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丙烯腈与天然高分子(如淀粉和纤维素)通过接枝共聚和皂化反应制备吸水高分子,进而,在不同介质等相在条件下,树脂的吸水行为被测定和比较。丙烯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超强高分子吸水材料的发展历史、现状、发展方向及应用情况,并简述了超强高分子吸水剂的分类、结构特点、吸水机理及合成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分子吸水树脂的结构特点,性能、吸水机理及制备方法,并综述了它在日用化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吸附剂净化汽轮机油中微量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汽轮机油中微量水分的净化合成了一种高分子吸附剂,实验研究了高分子吸附剂在水中与在含微量水的油中的吸水性能。研究了去除汽轮机油中微量水分的工艺等。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吸附剂可使汽轮机油中的水分降至0.03%以下。它不但净化效果好,成本低;而且不改变汽轮机油的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膨润土插层聚合新型杂化吸水材料的研制”(项目编号062440065)由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张玉霞教授主持,该项目采用反相悬浮法在复合分散体系中使膨润土与高分子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一种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新型杂化吸水材料.  相似文献   

6.
微胶囊化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丙烯酸钠,壳聚糖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钠_壳聚糖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记为CS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对CS用石蜡进行包覆,形成了一种微胶囊。结果表明,实验产物即为目标产物。对树脂CS和微胶囊CS进行了性能评价,表明包覆确实能起到抑制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吸水速度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高吸水性树脂是高分子电解质,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其显著的特点是高吸水性能和高保水性能。应用FloryHuggins热力学理论和溶液热力学理论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从高分子结构角度对吸水机理亦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吸水性树脂(简称SAR)是一种典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千倍的水分,无毒、无害、无污染;吸水能力特强,保水能力特高,通过丙烯酸聚合得到的高分子量聚合物→高保水量,高负荷下吸收量的平衡,所吸水分不能被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并且可反复释水、吸水。应用于农林业方面,可在植物根部形成“微型水库”。高吸水性树脂除了吸水,还能吸收肥料、农药,  相似文献   

9.
吸水树脂水泥基材料自养护外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制的高分子吸水树脂(SAP)作为新型的水泥基材料自养护外加剂.利用吸水树脂优良的保水性能来抑制水泥水化早期干燥现象,为水化提供较长时间内持续、稳定的水分供应及充分的内部相对湿度,保证水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达到自养护的目的.考察了掺加吸水树脂的水泥试样的强度、流动度、凝结时间等性能,并通过测定化学结合水量研究了吸水树脂对水泥水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SAP能够提高水泥净浆的水化程度和胶砂试样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对3天、7天和28天三个龄期的抗折强度均可提高10%--20%。  相似文献   

10.
高吸水性树脂又名吸水剂、保水剂、吸水性聚合物,日本高分子学会又将其命名为高吸水性高分子.美国农业部于六十年代提出要有效地利用出产丰富的玉米,于是用淀粉接枝聚合成丙聚晴,再通过加水分解而制造出这种高吸水性高分子物质.其吸水能力是因为这些不溶性高分子中具有羧基等电离  相似文献   

11.
聚对苯乙烯撑型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淬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Heck缩聚反应合成了2种以三苯胺为核的"A2 B3"聚对苯乙烯撑型超支化共轭聚合物.通过FT-IR,1HNMR,GPC和TGA等测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此类超支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光化学性能,并首次对含硝基芳香烃淬灭其溶液荧光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此类聚合物不仅合成较为容易,检测的灵敏度也较高,是一类潜在的检测含硝基芳香烃爆炸物的荧光传感器材料.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苏油田储层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的实际,将两种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与两种现场在用的聚合物对比,进行了性能分析和驱油效率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新型聚合物为含磺酸基的多元共聚物;高温高矿化度下,两种新型聚合物KY-1和KY-2比现场在用聚合物具有更好的黏度、黏弹性和黏度稳定性;扫描电镜检测也证明两种新型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伸展性好、簇间连接能力强、缔合度高,表现出较好的抗盐性能。相应地,新聚合物的驱油效率也比现场在用的聚合物高2.65%~7.67%。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偶氮苯聚合物光学性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偶氮苯小分子及偶氮苯聚合物的顺反异构特性,讨论了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诱导双折射及双色现象形成机理及实验方法, 分析了聚合物形态、聚合物分子结构对上述现象的影响.介绍了偶氮苯聚合物光诱导表面浮雕光栅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表面浮雕光栅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全息图像存贮方面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酸解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见的芳香二酸(对苯二甲酸和1,4-萘二甲酸)与1,4-二(2-乙烯氧基乙氧基)苯(1,4-DVEB)聚合,得到了2种新型的芳香酯缩醛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在各种常用溶剂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二氧六环、乙二醇乙醚中有较好的溶解性,分子量(Mn)3 000~5 000,热分解温度都大于230℃,用DSC测得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60℃左右.这2种酯缩醛聚合物在室温即可酸解,因此可与光产酸剂等组成无需后烘加热的正性化学增幅型感光成像材料,可用于高感度PS版或UV-CTP版感光剂.  相似文献   

15.
全芳香族共聚酯类热致液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全芳香族共聚酯类热致液晶。对所得聚合物作了红外,偏光显微镜及差热分析,并测定了各聚合物的熔融指数。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聚合物为热致向列型液晶聚合物。  相似文献   

16.
在GPC浓度效应的模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用多分散试样标定普适标定曲线方程的新方法。采用数理分析方法,经过多重数学转换,把多分散试样的分子参数转变成单分散标样的有效流体力学体积的直接解析函数,得到了用多分散试样来建立单分散标样的普适标定曲线方程式,并按该方程式分析和处理了多分散PS,PDCMA和PTDMA试样数据,所得到的普适标定曲线方程与单分散标样的普适标定曲线方程一致,经过浓度效应修正后,两者重合。  相似文献   

17.
通过Gilch反应合成了结构新颖、含四官能团单元的超支化PPV聚合物P1~P3.聚合物的结构得到1H NMR和元素分析结果的确证.通过热重分析(TGA)得知,该类非结晶相的聚合物热分解温度较高,分别为371.7、386.6和391.8℃.所合成的聚合物固态时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相对于液态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波长有明显的红移现象,并且该聚合物具有宽吸收、窄发射的特征,在电玫发光器件和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中将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导电聚合物——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等的电化学特性及其电化学掺杂/脱掺杂反应的机理,介绍了聚对苯撑乙烯(PPV)等光电活性共轭聚合物的循环伏安特性及其HOMO和LUMO能级的电化学表征方法;还对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取代基对共轭聚合物电子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油田污水中一价、二价阳离子浓度、pH值、剪切程度及温度等因素对交联聚合物体系的影响 .实验发现敏感性影响因素是聚合物、交联剂浓度、二价阳离子浓度和温度 .通过添加稳定剂EOC 1可以降低二价阳离子对体系的不良影响 .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一系列St/DVB两网互贯共聚物,并将这些共聚物及其磺酸树脂的物理性能及溶胀性质相互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网之间的重量比对其溶胀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