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展望了该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不同方法,主要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在气体净化、抗菌除臭、处理有机污染物、防雾及自清洁涂层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相激光烧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生长与微结构.XRD、TEM、XPS等表征表明:此方法可在室温条件下一步获得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胶体,颗粒直径约50nm,尺寸分布窄,分散性好,从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合微观表征与激光诱导的瞬态等离子体分析对TiO2纳米颗粒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激光烧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生长与微结构.XRD、TEM、XPS等表征表明:此方法可在室温条件下一步获得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胶体,颗粒直径约50nm,尺寸分布窄,分散性好,从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合微观表征与激光诱导的瞬态等离子体分析对TiO2纳米颗粒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来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和液相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井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极性表面的二氧化钛纳米晶,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有机染料对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晶敏化的光谱吸收和电子的传递过程.实验表明有机染料敏化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在可见光区有非常强的光谱响应,具有荧光的染料发生电子湮灭现象.  相似文献   

6.
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按照常规分类可以分为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文中综合讨论了国内外制备硬质材料粉末的新进展和新动向.重点分析和讨论了液相法制备硬质材料粉末的工艺方法和工艺特点,采用液相法研究和制备了硬质材料纳米粉末,分析了纳米粉末的重要特性和结构.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影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并采用TEM,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条件是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冰乙酸、水的比例(体积比)为10∶19∶8∶4,500℃下煅烧2 h;纳米二氧化钛质量浓度为1 g/L时光催化效果最佳;纳米TiO2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平均粒径为10~20 nm。  相似文献   

8.
TiO2 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VP纳米纤维, 以PVP纳米纤维为模板,钛酸四正丁酯为二氧化钛的先驱体,成功地制备了二氧化钛的纳米纤维.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600 ℃烧结所得到的混合型(锐钛矿型和少量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比500 ℃烧结所得到的纯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技术,介绍了各种制备技术的制备原理,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纳米二氧化钛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掺铁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TG-DTA对其前驱体进行分析,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铁纳米二氧化钛比纯二氧化钛光催化效果好。其中掺铁1.25%的纳米二氧化钛在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0 min时效果最佳,最多比纯二氧化钛的降解率提高47%。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并运用抑菌圈法和MIC(连续稀释法)对所制备的纳米银溶胶进行定性的抗菌性研究.同时通过观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研究还原剂柠檬酸钠量的变化对纳米银溶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吸附剂内表面扩散系数不为常数且同时考虑吸附剂内和吸附剂外扩散传质阻力时,薄片状吸附剂在间歇吸附器内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无因次平衡吸附量和影响吸附剂内表面扩散系数的浓度指数的减小,Freundlich平衡指数、Langmuir平衡参数和Biot准数的增大,均有利于提高液相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3.
A theoretical approach and laboratory practice of determining the alpha factor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liquid-phas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present in this study.Using Purge Trap Concentrator, VOC spiked water samples are purged by high-purity nitrogen in the laboratory, the VOC liquid-phase mass transfer rate constants under the laboratory conditions are then obtained by observing the variation of VOCs purged out of the water with the purge time.The alpha factors of VOC liquid-phas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calculated as the ratios of the liquid-phase mass transfer rate constants in real water samples to their counterparts in pure water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is direct and fast approach is easy to control in the laboratory, and would benefit mutual comparison among researchers, so might be useful for thestudy of VOC mass transfer across the liquid-gas interface.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一种利用毛细管进行液相微萃取的新方法,对萃取剂体积、乳化剂体积、盐溶液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并用该方法萃取水溶液的苯甲酸并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进行检测,以甲苯作为萃取剂,乙醚作为乳化剂,得到校正曲线的线性r2为0.9951,回收率为101.8%,检出限为0.082g/L。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滴流床中不同填料在O2-N2-H2O系统中传质实验的研究,得出了液相传质系数与能量耗散的关联式,同时对喷淋密度对全塔压降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找出了连续气相滴流与脉冲流状态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更好的高速连铸二冷区铸坯冷却效果,本文提出在气-水雾化喷嘴气路通道内增设加速环装置。根据生产工艺条件,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优化前后气-水雾化喷嘴的三维气-液两相流模型,分析了喷嘴进水压力和进气压力对喷嘴出口处液相速度和液相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条件下,当喷嘴进水压力一定时,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加,喷嘴出口处液相速度显著增大,液相体积分数呈减小趋势;当喷嘴进气压力一定,随着进水压力的增加,喷嘴出口处液相速度减小,液相体积分数整体呈增大的趋势;相同工况条件下,喷嘴气路设置加速环后,喷嘴出口处的液相速度分布较优化前更稳定,液相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使用自制的高强度机械搅拌反应器,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案制备了磁性纳米TiO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VSM图比较它们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将Fe3O4混合于氨水溶液中,与TiCl4溶液反应后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得到的磁性纳米TiO2粉体纯度高,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并且具有较好的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Eulerian法建立过偏晶Al-Bi合金难混溶区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对过偏晶合金液-液相分解及分离的运动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两相温度场、运动速度、浓度分布等物性参数对合金凝固显微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形核的局部区域的过冷度是影响局部大尺寸液滴产生的重要原因;无重力条件下,Marangoni力驱动第二相小液滴向铸件中心区域迁移,导致偏晶合金不能均匀分布;浓度场的不均匀分布是产生宏观偏析的前提,定向运动最终导致两相的宏观分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由甘油,1,3-丙二醇组成的体系,推算其在低压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利用UNIFAC基团贡献法计算液相活度系数。提供了该二元体系于lOOkPa,50kPa和lOkPa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结果显示,两组分不会形成共沸物,而且系统压力越低,越利于它们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液相接枝技术,以马来酸酐(MAH)为单体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接枝功能改性,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本文研究了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对改性HDPE/PTFE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光纤保护套管的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