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如何,各类型出口商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多大,依靠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是否可以持续,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并对中国出口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07,(3):7
随着中国与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经济高增长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挑战。我们见证的经济持续高增长事例有诸多共性:良好运作的市场体系、高水平储蓄、公共及私人领域的投资、资源的流动性,以及在微观经济层面上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能力,这一能力可以使人们在面对“创造性的破坏”带来的风险时不会受到过度侵害。  相似文献   

3.
金晶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1):19-21,40
多种因素导致中国的高投资率,我们要看到高投资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应注意到高投资率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威胁,我们要正确认识投资率的高增长,采取正确的政策加以协调,使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4月20日刊发题为《如何打破美中之间"相互误解"的怪圈》的文章。作者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文章称,总的来说,中国的经济模式很可能是可持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中国综合国力能否持续的基础,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如年增长率超过6%)在我们所研究的阶段是可能  相似文献   

5.
物价的报复     
张明 《世界知识》2008,(8):46-47
之所以出现物价飙升,是因为我们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埋下了通胀的种子; 本轮通胀。可以看作是中国政府为长期以来实旋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还账”; 由于本次要素价格重估又与美元贬值以及全球能源、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相互交织。因而更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通货膨胀仅仅是一个周期性现象。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更为关键的,仍然是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以及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消费结构的升级、重工业化的加速、城市化的提升以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经济的高增长,中国经济整体并没有“过热”。应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综合调控效力,认真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蒋一昭 《科技资讯》2010,(20):224-224
金融危机的出现,使我们有机会理性看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本代价以及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深刻问题,那就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的需求滞后的不争事实。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期,长期处于贫困的中国,最为重要的是增加财富,那么现在最为重要的则就是如何让更多的民众能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加消费财富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投资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根本上解决普通民众消费难的问题,只有当政府推动中国经济从积累型向分享型转型,从投资型向消费型转型,中国的经济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所以优化消费结构,制定向高层次的消费资料需求转变的消费政策,应当是今年及未来几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十分严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资源的大量消耗,使生产效率下降。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如何解决?一、生态环境现状我国首部《环境绿皮书》中指出:"我国环境事故、自然灾害、生态危机都进入高发期,呈一触即发的危险态势。生态恶化使宝贵的生物物种急剧减少。空气污染成为困扰中国城市的主要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增长有2/3是在透支生态环境、过度消耗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继续增长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理解中国经济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新阶段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趋势?我们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攻关夺隘,主动作为?新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高速变化,使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中国的商务模式也开始集中地向电子商务模式进行转变。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移动网络设备的使用,将信息的数量级不断扩大,数据信息处理的难度与要求都在变高。处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新的发展形势以及发展方向,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探讨,如何做好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创新,如何更加高效地做好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断纵向性发展,促进数据产业化、职业化,将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解决企业综合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美国对伊动武在于刺激陷于衰退的美国经济。另有说法认为,美伊战争将会拖累经济的增长,对美国经济不利。那么,究竟如何看待战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战争对谁有利?又对谁不利?为此,记者采访了社科院张宇燕和李向阳两位研究员。我们不妨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股权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新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锐 《科技智囊》2006,(6):50-53
最近,股权投资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它所蕴藏的巨大价值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显现,对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与企业,股权投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将如何发展,怎样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依次展开相关话题与您分享。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经济收敛效应及中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开放经济的高速发展影响了世界南北经济收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将如何影响南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收敛呢?以200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为例,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β收敛性、影响β收敛的相关因素以及中国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增长受沿线周边邻居的影响非常显著。绝对β收敛速率为每年1. 27%;加入控制变量的条件β收敛模型中,资本和社会稳定指标对"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增长收敛的贡献为正,贸易开放度对其作用为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收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显示了中国贸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杰  罗云 《科技与经济》2015,28(3):20-25
基于1999—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但不显著。滞后二期和三期的人口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其中滞后二期的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而滞后三期的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这提示我们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复杂性。短期看,中国人口老龄化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于其正负效应的对比。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和人均GDP对当期的技术创新影响显著,说明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就现阶段来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并没有显著地影响我国的技术创新。以上发现对于中国未来应对老龄化问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常华 《科技智囊》2009,(1):40-46,48-53
值此岁末年初之际,回望我国2008这一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可以概括为:年初防过热、防通胀;年中保发展、控物价;年未扩内需、促增长,真可谓一波三折。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可看作我们长期面对的课题;于国际,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波动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恢复信心、扩大内需、促进增长随之成为眼前最紧急、最严峻的问题。面对各种长期、短期问题;国际、国内挑战,我们丝毫不担心、不怀疑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证明,我国政府有着应对各种不利经济形势的丰富经验与方法手段;有着让当今世界羡慕的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有着团聚一心、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与民族精神做支撑;有着科学发展观这一强大的思想理论做指引。就在2008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我国政府以乘风破浪之势,重拳出击,频频出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政策举措,提前吹响了09年向更高阶段目标迈进的号角。本文旨在完整呈现我国当前经济的总体形势,以及国家政府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部署,并从中细细体味每一项重大政策背后的智慧与内涵。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因素以及未来五年安徽省GDP如何等问题,本文首先定性分析了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因素,从两个角度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和次序;其次本文建立了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了2011-2015年安徽省GDP的总量和增长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是基本健康;安徽省GDP的总量和增长率在未来五年里将持续增长、能实现2015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对于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经济在持续了10年的增长后开始下滑,"9·11"事件使美国经济由软着陆变为硬着陆,加剧了经济的衰退,殃及全球.受低迷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加入WTO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将从顺差走向逆差,有赖外资流入弥补.中国必须加速调整策略,加强经济安全,从多方面启动内需以促进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为了避免重蹈1998年"亚洲奇迹"的覆灭,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审视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表现,探究经济增长的本质源泉。本文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制度变迁角度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也发现了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健康增长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意义重大。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的战略目标,金融发展的扶持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东北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发展推动东北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10,(12):78-79
<正> 1月刊《低碳经济,中国企业的绿色春天》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在这个"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上,低碳经济被确定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与此同时,中国也正走到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的当口;如何与世界接轨,并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时候明确方向了。然而变动必然会带来阵痛,也必然会使一些无法适应新环境的事物消亡,一直活在旧有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能否适者生存?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曾说,国家的创新能力等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总和。因此,关注企业,就是关注国家的经济命脉。为此,《华东科技》在1月刊的封面故事栏目中,选择了"中国企业如何面对低碳经济"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希望,低碳经济,真的能为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经济带来一个绿色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