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多年来,我国一些高炉先后采用了喷吹煤粉的技术,但都是喷的无烟煤。而且大都是喷的阳泉无烟煤。由于近几年来阳泉煤供应紧张,质量下降,因此一些高炉喷煤置换比逐步下降,且时常断喷。为了扩大煤源,研究中小高炉上不用惰性气体保护喷吹烟煤,1978年我院与苏州钢铁厂及钢铁研究总院共同进行研究,在苏钢83m~3高炉上进行用常压罐喷吹高挥发份烟煤试验,采取控制煤温,增加煤粉测温、喷吹罐用流化多孔板等措施,试喷中等挥发份(16~17%)的青龙烟煤成功。1979年6月开始在苏州钢铁厂  相似文献   

2.
高炉喷煤过程中未燃煤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邯钢高炉喷吹煤种的燃烧率,分析了邯钢高炉喷煤利用现状.测定了高炉除尘灰中的碳含量,利用岩相测试技术分析了除尘灰中未燃煤粉和焦炭存在的不同结构形态,并确定了高炉除尘灰中含碳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邯钢高炉除尘灰中的碳元素含量都比较高.炉尘中的未燃煤粉颗粒可分成微变原煤颗粒、气孔原煤颗粒和残碳颗粒;焦炭颗粒可分成类丝碳、粒状镶嵌结构、流动结构、片状结构、块状结构.结合邯钢高炉目前配煤情况,给出了提高邯钢煤粉燃烧率的有效建议,邯钢高炉混合喷吹的首选用煤为长治煤与大湾煤.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大同和江苏的几种烟煤爆炸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煤粉的爆炸性不仅与其本身的挥发份或可燃基挥发份有关,而且与它的粒度及其比表面积有关。适当地扩大粒度范围有利于安全喷吹,但必须根据高炉冶炼的要求来决定,控制制粉及喷吹系统气氛中含O_2量在15%以下,可以防止煤粉爆炸。降低气氛中含O_2量可采用充N_2或热风炉废气的办法。 另外本文还讨论了煤粉罐(或煤粉仓)利用多孔板流化装置来防止积煤和降温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钢铁企业高炉喷煤的简单混煤现状,且传统的实验室优化配煤研究工作存在量大而繁琐、评价煤粉的性能指标众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炉喷吹煤粉优化配煤模型,即利用实验室测定高炉喷吹煤粉的主要性能指标,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煤粉性能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的主成分指标P1、P2和P3结合煤粉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指标建立高炉喷煤优化配煤模型。该模型通过实验室配煤检验及高炉实际生产验证,效果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于高炉/回转炉煤粉喷吹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软硬件及网络配置和喷吹控制工艺。研究了无料位探测仪器的间接计量罐内煤粉方法,根据罐重减少与时间累积得到喷吹速度,再乘以周期数,得到每小时的煤粉喷吹量数据。针对由于喷煤速度计算时使用时间基数造成的喷煤速度控制出现异常现象,采用变化率限幅方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于高炉/回转炉煤粉喷吹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软硬件及网络配置和喷吹控制工艺.研究了无料位探测仪器的间接计量罐内煤粉方法,根据罐重减少与时间累积得到喷吹速度,再乘以周期数,得到每小时的煤粉喷吹量数据.针对由于喷煤速度计算时使用时间基数造成的喷煤速度控制出现异常现象,采用变化率限幅方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炉缸区域热平衡,喷吹燃料后炉缸煤气量及矿批和焦批体积等计算,说明高炉加大喷吹量后燃料利用恶化的原因。 同时,用一些计算结果对比说明,高炉喷吹重油和煤粉对炉缸燃烧温度和炉缸气生成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实行油煤共喷,可改善喷吹燃料利用,加大喷吹量、进一步降低焦比。  相似文献   

8.
高炉煤粉喷吹控制系统述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高炉煤粉喷吹系统各环节工作特性及煤粉喷吹量各调节方式的分析,指出煤粉喷吹量调节系统是一个动态、时变、随机干扰严重的多输入单输出非线性对象·总结并分析了煤粉喷吹量计量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煤粉喷吹量调节控制系统存在计量信号不准确、控制规律无自适应性等问题,并对智能控制技术用于解决喷煤量调节控制系统存在的难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主要是以原煤为发电燃料,大多数电厂锅炉都采用煤粉向锅炉供料。对于直吹式供料的锅炉,煤仓料位高低关系到锅炉乃至发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煤仓料位过满溢出,造成冒煤事故;煤仓料位过低或排空会造成燃烧不稳甚至灭火停机的大事故。对于中贮式供料的锅炉,既有煤仓,又有粉仓,煤仓粉位的控制尤为重要。煤粉仓是燃料的中转站,煤粉是用空气传输的,高热的气体使煤粉进入煤仓中就有了一定的“基温”,一般在70℃左右,其作用是使煤粉有一定的离散性。另外,煤仓煤粉爆炸的损失更大,多年来,煤仓煤粉爆炸事故常有发生,给火电厂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最经济、最适用的方法是通过可靠的料位传感器对煤仓的煤位和粉位进行监控,使其始终处于最佳中转适控状态,这是火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首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电厂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实际情况,通过对原煤仓堵煤现象和常规处理办法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原煤仓加装空气炮技术的解决办法,通过现场实际运行使用检验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举步维艰的不利形势下,控制钢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成本已迫在眉睫。本文选取了12种高炉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喷吹煤样,通过分析煤中不同化学组分对煤粉燃烧释放热量的消耗,综合计算了煤粉在高炉内燃烧可释放有效热量,提出了高炉喷吹煤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预热对潞安喷吹煤粉的爆炸性能的影响。采用煤粉爆炸性测定仪,进行不同预热温度的潞安高炉喷吹煤粉的爆炸性能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潞安高炉喷吹煤粉经预热后,煤粉的爆炸性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作者依据我国高炉目前的生产状况,讨论了高炉采用富氧喷吹煤粉所产生的增铁节焦、节能降耗的冶炼效果,并就富氧喷吹煤粉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提出了高炉采用富氧喷吹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高炉喷吹配煤的燃烧效率,通过在配煤中干法混合不同比率的催化助燃剂轻烧白云石、冷轧酸洗氧化铁粉和锰矿粉,采用热重分析和半工业化沉降炉试验方法,探讨催化助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煤粉着火点和燃尽率的影响,以确定匹配的催化助燃剂种类和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轻烧白云石、氧化铁粉、锰矿粉及三者的复合催化助燃剂都对煤粉的燃烧反应具有较好的助燃作用;最适宜的催化助燃剂为冷轧酸洗氧化铁粉和复合催化剂,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3.0%和4.5%。  相似文献   

15.
高炉喷吹煤粉的粉体流动性与煤质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arr粉体流动指数法评价高炉喷吹煤粉的流动特性及喷流特性,研究了煤岩显微组分、变质程度等煤质特性对高炉喷吹煤粉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特性与喷流特性几乎呈负相关.煤变质程度对煤粉流动特性及喷流特性都有显著影响.变质程度低的烟煤,流动特性差,喷流特性好;变质程度高的无烟煤,流动特性好,喷流特性差.镜质组体积分数为60%~70%时,流动特性指数较差;体积分数在83%~95%,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流动特性与镜质组没有相关性.丝质组与喷流特性正相关,与流动特性负相关.矿物质与煤粉流动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对煤粉中氯元素在高炉内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模拟高炉风口环境,研究了喷吹煤粉中的氯元素在风口区的反应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中氯在燃烧过程中以HCl形式析出.与常规燃烧过程不同,煤粉中氯元素在风口区的析出率仅为40%~60%,剩余的氯元素残留在未燃煤粉中.喷吹煤粉带入高炉的氯元素不论去向如何,均不利于高炉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建立生产现场煤粉氯含量检测制度,减少高炉煤气中氯元素的危害,提高炉渣的排氯能力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模仿高炉风口前燃烧条件,用试验与计算方法,对喷吹煤粉燃烧速度进行研究,按假设条件建立了喷吹煤粉燃烧速度的数学模型,试验与计算结果基本接近,按高炉风口燃烧特性,将模型作了修正,得出了适合高炉喷吹条件下煤粉燃烧速度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均匀稳定喷吹情况下,高炉适宜的喷煤量应为140—160kg/吨铁。  相似文献   

18.
刘猛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109-109
火力发电厂原煤仓出现堵煤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原煤仓堵煤直接影响到磨煤机的出力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从原理上分析煤仓产生堵煤的原因,并从多个角度介绍原煤仓堵煤的处理方法和减少堵煤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鞍钢已建成具有防爆设备的新煤粉制备车间,可供各高炉喷吹煤粉量为100公斤/吨。本文是探讨在鞍钢高炉喷吹各类煤粉量达到100公斤/吨条件下,煤焦置换比可达到理论置换比时的喷吹参数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该公司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直吹磨煤机;每台中速直吹磨煤机出口通过4根粉管给燃烧器同一层4个角煤粉喷口供粉,为避免每层4个角煤粉喷口风速不平衡导致炉膛内火焰偏斜刷墙或局部热负荷不均;粉管风速调平普遍采用在同台磨煤机4根粉管上安装可调节缩孔并利用可调节缩孔的开度将4根粉管的全程阻力调节一致从而实现4根粉管内风速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