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热脉冲技术(Heat-pulse technique)和木材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洋槐(Robinia Pseudocacia L)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两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变化和其与木材解剖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环孔材洋槐的最大液流速度出现在靠近形成层的最外层生长轮中;而散孔材垂柳在靠近形成层的几个生长轮中都有较高的液流速度.两树种的液流速度与其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另外,两树种的最大液流速度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应用热脉冲技术(Heat-pulse technique)和木材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洋槐(Robinia Pseudocacia L)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两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变化和其与木材解剖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环孔材洋槐的最大液流速度出现在靠近形成层的最外层生长轮中;而散孔材垂柳在靠近形成层的几个生长轮中都有较高的液流速度。两树种的液流速度与其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另外,两树种的最大液流速度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定西市引种试验的一年半生竹柳材的长势及竹柳材微观构造,材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竹柳在长势方面低于其他地区栽种的竹柳;试验竹柳材的微观构造符合杨柳科柳属木材(Salix spp.)的特征;竹柳材的基本密度为0.291 g/cm~3,接近1年生三倍体毛白杨的基本密度;竹柳材的灰分为0.42%,综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73.18%、43.87%、19.16%,接近于三倍体毛白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木材中的压电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木材由于纤维素中有结晶结构存在,因此可能具有压电效应。木材的压电效应与木材的结构及其力学、电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木材压电效应,对进一步了解木材内部构造、探索测定木材物理性质的新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已引起人们广泛注意。本文叙述了用正压电效应的方法,观察木材样品的压电现象;用逆压电效应,测定了马尾松等五种样品的压电常数d_(14)、d_(25)。 原理 压电效应涉及到物质的力学、电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压电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5.
引种到我国的蓝桉与原产澳洲的蓝桉木材生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不同生境下的蓝桉木材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比较了原产地及引种到我国后不同生境下蓝桉木材的结构的变化,其变化主要是木材组成分子数量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比较了桃金娘科(Myrtaceae)9属21种木材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多数种木材生长轮不明显,几乎都为散孔材,木材分子非叠生,导管分子单穿孔板,管间纹孔具附物,胞间道和管状分子壁螺纹加厚壁缺如,少数种有分膈纤维。2亚科间木材结构有明显差异,桃金娘亚科(Myrtoideae)木材结构较细籽亚科(Lep-tospermoideae)原始。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研人员发明一种制作高强度木材的方法,即用一种陶瓷材料使木材中的纤维素改性。该陶瓷是原生纤维素结构的复制品。这种木材陶瓷复合材料形似木材,既保留了木材的纹理图形,又可以接受着色,且硬度大大高于原有木才。  相似文献   

8.
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与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是木材表界面特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地总结、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木材表面润湿渗透特性、木材表面自由能计算以及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并对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可为改善木材表面加工性能及调控木材表界面结构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娟  安静  王林  王亚娟 《科技资讯》2013,(11):84-84
木材因为自身结构因素和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变色和腐朽。本文简要分析了木材变色和腐朽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类型常压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合成木材表面进行了处理,测试放电处理后木材表面的水接触角和表面形貌的变化,并得到了处理前后木材的表面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放电对木材表面结构和力学性质产生很大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木材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最优平茬周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针对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衰退问题,从防风固沙角度探讨沙柳林最佳平茬周期,为今后平茬作业提供理论依据。以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沙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平茬后不同林龄沙柳林林内粗糙度和风速廓线与林后沙丘迎风坡粗糙度,分析确定出兼顾沙柳特殊平茬生态学特性和防风固沙效益的最佳平茬周期。试验结果表明:沙柳在平茬后第4a,林内粗糙度呈现最大值,地表比较稳定,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沙柳林林后沙丘迎风坡的粗糙度在平茬后初期,地表粗糙度低于起沙时粗糙度,易发生风蚀现象,之后随着沙柳的生长,平茬后第3a开始,林后7H(H为沙柳平均高度)内地表粗糙度均大于起沙时粗糙度,沙柳林对林后迎风坡防护效果较好,而4a后,沙柳林防风能力下降,地表粗糙度下降,地表抗风蚀能力减弱。研究得出沙柳林最优的平茬周期为4年。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烘干称重法对海晏县城和西海镇附近沙柳林地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位于河漫滩上的海晏城附近的沙柳林土壤含水量高,平均含水量为25.1%,土壤水分能够满足沙柳林的正常生长;位于一级阶地上的西海镇沙柳林土壤上部1m范围内含水量较高,平均含水量为19.3%,1m以下含水量很低,有土壤干层发育.这表明,在该区自然降水条件下,除地形低洼、地下水很浅的河漫滩地区之外,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人工林正常生长需要.该区沙柳林土壤水分收入小于支出,具有负平衡的特点.该区土壤上部1.0m深度范围内以粉砂为主,孔隙度较高,土质优良,但1.0m以下以粗砂和细砾石为主,土质较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磷钨酸催化的条件下,沙柳醇解制备乙酰丙酸乙酯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沙柳质量(固液比)、催化剂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乙酰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4 h、沙柳质量为1. 5 g、催化剂质量为3. 5 g时,乙酰丙酸乙酯的最高产率为36. 21%。各反应因素对产率影响的大小为:沙柳质量(固液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利用FT-IR分析了沙柳及醇解液化产物的结构,说明沙柳主要含有脂肪烃结构和芳香结构及多种含氧官能团,醇解后的液化产物显示出了乙酰丙酸乙酯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杨树与柳树优良品种的指纹图谱,对不同品种进行准确鉴定。【方法】利用柳树EST-SSR标记对33个杨树与柳树优良品种进行通用性检测及基因分型,通过核心引物间的组合构建品种指纹图谱。同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结果】12个EST-SSR标记共扩增出97条等位片段,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5~13个不等,平均为8.1个。12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637 2~0.834 8,平均为0.781 7。优选的3对核心引物中,SALeSSR0340与SALeSSR0346组合可完全区分12个杨树品种,而SALeSSR0259、SALeSSR0340与SALeSSR0346的组合可完全区分所有的33个品种。聚类分析显示3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8~0.96,并分成杨属与柳属两大类,与传统的杨柳科系统分类学一致。各品种间亲缘关系聚类结果与遗传背景相吻合。【结论】对33个杨柳树优良品种进行指纹图谱构建与亲缘关系分析,表明EST-SSR标记可有效反映品种间的差异,建立的基因分型体系准确、高效,可为杨树与柳树品种鉴定、保护与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对寄主植物杨树(Populus sp.)、柳树(Salix sp.)和非寄主植物苦楝树(Melia azedarach)叶片气味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柳蓝叶甲对杨树叶片气味的触角电位反应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强;对寄主植物杨树、柳树和非寄主植物苦楝树的叶片气味均有较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对非寄主植物苦楝树叶气味的触角电位反应显著大于对寄主植物柳树叶片的反应。利用嗅觉仪的测定结果表明,柳蓝叶甲对非寄主植物苦楝树叶片气味的EAG反应与其选择行为反应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消耗及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通过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生产液体燃料和有机化学品的研究日益受到青睐.本研究以硫酸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充分利用内蒙古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沙柳,对其进行醇解液化.考察溶剂浓度、反应温度、沙柳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液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找出较优液化条件.当溶剂为无水乙醇、液料比(mL:g)为60:1、反应温度为170℃、硫酸浓度为0.06 mol/L、反应时间为2 h 时,沙柳的液化效果最好,液化率达90.94%.  相似文献   

17.
从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babylonica L.)的干燥叶中得到两种黄酮甙,经化学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甙(Sal—1)和芫花叶甙(Sal—3),该两种化合物均为从柳叶中首次得到。另外通过对不同季节及不同部位柳树中丹宁成分的分析,初步表明,除树皮中含有缩合丹宁外,其它部分基本不含丹宁。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市铁西工业区常见绿化乔木为研究对象,经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8种植物的根、枝条和叶片内的4种重金属元素铜(Cu)、镉(Cd)、铅(Pb)和锌(Zn)的含量进行分析测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变异程度均较大,其中Cd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5%,其次为Pb,变异系数为54%,这与历史上该区域受工业活动影响程度较大有关.不同种景观植物根、枝条和叶片对重金属的蓄积能力差异显著(p<0.05),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重金属提取能力也有所差别.综合分析,对Cu、Cd、Pb和Zn 4种重金属蓄积能力均较好的植物为垂柳、旱柳、国槐和银中杨.  相似文献   

19.
对垂柳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茎段比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质量浓度为1.0mg/L和2.0mg/L的6-BA均能诱导垂柳茎段愈伤组织;MS+6-BA 1.0 mg/L+NAA 0.1 mg/L+KT 0.5 mg/L的激素配比最为适合胚状体和芽的分化;MS+6-BA 1.0 mg/L+Ac 0.3%培养基能促使垂柳根的形成,且能促使芽生长,最终形成幼苗。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柳树无性系对干旱胁迫生理生态适应性的差异,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持续干旱胁迫下4个柳树无性系一年生扦插苗渗透调节?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电导率?丙二醛逐渐增加;4个无性系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保护酶系统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胁迫过程中整体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抗旱性弱的无性系最先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所有生理生态指标,对4个无性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