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地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技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后,科学处理和再生建筑废弃物成为降低震后环境污染、节约骨料资源和开发新型材料的关键问题.遵从再使用、再利用和再循环建筑废弃物的原则,探讨了国外地震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与管理特点,分析了震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和用途,并剖析了就地取材骨料再生利用实例,包括混凝土的再生技术与性能和建筑废物砖的制作与性能,提出了建筑废弃物特殊化再利用的对策,应从清运管理、实施操作、低成本、无害化以及规定回收再利用率等方面开展,为灾区有效再生利用地震建筑废弃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演化博弈方法,构建政府部门与建筑垃圾生产单位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不同情形下政府与建筑垃圾生产单位的策略选择,探究预先征收高额建筑废弃物处理基金是否有助于提高其资源化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预先向建筑垃圾生产单位征收高额的处理基金不会增加基金征收的困难度,相反,较一般征收策略更有助于提高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并且能够帮助再生资源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引导建筑垃圾生产单位自愿进行资源化处理,构成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良性循环。政府加大对非资源化处理单位的惩罚力度,提高公众环保认知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促进建筑垃圾生产单位的资源化处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李眉 《科技信息》2011,(12):64-64
本文对建筑废弃物产生的来源、对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产生的影响、我国建筑废弃物处理情况及国内外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和利用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的特点,论述了太阳能应用的发展前景,指出青藏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尤其是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的特点,论述了太阳能应用的发展前景,指出青藏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康苗 《科技资讯》2013,(28):123-124
项目建设基本划分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这四个阶段.当前建筑单位的工程造价关注点却都大多集中在施工阶段,而忽略了其他三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文中着重分析了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施长信 《科技资讯》2009,(18):78-79
阐述了建筑节能的措施,论述了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煤炭企业建筑的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筑生命周期内,尤其是建材准备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数据相对较少,缺乏精度高且可操作性强的模型.将非等间距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应用于合肥地区住宅建筑建材准备阶段能耗和碳排放的分析预测,获得住宅建筑建材准备阶段能耗和碳排放的预测公式,经后验差检验显示预测结果具有足够的精度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标准煤作为参考指标的单位碳排放条件下能源利用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比发现,建材准备阶段单位碳排放条件下的能源利用能力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对青藏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几次构造运动与岩浆响应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随着构造活动由北向南的迁移 ,不同特提斯阶段的发育也呈现出一种自北而南的变化 ,岩浆响应事件也由超基性 /基性向酸性和碱性方向演化 ,最终在后特提斯阶段变为以钾玄岩系列为主的岩石组合特征。并且青藏地区在经历了特提斯阶段的几次构造运动及南北大陆对接以后的白垩纪末 -始新世陆 -陆碰撞、渐新世 -中新世高原雏形的形成和上新世以来高原快速隆升的陆内变形作用以后 ,就形成了今天这种“高、大、平”的独特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青藏线的建设也随之发展起来.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缺棱掉角、洞口变形、板缝混凝土浇筑不实、裂缝等现象. 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由于西宁铁路安厦建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着青藏公司——部分房屋设备新建工程,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近几年格拉线施工情况,对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特性和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和材料等原因对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影响较大.2.提出提高施工队伍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及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材料合格等,本论文主要论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通过在青藏混凝土 施工质量线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为以后工程处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莫延英 《科技资讯》2009,(35):100-101
通过对青藏高寒地区公路涎流冰病害的类型及成因分析,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出相应的涎流冰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区域背景和旅游区域合作的共生环境,青藏地区旅游在本质上存在一种共生关系.本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青海和西藏作为基本共生单元,通过对青藏地区的1999-2009年入境旅游数据的整理,运用EXCEL对Theil系数、游客转移态等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从空间尺度上,青藏地区空间转移态整体呈上升趋势;在时间尺度上,Theil系数总体差异演变呈波动发展,趋势呈下降状;青藏地区入境旅游流的共生态势趋同,存在较强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建筑围护结构所需的建材从生产制造阶段、运输阶段到现场施工建造阶段都将消耗大量的能源,针对这3个阶段,提出了围护结构建造过程能耗及火用耗的计算方法,并提出火用能比的概念用来评价建筑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湖南地区某研发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护结构建造过程能耗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围护结构建造过程能耗主要来自于建材生产阶段,其中混凝土及其砌块单位建筑面积生产能耗最大,约占整个生产阶段能耗的44%,其次为钢材,占比约41%;钢材单位建筑面积生产火用耗最大,达到整个生产阶段火用耗的48%左右,混凝土及其砌块占比38%左右.从火用能比角度分析,钢材最大,为0.92,水泥最小,为0.59.整个围护结构建造过程火用能比为0.79.结果可为研究"烂尾楼"能耗现状提供参考.提出的火用分析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建筑,并为围护结构可持续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以中南民族大学生科学院为牵头单位开展的边疆地区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项目取得新进展,青藏地区科学考察成果、中南民族大学刘虹和罗琳两位老师主编的生物多样性系列丛书——《滇藏线动植物与生态环境图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5.
以夏热冬冷地区株洲市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与火用方法,对建筑围护结构不同节能设计方案能耗、火用耗及CO2排放量进行分析,并结合热经济学原理,建立了围护结构火用成本分析模型来综合评价节能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及节能性.结果表明:当节能设计后建筑运行阶段节约的能耗或CO2减排量大于因节能而投入的能耗及CO2排放量时,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文中方案1,方案2中建筑运行阶段节约的能耗分别需要10年,11年才能抵消建材生产阶段产生的能耗,CO2减排量分别需要4,5年才能抵消建材生产阶段产生CO2排放量.且建材生产阶段的火用耗远远大于节能设计后运行阶段节火用量,火用成本的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单位火用成本,意味着选用投资较少的节能改造方案,较多的使用低品位能源,得到了火用效率较高的制冷量、制热量,建筑整体节能性和可持续性高.  相似文献   

16.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结构方案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概念设计的阐述,提出了在结构设计中应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17.
高原公路施工作为我国公路施工中的难点,其施工技术对公路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青藏高海拔地区公路施工由于多年冻土层的原因使得公路施工较为困难,而公路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程度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文中就青藏高海拔地区公路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以此为青藏公路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国内针对PVB树脂水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展,开发出了一种PVB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方法.通过调节废弃物pH、对废弃物加热后将其输送至脱丁醛塔处理,脱丁醛塔蒸出的气体经冷凝、分相处理获得油相丁醛、水相废弃物,水相废弃物返回脱丁醛塔继续处理,脱丁醛塔的釜液经浓缩、蒸发和结晶,获得氯化钠固体.该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全利用和废水的零排放,减轻了污水处理场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负荷.研究结果可为PVB树脂水洗废水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广西电子废弃物处理现状,认为广西电子废弃物处理还存在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缺乏规范的回收体系,处理技术落后,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广西尽快采取加强立法、整顿市场、建立回收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和公众宣传等方面的措施,提升广西电子废弃物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合理的利用盐矿的生产废弃物,研制了一种利用盐矿废弃物生产内墙建筑涂料的配方.在该配方中添加了TC-WT钛酸酯偶联剂,TC-WT钛酸酯偶联剂可以提高废弃物和乳液之间的亲和力,明显的提高涂料的遮盖力和耐擦洗性.实验证明:该配方生产的内墙建筑涂料性能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