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混凝土与钢的组合促进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混凝土和钢材两种材料的不同组合方式,构成了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充分利用混凝土和钢材两种材料性能的特点,将两种材料有效组合,形成一系列新颖,高效的新构件,新体系,从钢筋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到今天的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凝土和钢的组合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2.
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原因的分析,阐述路面修补材料的性能要求,说明路面修补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材料在结构工程中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细粉混凝土、低强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机敏混凝土等)以及混凝土增强材料(纤维筋、预应力钢棒等)近年的发展与应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10亿m^3,钢筋用量约2500万吨,钢筋混凝土将是我国今后相半长时期内的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必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试验技术以至维护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现代水泥工业、水泥加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飞快发展,混凝土材料品种不断增多,因此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文章基于高性能混凝土,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并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现代水泥工业、水泥加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飞快发展,混凝土材料品种不断增多,因此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文章基于高性能混凝土,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并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相 《科技资讯》2005,(24):20-21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本文从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的角度浅谈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煤渣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煤渣为骨料,水泥为胶凝材料配制成混凝土,通过试验了该种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通常采用混凝土的材料,是混凝土铸就了高楼大厦,但是混凝土材料也有缺点就是裂缝。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类型,举出了混凝土加固补强的工艺以及效果的实例,最后提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考虑层厚的路面弯沉修正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表弯沉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常常存在较大偏差,需以弯沉综合修正系数调整.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弯沉综合修正系数F缺乏对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考虑,且存在“反常现象”,即随着土基模量的增大,设计厚度也增大的现象.通过现场试验路的测试分析,提出了新的F计算式,以反映F随不同路面结构层厚的变化规律,适应不同层厚的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2.
厚水泥混凝土道面温度翘曲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场道面厚度较大的特点,以三维8结点有限元位移法为基础,编制了计算厚道面温度翘曲应和程度ET03.并计算了厚道面的温度翘曲应力,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长大纵坡的沥青路面受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常见的典型病害类型是车辙和水损害.为研究我国华南地区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以广乐高速为案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广乐高速工可阶段三种典型路面结构进行了压应变和最大剪应力分析,最终得出3层高模量沥青路面结构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和抗剪切能力.同时,针对重载下坡沥青路面,提出采用OGFC作为磨耗层可有效减少坑槽等水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罗祺 《科技信息》2013,(7):387-387,391
新修订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版本中提到了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沥青缓冲封层的技术,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水泥混凝土设置沥青缓冲封层的力学分析仍未完善,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静力荷载下路面力学响应情况。通过设置沥青缓冲封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比,同时改变沥青封层厚度找出与路面力学响应的规律以及影响程度。从而得出了沥青缓冲封层对提高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依据。通过不同厚度沥青封层力学分析,再综合造价以及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将沥青封层厚度控制在3-5cm的建议,分析结果对水泥路面沥青缓冲封层的设计以及施工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温度场与材料模量的关系,通过实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与拓宽段路面温度场,分析了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而研究了路面结构温度场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温度的全年分布呈现双驼峰曲线,分别在5~10℃和25~30℃存在两个峰值;路面材料动态模量与温度累积天数之间,随着温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柔性路面设计中所采用的弯沉综合修正系数F问题的讨论,并详细分析了路基土的非线性性质对于柔性路面结构弯沉值的影响,并在国际通用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更为简单方便的路基土非线性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几种典型的柔性路面结构,通过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该模型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水和荷载作用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水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利用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的方法推导了FWD动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层状粘弹性体超孔隙水压力轴对称问题的解析解。通过引入F.durbin方法实现Laplace逆变换的数值方法,求解了层状粘弹性体的时域解,并给出了算例。结果证明,该方法概念清晰,公式简洁,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基于沥青路面动态参数设计方法的路面质量验收标准,对弯沉综合修正系数F进行了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引入土基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及其他结构层的动态模量来计算路表理论弯沉.修筑室内足尺试验路,并利用FWD测试其弯沉,根据F的定义,计算试验路各结构的F值.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及已有研究成果中的F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基于图像处理的沥青路面病害识别效率和精度,引入了图像增强处理中的多尺度视网膜(multi-scale retinex, MSR)算法以减弱光照不均匀、道路场景多变等因素对路面病害图像质量的影响。针对SegNet网络难以精确分割沥青路面微小病害的问题,采用比视觉几何群网络(Visual Geometry Group Network, VGG)效果更好的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作为主干网络,同时加入空洞卷积(Dilation Convolution)层,提高网络对细小病害的识别性能;针对改进网络在识别病害时误检率较高的问题,运用阈值法剔除分割结果中的假阳性。为了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将其与具有代表性的语义分割方法(如SegNet、BiSeNet)在相同数据集上进行对比,三者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和F1分数(F1-score,F1)分别为(77.6%,89.9%),(67.4%,87.4%),(69.7%,89.8%)。运用提出的方法对甘肃省部分路段的路面灌封裂缝进行识别,结果与人工检测相比,漏检率为0.09%,误检率为2.49%。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提沥青路面灌封裂缝。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分析出与实际车辆动荷载更接近的动载,基于路面不平度分析了较低等级路面B、C、D的附加动载.分析结果表明:车辆行驶速度、路面等级不同,车辆对路面产生的附加动荷载的作用点的位置也不相同;路面附加动载随着路面等级降低逐渐增大;在相同的路面条件下,附加动荷载大小并不是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大的,而是在某一车速下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