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究秋刀鱼(Cololabis saira)肉中生物胺产生菌的产胺特性,有效控制生物胺含量,采用改良的Niven's生物胺筛选培养基,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和VITEK 2 Compact System,对秋刀鱼肉中产胺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不同温度(4、25℃)条件下产胺菌的产胺能力及生物胺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从秋刀鱼肉中分离鉴定的14株产胺菌分别为摩氏摩根菌、产酸克雷伯菌、阿氏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植生拉乌尔菌、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粘质沙雷菌、日沟维肠杆菌、肠杆菌属、变性杆菌属、中间克吕沃尔菌、彭氏变形杆菌、拉氏普罗威登斯菌、蜂窝哈夫尼亚菌;在4℃条件下,所有产胺菌产胺能力均较弱(11.55~244.75 mg/L);在25℃条件下,产酸克雷伯菌、肠杆菌属的产组胺能力较强,分别为9 889.75,2 891.15 mg/L。结果提示,可通过抑制产酸克雷伯菌、肠杆菌属生长控制秋刀鱼肉中组胺等生物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宁夏牛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和基因型分布,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8年推荐的双纸片确证试验,对宁夏地区100株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产ESBLs确定,并采用PCR扩增法和克隆测序法对产ESBLs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宁夏地区有42株产ESBLs菌株,阳性率为42%;其中31株菌扩增呈阳性,产TEM型菌17株,产SHV型菌14株,产CTX型菌15株;同时产3种基因型菌1株,同时产2种基因型菌13株,产单一基因型菌17株,分别占产ESBLs菌株的2.38%,30.95%,40.48%;多表现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为进水基质,建立稳定基态后,研究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的酸化特性.实验表明:进行有机负荷冲击后,产异丁酸菌和产异戊酸菌对此扰动比较敏感,产乙酸菌和产丙酸菌次之,产戊酸菌对有机负荷冲击的响应最慢,说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有一定的耐有机负荷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碱性氧化铜矿产氨菌浸出特性,分析了产氨菌浸矿过程对矿石的作用.将云南某矿的碱性氧化铜矿置于含菌培养液、去菌培养液和氨水等5种浸矿溶液中,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摇瓶浸矿实验,剖析溶液中各可能的浸矿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产氨菌产氨能力较强,尿素培养液中氨质量浓度最大达8.93 g·L-1;产氨量与细菌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细菌含量越高,产氨量越大;产氨菌主要通过产氨间接浸矿,此外产氨菌和其代谢产物都能直接作用于矿石,浸矿能力细菌产氨>细菌>细菌代谢产物,三者比值约为12:5:4.  相似文献   

5.
不同碳源对白腐菌连续产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纸黑液在pH值小于3.5时能够大量析出木质素,可以大幅降低后续处理黑液的污染负荷.本研究利用产酸白腐菌可以分解木质素并产酸的特性处理造纸黑液,探讨了产酸自腐菌如何在黑液中实现连续产酸的性能,利用培养产酸白腐菌的三种不同培养基:土豆培养基、土豆黑液培养基及黑液培养基中观测它们的连续产酸能力.在以上三种培养基中,白腐菌都具有一定的连续产酸能力,但产酸强度在三种培养基中均呈下降趋势,即产酸能力逐渐减弱.利用白腐菌代谢的有机酸与无机酸酸析黑液,沉淀得到的上清液培养基中,产酸白腐菌表现为不能产酸,表明白腐菌不能降解自己的代谢产物,而代谢产物的不断积累对产酸白腐菌连续产酸是一种抑制.  相似文献   

6.
一种产氢产乙酸菌互营共培养体的筛选及其群落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消化系统中的产氢产乙酸菌在营养生态位上位于产酸发酵菌群和产甲烷菌群之间,在功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该菌群具有与耗氢菌互营共生的特性,其分离纯化非常困难.为了深入了解其生理生态特性,为开发高效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丙酸和丁酸混合培养基,以具有甲烷发酵功能的厌氧活性污泥为出发菌群,进行了产氢产乙酸菌互营共培养体的选育,并借助于PCR-DGGE技术对其菌群结构进行了解析.经过选择培养基的不断传代培养,最终筛选到2个产氢产乙酸互营共培养体7-m-2a和11-O-1.这2个共培养体不仅对丙酸和丁酸具有很强的降解和产乙酸能力,而且不产甲烷和硫化氢.在这种非产甲烷菌和非硫酸盐还原菌与产氢产乙酸菌组成的互营共培养体中.含有专性的互营产乙酸菌Desulfotomaculum sp.Iso-W2及其伴生菌,其中的伴生菌是能利用甲酸盐和H2/CO2的Uncultured bacterium 054E12_B_DI_P58和Sedimentibacter sp.JN18_A14_H.对这一新的产氢产乙酸菌互营共培养体的发现和选育成功,为更全面地研究产氢产乙酸菌的生理生态特性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吉林地区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115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情况,并用K-B纸片扩散法对其耐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36株,阳性率为31.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所有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吉林地区儿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并呈多重耐药性.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ESBLs大肠埃希菌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8.
研究淮南矿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肺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对从煤工尘肺结核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并对产ESBLs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共计检出产ESBLs细菌31株,占全部测试菌株的23.48%,其中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5株,大肠埃希菌13株.产ESBLs细菌对氨苄西林均高度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定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也高度耐药;而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但产ESBLs铜绿假单孢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却高达100%;除铜绿假单胞菌外的产ESBLs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极高;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及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产ESBLs细菌抗菌作用较弱.淮南矿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肺部产ESBLs细菌感染以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为主要要致病菌,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除外)的首选药物,临床应采取措施以预防产ESBLs细菌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4):506-510
为了弄清河南地区小麦赤霉病致病禾谷镰刀菌所产的毒素化学型和SCAR类型,对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地区的小麦赤霉病病穗进行了广泛采样,共分离出47株禾谷镰刀菌菌株.经镰刀菌毒素特异性引物测定,27株菌株产15-AcDON型毒素,占分离出的禾谷镰刀菌菌株的57.45%;19株菌株产3-AcDON型毒素,占40.43%;仅有1株菌株产NIV型毒素,占2.13%.其中,产15-AcDON型毒素的菌株属于SCARⅠ类型,产3-AcDON和NIV型毒素的菌株属于SCARⅤ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产15-AcDON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是优势种群,产3-AcDON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种群次之,产NIV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种群所占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10.
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5年制定的标准方法,筛选产超广普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宁夏地区以上2种细菌产ESBLs的耐药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63株大肠埃希菌和4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45株为产ESBLs菌,总阳性率为43.27%,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分别为53.97%(34株)和26.83%(11株).45株产ESBLs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76.47%,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实验证明,宁夏地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严重,应限制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从目前耐药性监测来看,美罗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菌严重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以肌苷产生菌枯草杆菌7171—9—1为出发菌株,经物理、化学诱变剂连续处理,获得一株腺嘌呤营养缺陷型并对8—氮杂鸟嘌呤、磺胺胍、链霉素有三重抗性的突变株GMS7,在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下,平均产肌苷为21.35g/L,最高可达23.21g/L,比原菌提高了1.4倍。此外从形态学角度,跟踪观测了肌苷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的变化,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发酵产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葡萄糖酸钙对肌苷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肌苷的摇瓶发酵过程中,10g/L的葡萄糖酸钙适于肌苷的合成和菌体生长。初始培养基中加入10g/L的葡萄糖酸钙,能够诱导葡萄糖酸激酶的生成,大幅提高其比活,增大磷酸戊糖(HMP)途径的通量。肌苷的产率由10.76g/L提高到18.36g/L。  相似文献   

13.
以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TX2(遗传标记Xan~-)为供体,以枯草杆菌TSA19(遗传标记Ade~-+His~-+8-AG~r+6-MP~r+SG~r)为受体,利用转化法成功地获得肌苷产量高、遗传稳定性好的目的转化子TSXB29。采用均匀设计理论,利用微机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找出了该转化子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在该条件下,平均产苷为27.85g/L。经连续摇瓶和斜面传代,发现该转化子是稳定的,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肌苷的代谢调控机理,选择柠檬酸钠、NaF、CaCl2、次黄嘌呤、MnSO45种肌苷促进剂,考察它们的不同添加量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简称Bs)CICC20958菌株产肌苷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得到最佳组合添加方案.结果表明,在促进剂柠檬酸钠、NaF、CaCl2、次黄嘌呤、MnSO4质量浓度分别为7.9、0.001、0.032、2.1、0.2 g/L的条件下发酵,菌株Bs CICC20958的肌苷产量达到7.81 g/L,比不添加促进剂实验组(对照组)的肌苷产量提高了5.38倍.  相似文献   

15.
对发酵液中肌苷的分离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表明,层析法、离子交换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经过数理统计分析,认为离子交换法是既简单,又准确的一种测定方法。确定了离子交换法的操作条件,并绘制了回归曲线用以校正其测定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算推断六十年代中期,美国田纳西州树林国家实验室在同位素分离过程中形成的亮黑色物质可能京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种填隙式金属巴基球。  相似文献   

17.
范贵增 《江西科学》1996,14(4):228-233
报道了香菇菌深层发酵生产鸟苷酸试验结果。以香菇菌Cr-021为材料,经多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鸟苷酸产量与菌丝全干重成正比关系。应用Lg(3^4)正交试验,得出培养基配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A,B,C等3种培养基,并进行了发酵分析,其中B产鸟苷酸含量为2.1g/L,氨基氮0.2g/L。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料比率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寻找家蝇幼虫剩余饲料的利用途径,得出了影响家蝇幼虫生物量、百头重、存活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及影响因子,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分析,通过优化分析,初步筛选出了剩余饲料的合理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乡市七种常绿植物叶片中氟、氯、硫元素的含量,其中氟40.150ug/g,氯4.559 mg/g和硫2.708mg/g,这些结果反映了北方城市常绿植物叶片三种元素含量的背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为依据,分别对Q/g为任意数值时求出相应的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β,然后对弯矩系数(+1/11、-1/14、+1/16、-1/16,+1/16)乘以修正系数η再进行弯矩计算,以保证连续板具有与Q/g=3时相同的可靠度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