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高凝状态与肿瘤的侵袭、增殖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凝不仪可以使肿瘤细胞包裹在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聚合物中,逃避免疫监视,而且还可直接导致凝血酶的产生,通过活化多种信号传导机制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硒化麒麟菜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调亡以及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以顺铂为对照组,比较硒化麒麟菜多糖与顺铂的疗效。结果:硒化麒麟菜多糖可阻滞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使之停留在S和G2-M期,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通过促进Fas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结论:硒化麒麟菜多糖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莲子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的人体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细胞周期状态的影响干侣仙,廖绵初,黄少珍(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研究所)肿瘤细胞遗传学和肿瘤形成过程的研究已表明[1]在细胞恶性转化和肿瘤形成的多阶段过程中,存在着突变,...  相似文献   

4.
糖酵解是肿瘤细胞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代谢更旺盛,因此对葡萄糖的摄取更为显著.基于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葡萄糖及其衍生物可以用于肿瘤显像.由于99mTc优良的核性质,通过99Mo-99mTc发生器方便获得且99mTc标记药物可通过药盒化制备,因此99mTc标记葡萄糖衍生物肿瘤显像剂成为99mTc标记肿瘤放射性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各类99mTc标记的葡萄糖衍生物肿瘤显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是肿瘤组织中一类十分重要的免疫细胞,它的M2型极化与肿瘤的恶化密切相关。GRP78蛋白作为肿瘤晚期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来促进肿瘤恶化,但GRP78对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分化是否具有干预作用依然未知。本研究利用体外纯化的GRP78蛋白来模拟肿瘤细胞分泌的GRP78,用其处理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然后通过~1 H 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发现经GRP78处理后细胞中有18种代谢产物,培养基中有14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进一步的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在GRP78蛋白处理后,RAW264.7细胞的糖酵解代谢明显减弱,而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加强,这与M2型巨噬细胞的代谢类型一致,表明经GRP78处理后,RAW264.7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这一发现表明肿瘤微环境中GRP78的存在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以M2型为主的重要原因,这也为靶向GRP78的肿瘤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PM2.5引起的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M2.5指直径≤2.5 μm 的颗粒物质,它很容易穿过呼吸道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可诱发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已成为恶性肿瘤新的诱因。近年研究揭示,PM2.5可刺激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肿瘤血管新生;并可激活肿瘤细胞,使其通过血管生成拟态直接形成肿瘤血管;还能使肿瘤干细胞向肿瘤内皮细胞转化,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此外,PM2.5可促进肿瘤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和白细胞介素,招募骨髓和血液中白细胞进入肿瘤组织,诱发局部慢性炎症反应,诱导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发生,增加肿瘤细胞干性、迁移和转移能力;还可破坏血管稳态,增加血管通透性,为肿瘤细胞的转移打开方便之门。PM2.5在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和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对其作用机制知之甚少。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PM2.5诱导的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及转移机制,能为PM2.5引起的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摘要:p53 是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超过50% 的人类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存在 p53 基因发生突变,而且大多数为点突变,其中包括 R273H,由此产生的点突变蛋白会失去 p53 的DNA结合和特异的转录活性。最近的研究表明p53突变蛋白还可能获得一些野生型p53蛋白不具有的新的生物学活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在人肺肿瘤细胞 H1299 中稳定表达含R273H 点突变的p53 蛋白(p53-R273H),观察到细胞中 E-cadherin mRNA 和蛋白水平下调,同时细胞迁移能力增强。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发现 p53-R273H 显著降低 E-cadherin 在肿瘤细胞间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p53-R273H 突变蛋白具有下调 E-cadherin 基因的表达和促使肿瘤细胞迁移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8.
Nrf2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微环境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细胞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微环境损害,它们通过多种机制应对有毒或致癌物质的损伤,其中最重要的细胞防御机制是通过转录因子Nrf2调节的.Nrf2介导的细胞保护反应能够保护多种器官或组织,Nrf2的激活意味着对抗包括肿瘤和炎症反应等多种人类疾病,而肿瘤细胞的微环境远远比正常细胞复杂,因此Nrf2的激活对于肿瘤细胞抵御治疗、促进生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文献学习,了解乙酰肝素酶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关系。结论:1.乙酰肝素酶的表达(heparananse HPSE)通过降解硫酸乙酰肝素细胞(heparansulfate,HS)和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sulfate proteoglycan,HSPG),破坏、改变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s,BM)结构,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2.诱导血管的生成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以生芽方式促进血管生成,通过释放肿瘤微环境和ECM中储存的高活性的HS-bFGF复合物来诱发直接的血管反应,促进肿瘤的生长。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是判断多种肿瘤预后的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乙酰肝素酶(HPSE)与肿瘤生长、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文献学习,了解乙酰肝素酶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关系。结论:1.乙酰肝素酶的表达(heparananse HPSE)通过降解硫酸乙酰肝素细胞(heparansulfate,HS)和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sulfate proteoglycan,HSPG),破坏、改变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s,BM)结构,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2.诱导血管的生成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以生芽方式促进血管生成,通过释放肿瘤微环境和ECM中储存的高活性的HS-bFGF复合物来诱发直接的血管反应,促进肿瘤的生长。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是判断多种肿瘤预后的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突变ras基因存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中,本文将可特异性切割12位点突变ras(T24ras)之核酶R8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T24ras转化的NIH3T3细胞,以期检测核酶在细胞内对其靶基因的作用,结果表明R8可特异性地切割突变rasmRNA导致转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细胞形态,生长速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2.
Snail为锌指蛋白超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在转录调控、形成抑制性染色质结构、细胞信号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由于放松管制而导致疾病。有研究表明,Snail可促使上皮-间质转化及E-cadherin和桥粒芯糖蛋白的降解,在胃癌、结肠癌、肝癌、卵巢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许多肿瘤组织中呈中高表达,被认为是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因素。对Snail的深入研究不仅能更进一步阐明Snail的作用机制,并且为进一步研究以Snail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Snail的结构、功能以及Snail与肿瘤生长与侵袭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B7-CD28/CTLA-4共刺激旁路在免疫应答中的T细胞激活中有重要功能,B7分子的肿瘤基因疗法是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的热点和方向。TNFα能通过TNFR诱导细胞凋亡,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构建了由共刺激分子B7-1的细胞外区与TNFR I的越膜区和细胞内区组成的嵌合分子B7-TNFR,并在细胞表面得到了表达。这种分子可能从2个方面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1)增强肿瘤细胞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2)诱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硒化麒麟菜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调亡以及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以顺铂为对照组,比较硒化麒麟菜多糖与顺铂的疗效.结果:硒化麒麟菜多糖可阻滞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使之停留在S和G2-M期,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通过促进Fas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结论: 硒化麒麟菜多糖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鼠乳腺癌发生过程的红外热图特征及其早期诊断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移植乳腺癌肿瘤小鼠的培养,全面模拟人体生长肿瘤时的生理特征,并借助远红外成像系统,对肿瘤生长初期及中期进行逐天监控,得到一个全面的乳腺癌生长记录。同时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机制进行理论刻画。实验发现,小鼠注射乳腺癌细胞初期,从体表并不易观测到肿瘤的生成,但借助远红外成像设备,可以明显地探测到肿瘤的存在,且能以一种灵敏的方式表征出肿瘤在小鼠体内的发展情况,说明远红外成像方法在早期诊断乳腺癌上具有可行性。进一步的理论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小鼠肿瘤细胞在其体内呈指数生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研究干扰长链非编码 RNA 核富集的转录物 1( NEAT1) 上调 miR-126 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间质转换及裸鼠肿瘤形成的影响。 方法 通过 RT-PCR 分析 NEAT1 在胃癌 MGC-803、SGC-7901 细胞和正常胃上皮 GES-1细胞中的表达,并检测 sh-NEAT1 的沉默效率。 NEAT1 沉默后,EDU 染色分析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 小室和划痕实验分析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分析肿瘤细胞 Ki67、Caspase-3、N-cadherin 和 E-cadherin 的表达。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 NEAT1 与 miR-126 的靶向关系,分析 NEAT1 / miR-126 对胃癌 SGC-7901 细胞生长和运动的调节影响;通过构建转染 sh-NEAT1 的 SGC-7901 细胞的移植瘤模型裸鼠,检测30 d 内肿瘤体积及质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 Ki67 和 Caspase-3 的表达,RT-PCR 检测 NEAT1 和 miR-126 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N-钙黏蛋白( N-cadherin) 及 E-钙黏蛋白( E-cadherin) 的表达。 结果 NEAT1 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 P< 0. 05) ,sh-NEAT1 沉默后,肿瘤细胞 NEAT1 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高,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减弱,肿瘤细胞中 Ki67 和 N-cadherin 表达量明显降低,Caspase-3 和 E-cadherin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NEAT1 与 miR-126 存在靶向关系,sh-NEAT1 能显著促进 miR-126 的表达( P< 0. 05) ,miR-126 inhibitor 能显著促进 sh-NEAT1 对 SGC-7901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 移植瘤模型裸鼠表明 sh-NEAT1 能够抑制肿瘤体积增大,下调肿瘤组织中 NEAT1、Ki67 及 N-cadherin 的表达水平,上调 miR-126、Caspase-3 和 E-cadherin 的表达量,肿瘤的 质 量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显 著 增 加,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05) 。 结 论 干 扰 长 链 非 编 码 RNANEAT1 能够上调 miR-126 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阻断 EMT 机制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抑制裸鼠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肿瘤细胞中、一些药物、致畸物引起的突变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变化.方法:查阅近几年来有关文献资料,了解SCE率改变情况.结果:肿瘤细胞及突变细胞中SCE率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作为一种简便而又敏感的遗传学指标,可以快速筛选致突变物、致癌物,在毒理、临床、环境诱变和肿瘤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对人肝癌细胞株7721的影响程度.方法:用含有细菌内毒素1000 EU/mL、500EU/mL、100 EU/mL、50 EU/mL、0EU/mL的DMEM细胞培养液来培养7721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来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台盼蓝排除法测定细胞活率、用DNA梯形条带法及TUNEL原位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细菌内毒素对肝癌细胞7721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此种抑制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达到的,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结果没有发现规律性.结论:内毒素在体外可以诱导肺腺癌细胞的凋亡,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关系,并且此凋亡不是依赖TNF-α途径发生的,为临床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活性Stat3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促进皮肤肿瘤的形成与发展,构建高特异性及高选择性的显性负相Stat3重组体是预防和治疗皮肤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前,对癌症的治疗除采取手术和化疗方法外,还没有发现可靠的治疗方法。科学研究表明,CTLA-4 和 PD-1是体内的两种蛋白,他们能抑制免疫系统发挥免疫攻击能力,从而导致肿瘤的形成。通过针对这两种蛋白制 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破坏他们的抑制作用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此外,通过对 T 细胞进行基 因修饰可以使其将肿瘤细胞作为靶细胞。这种免疫疗法可被用于癌症的治疗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本文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论述。为该领域的研究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