乐写法上的传神魅力。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油画现状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画在中国发展百年有余.现在已是与中国画比肩的大画种,是中国现代艺术中最具探索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中国油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复苏,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多元格局。当代中国油画的多元生态主要表现为新古典、新具象、新表现、抽象四个方向,艺术形态的多元是中国油画艺术健康和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歌剧是一种集诗歌、音乐、和戏剧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种偶然。除了音乐、文学等专业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社会的支持,社会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是影响歌剧诞生、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正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歌剧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柳儿”是普契尼在其未竞的“天鹅之歌”——歌剧《图兰朵》中成功塑造的歌剧形象,也是闻名世界的经典歌剧形象之一。《图兰朵》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对歌剧形象的塑造,完成了柳儿歌剧人物从卑微的柔弱女子上升为生动、鲜明、感人的歌剧形象,赋予了歌剧作品长久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使该歌剧作品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歌剧艺术是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中国歌剧事业目前正面临种种挑战。通过音乐美学思想、民族性对中国歌剧的影响,传统的继承和吸收借鉴西方歌剧的尺度,歌剧要跟上时代步伐等方面的论述,深刻反思如何寻求中国歌剧的独特魅力,怎样使中国歌剧走出低谷这一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和精神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民族传统艺术以及民族音乐,尤其是中国民族歌剧受到来自流行等多元化音乐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本文从西方歌剧入手,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面对新的市场发展中国民族歌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因歌剧《弄臣》中的歌剧主题“诅咒”的戏剧发展的内在要求,曼图阿公爵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歌剧在舞台空间不断展现和发展的过程之一,要突现歌剧主题,对曼图阿公爵音乐主题的情感要求、发展和形成的基础、主题的内涵以及在歌剧主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详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它是研究这部歌剧的艺术特性不可或缺的步骤,也为揭示这部歌剧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出有力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王光祈作为五四新文化时期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我国音乐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与会专家学者针对王光祈的政治思想及活动、文化思想、音乐理论、教育思想和社会交往等展开了讨论,着重探讨了他的少年中国理想和社会改造思想,并对其音乐救国思想和他对中国歌剧的发展等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图案丰富多彩,璀璨夺目,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全人类文化艺术中的巨大财富.运用传统图案进行包装设计,无疑更能突出中国自身特有的艺术特色.就中国传统图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浪漫歌剧形成的时代起,歌剧序曲有着相对完整、独立性的结构,且具有预示剧种样式、显现音乐主题、提示人物形象、暗示剧情梗概四个功能。作为这一时期的歌剧杰出代表的威尔第,在这一领域内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从歌剧《弄臣》序曲中的音乐结构和艺术情感两个层面来分析,揭示了序曲中蕴涵的歌剧主人公黎戈莱托音乐主题“诅咒”的本质特性,从这一微小角度来显现这个主题在统筹全剧时的艺术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