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期限错配情形下融资平台债务展期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以及银行的管理激励和行为模式。主要结论或启示:1对期限错配平台债务进行展期安排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银行有激励对有关债务"一展到底";2银行可通过承担适度项目经营风险的方式获得更大的预期收益,且平台项目的自有资本金比例越高,银行从越长期限的债务展期中获得的预期收益越大;3分配项目增长红利的展期重构策略不具有理论上的适当性,对期限错配平台债务而言,若仅基于已到期债务和展期债务的正常本息偿付而对之进行展期将更合乎银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与整编多方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或有权益理论,通过构建简化的地方政府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将政府资产和负债联系起来,测度了2013年6月底我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到各省份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较为严重。当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违约比例超过20%时,山西等部分省份开始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而且随着违约比例的上升,这种现象将尤为明显。当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违约时,天津和内蒙古等15个省份地方政府将爆发债务危机。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将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纳入政府财政范围,严格规范政府担保行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3.
投融资平台是中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假设投融资平台风险中性、银行风险厌恶的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政府担保对投融资平台融资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此为基础对投融资平台的过度举债融资行为以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银行业信贷风险不断加剧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政府信用担保和土地抵押条件下都会产生向银行无限贷款的动机;在一定条件下,投融资平台和银行之间的均衡贷款数量将随着贷款利率、政府信用担保履约率或抵押土地保值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对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基于政府担保和激励视角构建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最优激励力度、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获得的预期效用水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规模、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的能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产出中获得的隐性额外收益正相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周期和外部经营环境风险负相关。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和银行贷款债务不断增加、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治理效率优于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参与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的力度普遍不大、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水平普遍不高,以及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以现有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基础,整合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市场选择机制、实施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内的决策责任终身负责制、强化投融资平台的独立法人人格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以及完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评价晋升激励机制是优化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对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基于政府担保和激励视角构建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最优激励力度、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获得的预期效用水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规模、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的能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产出中获得的隐性额外收益正相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周期和外部经营环境风险负相关。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和银行贷款债务不断增加、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治理效率优于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参与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的力度普遍不大、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水平普遍不高,以及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以现有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基础,整合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市场选择机制、实施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内的决策责任终身负责制、强化投融资平台的独立法人人格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以及完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评价晋升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风险反馈视角,研究跨银行与企业部门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与传染效应.基于债务排序方法构建了银企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并基于2018年中国银企间借贷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节点在银行层的债务等级小于在企业层的债务等级,而企业节点在企业层的债务等级小于在银行层的债务等级;银企信贷系统中存在少数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企业,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高;随着银行或企业的信贷规模增大,所对应的总债务等级越高,而且总债务等级与信贷规模呈现非线性特征;随着信贷宽松程度变大,银行与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呈现下降特征;在不同信贷宽松政策下,由企业所引发的总信贷损失始终大于银行,而且造成的银企信贷系统崩溃的阈值始终小于银行;信贷政策宽松程度对维持银企信贷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特别对银行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一个考虑投资者情绪和CDS交易对手偿债能力的全局博弈模型,探讨CDS交易对手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研究表明:当参考资产信用评级下降时,流动性风险在CDS交易对手之间传染是基于投资者对参考资产违约概率预期和CDS交易对手偿债能力的信念更新与行为转换.当投资者预期参考资产违约风险增加时,预判其他类型投资者对待参考资产违约的态度,并据此决定是否对于CDS卖方开展挤兑,引发CDS卖方的流动性变化;当投资者观测到CDS卖方的流动性变化时,预判其他类型投资者对待参考资产违约和CDS卖方违约的态度,并据此决定是否对于CDS买方的开展挤兑.此外,CDS交易对手流动性风险传染与债券到期时悲观债权人收益的贴现因子正相关,与参考资产违约回收率负相关,与CDS合约票息率正相关.得到的政策启示如下:标准化信用评级手段,提高信用评级的权威性及准确性;CDS产品定价应当充分考虑CDS卖方的流动性风险;CDS买方在CDS合约生效后应当继续认真落实贷后监管工作,适时提高贷款抵押品价值;提高大债权人群体(即机构)的风险辨别能力,充分发挥大债权人群体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即增加长期有息债务、降低短期有息债务占比.此外,相比于建筑、房地产等高负债行业的企业,低负债行业的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投资会显著提高自身债务率;从债务期限来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会增加高负债行业企业的长期有息债务.进一步研究表明,资产流动性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作用渠道.  相似文献   

9.
不同规模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回收率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于国内最大不良贷款回收情况数据库LossMetrics ~(TM)数据库中以中小型企业债务人为主体的数据,针对不同规模注册资本金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数据,从银行贷款金额和转让协议金额两方面分析了不同规模中小型企业资产和债务间的关系;利用聚类的方式划分出有相似回收率结构特征的四类不同规模企业,并用Logistic分类方法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别建模,进一步研究影响每一类企业回收率结构的关键因素,给出不同企业不良贷款的质量判别,发现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回收信用风险差异十分显著.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不良贷款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存在资不抵债、贷款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到3000万之间的企业的不良贷款数量最为庞大,应引起银行的重点监控;Logistic模型中以企业的经营情况、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及有效抵质押情况为最重要的判别因素.研究结果对处于金融危机的中小型企业贷款融资和银行业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By incorporating the factor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to real options models, the effect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n the agency costs of debt financing is analyzed synthetical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creases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creditors and shareholders and induces more early invest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cash flow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he agency costs of debt financing decreases, which testifies 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With the increase of separation of cash flow rights and control rights, asset substitution problem becomes severe and the agency costs of debt financing increase, which testifies the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相似文献   

11.
东明  郭亚军  杨怀东 《系统工程学报》2005,20(6):570-577,643
本文在利率与死亡率均为随机的背景下,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隐性债务进行分析.提出了两种方法,得到了养老金给付现值的期望值和方差,并对利率以Wiener过程建模,得到了期望值和方差的具体表达式.在实例中,采用Monte Carlo仿真的方法得到了养老金给付现值及其近似替代值的经验分布.  相似文献   

12.
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实行国债余额管理,这将对国债发行产生重大影响。基于国债余额管理提出了一个国债最优发行模型,以最小化所发行国债组合的期望利率成本。其中,由于假设利率期限结构是V asicek形式的随机过程,应用对利率期限结构的M onte Carlo模拟将原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最后,通过我国国债发行的实证研究指出,在国债余额管理方式下,应该加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同时限制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  相似文献   

13.
Many ocean transportation hub systems consist of two container ports that share the container handling business in the area. The container flow passing through a port is the main measurement of the port’s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we adopt a Hotelling model to study the container port competition in a so-called “dual gateway-port system”. The system contains two ports and two terminals, one belonging to each port. The two governments in which the two ports are located compete on cargo fees and the two terminals determine service price and service quality. We study two model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erminals. In the first model, the two terminals are owned by two different operators and in the second model, the two terminals are centralized under one operator. The second model exists in practice but is not well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We derive the cargo fee, terminal service price, and service quality equilibria for these two models. We investigate the competition outcome sensitivity with a numerical study. The 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governments prefer terminals t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If the terminals do not ha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ir service quality, then terminal centralization brings more profits to the terminal operator than the competition case.  相似文献   

14.
探讨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如何影响集团企业债务融资形式,对于揭示集团公司债务分布规律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央行逐步放开贷款利率上下限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产权性质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贷款利率上限放开显著抑制非国有企业集中负债程度,而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显著提高非国有企业集中负债程度,两者呈现非对称性的影响;贷款利率上限管制放开对非国有企业集中负债的抑制效应在母公司盈利状况更差的样本组中更显著,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非国有企业集中负债的加剧效应在母公司盈利状况更好的样本组中更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贷款利率上限放开显著缓解了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显著加剧了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这与集中程度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从母子公司间债务分布视角考察了利率管制放松对集团负债融资模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从中国独特金融制度环境揭示集团企业集中负债的具体动因,对进一步推进集团企业去杠杆行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资银行并购与退出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未来并购政策出台时机和信贷市场规模双重不确定性的影响, 构建了外资银行并购本地银行和退出的实物期权决策模型,重点分析了市场与政策不确定性和银行自身特征对外资银行并购和退出决策的影响,结论表明: 随着政策出台速度的加快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外资银行退出的可能降低, 同时并购和退出临界值之差逐渐增加表明外资银行更加愿意维持股权合作;股权合作机会成本高和风险控制技术弱的外资银行更加不可能实施并购,而更加可能退出; 股权比例高的外资银行实施并购和退出的可能性都低,即更加愿意维持股权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