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考虑到企业在采纳新技术过程中的技术溢出以及新技术创新回报的不确定性,建立生产有差异化产品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以企业采纳时间为分界点分别得出在古诺竞争和伯特兰德竞争两种市场下各个阶段的期望均衡利润,进而对技术创新回报不确定性、企业的最优采纳时间、期望社会福利最大时的企业最优社会采纳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创新回报不确定性的增加,先采纳新技术企业的期望利润增加更多;企业间产品差异较大时,领先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比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早;企业间产品差异较小时,领先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晚于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跟随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始终早于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物期权的技术创新非效率投资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市场和技术两类不确定性,构建了同时考察股东和债权人代理冲突条件下"投资足"和"过度投资'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实物期权模型,通过比较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两种目标下投资门槛值和企业价值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分别会随着旧债务和新债务的增加表现得越为严重;而新旧债务比例可以作为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一种辨别条件.进一步,市场和技术两类不确定性对非效率投资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作用显示:两类不确定性都会减轻"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然而,市场不确定性减轻"投资不足'的作用更为明显,而技术不确定性更加能够减轻"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3.
不对称双寡头企业投融资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定产品的价格服从混合布朗运动/跳跃过程来反映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和未来研发成功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企业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单位时间研发成本流和研发成功到达速度不对称的双寡头企业领先一追随期权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两企业价值的变化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参数对新技术投融资决策以及融资决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机到达的不完全信息对专利竞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不完全信息、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 建立了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模型,分别得到了单 个企业和双寡头企业投资专利研发所需的临界信念,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对称企业专利竞赛可能出现的均衡类型及产生条件.结果表明,专利固有的``赢者通吃'特性、技术不确定性使企业产生推迟投资和提前投资两种不同效应;信号到达速度越快、信号质量越高, 追随者投资所需信念越高;企业间的竞争均衡可能出现占先均衡和同时投资均衡.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观决策理论的创新扩散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微观决策理论 ,分别建立了确定性情况下和不确定性情况下单个潜在用户面对创新时的采纳决策模型 .应用 von Neumann-Morgenstern效用函数 ,给出了不确定性收益的等价确定性收益 ,量化了不确定性对潜在用户决策的影响 ;认为潜在用户对创新性能的判断是一个连续型随机变量 ,给出了基于 Bayes修正法则的潜在用户获得新信息后修正自己以前判断的方法 ;以采纳创新所需要的最少信息数的形式 ,给出了潜在用户采纳创新的先后顺序 .基于单个潜在用户的决策模型以及某些个体特征在潜在用户群中的分布规律建立了宏观层次的创新扩散模型 .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采纳技术创新的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认识与采纳, 潜在采纳者在认识创新的条件下, 按收益期望值做采纳决策。在Bass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包含政府技术政策(信息供给及补贴采纳)因素和创新价格的认识与采纳模型。针对三种情形, 讨论上述两种技术政策对创新扩散速度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上购物扩散对于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结合网上购物历史扩散数据和消费者采纳网络结构特征,建立网上购物的扩散模型,弥补了以Bass模型或其扩展模型研究网上购物扩散而忽略消费者内部影响程度变化的缺陷。通过对中国网上购物扩散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消费者采纳网络的网上购物扩散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网上购物扩散主要依赖于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基于消费者采纳网络的网上购物扩散模型揭示了消费者群体采纳网上购物的内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网上购物的扩散规律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策略。将研究结果与Bass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模型的拟合度和预测精度都优于Bass模型。  相似文献   

8.
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依托于高效的运营效率。对于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而言,在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效率则成为为衡量其成长质量的重要标准。首先从82家企业中筛选出46家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几个模型分别对成长型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并排序,并对企业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成长速度和技术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最后,对成长型与非成长型企业的平均效率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TAM/TTF整合模型的企业实施ERP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科技采纳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ERP实施的行为因素,并建立了能够在企业ERP采用进程中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TAM/TTF整合关系模型.本文从行为科学角度来分析企业ERP系统的实施,以期能使企业更加深刻的了解影响ERP采用和实施的行为因素,并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提高ERP系统实施的成功率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技术与信息系统相融合,成为企业优化物流、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信息系统架构,着重研究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物联网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在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融合TOE框架模型和TAM接受模型,在TOE框架下融入TAM模型中的关键因素,构建汽车零部件物流中物联网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每个因素变量进行定义并设计测量量表;针对提出的物联网采纳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实证方法分析物联网技术采纳的关键影响因素,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终端空域航空器到达时间预测的准确性和排序队列的稳定性,本文从分析影响航空器预计到达时间ETA的不确定因素出发,建立了同一机型航空器过同一边界点到达时间的概率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实际飞行数据计算到达时间的概率方法,利用贝叶斯网络计算各影响因素对ETA 影响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用概率方法预测到达时间具有简单易操作且准确性高的特点. 利用影响程度作为权重进行修正并量化了ETA 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改善进场航班排序队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环境政策工具比较: 基于企业减排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论文采用企业最优规划模型, 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污染税、 可交易污染许可、污染排放标准和减排补贴对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对企业技术更新的激励效果、对污染排放总量的控制和政策实施成本. 研究表明: 减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减排的技术能力和环境政策的严厉程度; 污染谎报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政策的严厉程度和政府监管力度,而与减排的技术能力无关; 在技术更新的激励效果方面, 完全遵守的污染排放标准是最优的、其次是不完全遵守的污染排放标准、再次是污染税和减排补贴、可交易污染许可效果最差; 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方面, 若企业存在技术改进可能, 污染税、减排补贴和污染排放标准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效果, 可交易污染许可的效果最差, 若企业保持现有技术水平不变, 则污染税、可交易污染许可、减排补贴和污染排放标准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效果; 在政策实施成本方面, 污染税、减排补贴和污染排放标准具有相同的实施成本, 可交易污染许可的实施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达时间感知价值的静态网络均衡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际到达时间的大小直接影响出行感受,从而影响出行者的路径决策.在一个出行时间不确定的网络中,路径的实际到达时间也是不确定的,以偏好到达时间为分界点,本文对实际到达时间所处的可能区域进行了划分,在累积前景理论框架下建立了到达时间感知价值函数,在此基础上假设累积感知价值是由出行收益、出行负效用和到达时间感知价值三部分构成,构建了一个基于累积感知价值的静态网络均衡模型,探讨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最后,通过两个数值算例分析了模型参数改变对均衡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多层次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归纳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四类,并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用以定量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从而采取对策,尽量降低可能的损失,增加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develops a conceptual system optimization model of adoption of a new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with multiple resource sites and multiple demand sites. With the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distance, spillover effect, demand, initial investment cost, and learning rate influence the adoption of the new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and presents optimiz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in different scenario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optimization, (1) different distances among different resource-demand pairs will result in different adoption time of a new infrastructure; (2) technological spillover among different resource-demand pairs will accelerate the adoption of a new infrastructure; (3) it is hard to say that higher demand will pull faster adoption of a new infrastructure, and the optimal time of adopting of a new infrastructure is very sensitive to its technological learning rate.  相似文献   

16.
In dynamic uncertain environments, the investment timing of the firm about adopting the existing new technology is influenced by the rival's action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is paper employs option games approach to present a simplified duopoly continuous time model of technology adoption. In the model, the irreversible investment in adoption of the existing new technology is in strategic competitive circumstances and facing the threat of a further new technology after the competition setting is established.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displacement on firms' strategic inves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rapid displacement of the technology encourages the leader's investment and discourages the follower's investment. Comparing with the optimal timing without the expectation of a further new technology, the firm hastens to invest when no firm has invested; however, once one firm has invested first, the firm will delay its investment. Using mixed strateg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天高科技企业技术综合性和系统集成性强,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程度高,并处于特殊的军工行业,在产业方面具有经营的非均衡性和技术驱动性的特点,提出利用企业整体式模式理论,建构航天高科技企业整体式模式,对该模式的作用机理、目标、主要内容、构建过程及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运用整体观点进行整合管理,在提高企业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存在的无法对有效的决策单元加以区分以及输入和输出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问题,通过引入两个虚拟决策单元,建立了区分有效决策单元的改进DEA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求得各决策单元的公共权向量,从而实现了对所有决策单元的区分和排序.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验证了该模型可以区分传统C2R模型求得的有效决策单元,并使对决策单元的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