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威  曾庆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9):1559-1562,1568
研究了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协议技术的控制平面模型和系统结构。基于一个典型的IP/WDM骨干网拓扑,模拟了与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协议相关的控制平面性能。结果表明,ASON控制平面技术能够满足光路动态实时建立的网络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光交换网的技术现状及以太网发展,并提出了智能光网络的概念,接着以ASON作为智能光网络的解决方案来分析其网络结构,功能结构和三种连接类型,同时也探讨了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的特色和协议体系结构,最后描述了智能光网络技术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信业务的发展和网络融合趋势的进一步显现,现有传送网络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网络运营的需要,自动交换光网络是光传送网技术的一次革新,具有一定的智能特性,较好地适应了网络发展的需要,代表了现有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方向。ASON技术是光传送网的重大突破,文章简单阐述了新一代光网络——ASON的核心技术,介绍了ASON的总体结构,分析了ASON的技术优势,并说明了构建一个智能光网络网络拓扑结构的步骤。  相似文献   

4.
ASON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ON技术是光传送网发展的重大突破,详细讨论了ASON的体系结构中的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网管平面的特点和功能,最后探讨了ASON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正>"计算机与自动化"栏目中,张宁的《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研究》,讨论了新一代光网络ASON以及它的三个平面,并对每一个平面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对ASON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方宁等的《带修正因子的均值和中值滤波算法研究》,提出了带修正因子的均值滤波  相似文献   

6.
吴一飞  程瑶 《科技信息》2010,(12):223-224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是光传送网技术的一次革新,具有一定的智能特性,较好地适应了网络发展的需要,代表了现有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方向。本文围绕ASON网络的体系结构展开,研究了ASON网络三个平面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ASON网络的连接方式和网络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7.
多粒度光交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交换光网络是光网络的发展方向,多粒度光交换技术是自动交换光网络实现流量工程和业务质量的重要物理支撑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结构,并采用该结构研制出了多粒度光交换机;开发了ASON的节点控制软件;数据网采用ASON的典型结构——格状网,利用校园网作为信令网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ASON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郭俊锋 《科技信息》2006,(12):18-19
ASON技术是光传送网的重大突破,本论文简单阐述了新一代光网络-ASON的核心技术,介绍了ASON的总体结构,分析ASON的技术优势,并说明构建了一个智能光网络网络拓扑结构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光传送网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新一代光网络ASON体系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正不断深入。当前的光网络虽然能够提供巨大的容量,但相对于IP网络却很不灵活,其大部分的限制都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就是操作的手动性或复杂性,因此降低了网络管理系统的反应。ASON是一种光传送网,具有动态连接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使用一个能执行呼叫和连接控制功能的控制平面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IETF的基于GMPLS对等模型和ITU T的ASON重叠模型,并且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阐述了基于GMPLS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的功能模块;最后在Berkeley实验室开发的NS 2网络仿真器平台上对基于GMPLS智能光网络模型进行了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线性配置方法DCPC在格状网络拓扑下效率低的问题,通过ASON控制平面技术扩展,设计了一种基于P圈自动配置协议DCPC的扩散式的P圈配置方法F-DCPC,通过圈内节点间的分布式协作快速完成配置,缩短网络的配置时间. 该方法通过圈内节点之间泛洪,快速获得网络的连接与资源分布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负载环境下的格状光网络拓扑结构中具有较短的配置时间. 利用ASON控制平面实现P圈的静态、动态自动化配置,并针对不同的P圈生成算法,通过仿真定量地分析网络采用该方法的额外开销.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智能光网络中引入控制平面,网元管理需要同时支持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接入。该文针对这种变化,参照Client-Server模型设计了将网络管理接口和连接控制接口整合在一起的网元管理服务器。据此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多接口、支持并发接入的智能光网络网元管理解决方案,并在中国第一个具有自动交换光网络功能的光网络实验床上得到了验证。其业务中断时间在保护模式下最短达到89ms,而在恢复模式下可达300ms以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智能光网络ASON已成为下一代光传送网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原有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介绍了ASON的体系结构、组网方式,并结合太原城域网建设阐述了ASON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IP将成为未来信息通信的主导技术,最终将实现数据、话音、图像业务和网络的融合.软交换、IPv6、3G、自动交换光网络等技术将成为网络融合的驱动力; GSM/GPRS和CDMA技术仍将是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技术,2G和3G共存会持续较长时间;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DWDM、光交换技术、智能交换光网络技术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The three types of connections (Permanent Connection, Soft Permanent Connection and Switched Connection) provided by ASON can adapt the requirement of different network services.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se three connectio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ASON management. The information model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ASON connection management. Firstly a new informat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control plane introduced by ASON. In this model, a new class ControlNE is give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rolNE and the transport NE (network element) is also defined. Then this paper proposes information models for the three types of connec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kinds of connections and the basic network transport entities. Finally, the paper defines some CORBA interfac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three connections. In these interfaces, some operations such as create or release a connection are defined, and some other operations can manag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kinds of connections, which is necessary for a distributed manag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