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义高斯分布及其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指出了图像小波系数的统计分布具有非高斯特性,可以用广义高斯模型进行描述.研究了用广义高斯分布(GGD)对图像子带小波系数进行建模以及GGD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子带自适应阈值去噪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该算法和经典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进行了去噪性能的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SAR图像盲去噪对后续图像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非对称广义Gauss分布提出了新的Wiener滤波算法.首先广义Gauss分布函数被推广到非对称广义Gauss函数,用来描述SAR图像纹理特征.利用该纹理模型,由最大似然准则估计图像小波域的局部信号方差.实验表明非对称广义Gauss分布盲去噪算法能够有效地滤除斑点噪声同时较好地保持图像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3.
在噪声图像去噪、分割等算法中,需要知道噪声的分布模型和统计参数,为此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噪声估计算法.首先计算输入噪声图像中每个图像块的方差和局部熵的综合值;然后将所有综合值按降序排列,按序取综合值对应的标准差值进行去噪;最后通过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筛选出最终的噪声估计结果.该算法不需要对输入图像进行如滤波、小波变换等复杂的预处理过程,直接对输入图像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就可以得到噪声方差值,方法简单易于实现,计算效率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同时也可以指导BM3D等去噪算法进行自适应去噪.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考虑斑点噪声模型特殊性的基础上,将双变量收缩函数与小波系数显著性增强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用于SAR图像的斑点抑制算法.将双变量收缩函数与双树复小波推广至斑点噪声模型,利用相邻尺度小波系数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与噪声的统计模型联立后,通过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出滤波后图像的小波系数,再采用小波系数的模极大值准则对系数进行显著性增强,突出图像的边缘特征和点特征.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传统的去噪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比例混合模型的图像Curvelet域去噪算法,改善了图像的去噪效果.首先对图像进行Curvelet变换.然后建立系数邻域的高斯比例混合模型.最后在模型基础上用贝叶斯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系数进行估计.算法有效结合了Curvelet变换对图像边缘的高效表示能力和高斯比例混合模型对邻域系数相关性的概括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主观视觉上.该算法对图像边缘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在峰值信噪L-'c上较其他算法也有所改善;特别是对纹理细节比较丰富的图像.去噪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自然图像小波系数分布的两个统计特性,用多元广义高斯分布(MGGD)模型描述小波系数的统计分布,采用基于上下文模型的自适应协方差矩阵估计,再利用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原始图像的小波系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直观视觉上去噪效果明显,在信噪比方面也要优于其他的一些小波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7.
非高斯非平稳随机信号处理是当前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采用TVAR模型来描述非平稳随机信号,在α稳定分布噪声条件下,传统的递推最小二乘(RLS)算法效果显著退化.采用最小p范数(LPN)算法对TVAR模型的时变参数进行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PN算法不仅适用于高斯条件而且适用于非高斯α稳定分布噪声条件,且与仅适用于高斯条件下的RLS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均匀离散曲波变换(UDCT)域中小波系数统计特性的研究,针对传统双变量模型未考虑空间聚集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变量模型去噪算法。首先在双变量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蒙特卡洛方法估计各子带的噪声方差;然后引入邻域模型,通过调整邻域窗的大小估计相应窗口内小波系数的度量方差,得到初始化图像;最后以初始化图像和原噪声图像为先验信息,推导出改进的双变量模型来处理原噪声图像,且以对称K-L散度和最大迭代次数为收敛条件,得到最终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稳定分布统计特性,推导了一种适用于α稳定分布噪声下盲信号分离的算法.该算法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自动寻优,求得分离矩阵,从而分离出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分数低阶α稳定分布背景噪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基于二阶统计量的子空间跟踪方法对脉冲噪声敏感,性能出现退化.为此以α稳定分布作为脉冲噪声的模型,研究噪声环境中的韧性子空间跟踪方法.以分数低阶统计量理论为依据,把α稳定分布噪声中的子空间跟踪看做一个无约束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代价函数,并推导出一个韧性算法.同时还利用M估计对算法进行了简化.在数值模拟中把新算法应用于方向估计,结果表明了新算法和简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统计特征约束的Snake模型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IVUS图像的先验知识建立图像特征的统计信息,并以此信息构造变化的膨胀力,同时构造了轮廓曲线的内部平衡力,以此构造新的Snake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Snake模型对初始轮廓依赖性小,对噪声不敏感,能准确分割出具有模糊边界的目标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图像分割方法不能满足图像信息生成的随机性以及面对应用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统计模型的快速图像区域分割算法,与已有的一些图像区域分割算法相比,该方法不用图像去噪,直接利用噪声建立高斯统计模型,还采用最大最小值的方法,提出初始分割的思想.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增强了分割结果的稳定性,提高了分割速度,更加符合了图像要...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单张图片三维重建的效率、提高重建的精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张图片和统计模型的三维人脸重建技术。首先基于智能行为理解组(intelligent behaviour understanding group,IBUG),采用监督下降算法(SDM)进行训练来建立二维人脸特征点参数模型;再应用该参数模型对给定图片进行特征点提取;然后基于北京工业大学3D数据库(BJUT-3D)进行三维人脸统计模型的构建;最后,以三维人脸统计模型为基础,使用学习因子自适应梯度下降法对能量函数进行迭代优化,得到统计模型参数化向量,使用该向量来调整统计模型,实现与给定图片相匹配的三维人脸模型构建。实验证明,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重建出的三维人脸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自适应度。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分割图像中的肤色信息,提出一种基于纹理和肤色点的邻域信息肤色分割算法.首先,根据图像中的肤色点在RGB颜色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利用统计直方图模型对肤色部分进行初步分割;其次,为提取图像中的纹理信息,采用Gabor滤波器进一步过滤掉与人类皮肤颜色接近但纹理粗糙的区域;最后,采用掩码图像中的肤色点作为种子点进行邻域信息的扩散,得到最终掩码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统计直方图肤色模型相比,该方法肤色分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载密图像嵌入大量信息后的高阶统计安全性,该文将图像马尔可夫链模型推广至图像预测误差域,根据动态补偿的原理提出运用于图像预测误差域的二阶统计保持隐写算法。该算法根据隐写对图像预测误差马尔可夫链模型统计分布的改变情况,指导嵌入函数,运用后嵌入的隐秘信息动态补偿前期嵌入对图像二阶统计特性的改变,从而在不损失嵌入容量的情况下提高隐写的统计安全性。实验表明,该隐写算法在较大容量的数据嵌入过程中,能很好保持图像统计特性,提高隐写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小波变换与HMT模型的图像插值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图像的超分辨率处理,提出利用HMT模型简洁地表示小波系数的概率结构。小波域HMT模型根据小波系数尺度之间的持续性和指数衰减性,将图像的小波系数建模为隐马尔可夫树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小波系数间的统计相关性,把图像插值问题表述为一个约束优化问题,获得了能够保持原始图像丰富高频信息的高分辨率插值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插值算法引起的锯齿效应和平滑效应,插值后的图像在峰值信噪比和视觉效果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经典边缘检测算子检测含噪声图像边缘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建立分类模型,并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实验基于MATLAB平台,运用OSU_SVM3.0和LS_SVM工具箱建立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测图像边缘,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噪声干扰,并可以将被测图像中的特定图形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18.
块先验模型在图像复原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其整体模型强制局部性的缺点,易出现局部伪影、视觉观感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集成多尺度块先验和梯度直方图先验的图像复原方法.对原始图像实施滤波和下采样以保持尺度不变性,在多尺度上施加同一局部块模型,即保持块低维模型的简单性,又在图像较大区域实施非局部性;将梯度直方图全局统计先验加入正则约束中,利用Wasserstein距离对复原图像与参考直方图的相似性进行度量.借助半二次分裂和最优传递理论,求解所提出的模型.通过在图像去噪和去模糊实验,相比传统方法无论在客观质量评价还是视觉观感上都更有优势,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The contribution factor of automobile movement stability on the structure feature of seek road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hassis was analyzed.The kinematic model of linear two-degree freedom for intelligent automobile was established.The noise influence to the image of game road on the image rebuilding of different acquisition data of game road was analyzed.The threshold for image divis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grey histogram of game road image.This method indicates its adaption to CCD ...  相似文献   

20.
The contribution factor of automobile movement stability on the structure feature of seek road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hassis was analyzed. The kinematic model of linear twodegree freedom for intelligent automobile was established. The noise influence to the image of game road on the image rebuilding of different acquisition data of game road was analyzed. The threshold for image divis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grey histogram of game road image. This method indicates its adaption to CCD image of low distinguish 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