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粒度光交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交换光网络是光网络的发展方向,多粒度光交换技术是自动交换光网络实现流量工程和业务质量的重要物理支撑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结构,并采用该结构研制出了多粒度光交换机;开发了ASON的节点控制软件;数据网采用ASON的典型结构——格状网,利用校园网作为信令网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ASON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和多数据业务的出现,要求光传输网络能够实时动态地调整网络拓扑结构,灵活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传统的光传输网络(OTN)难以满足这些需求,ASON技术是光传送网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未来的光网络必须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控制的平面的引入是下一代光网络和现有光网络最大的区别。其中GMPLS是实现ASON控制平面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 DECnet 网络系统的管理功能及其六种成分:节点,模块,电路,线路,进程体,登录器.使用网络控制程序(NCP)监视,维护,控制网络.NCP 用于修改网络数据基.节点配置数据基包括对网络操作和执行有重要影响的内部网络值参数.该参数值分为特性参数和状态参数两类。本文在建立和维护网络实践基础上,论述了 DECnet-VAX8530网络系统配置,网络拓扑结构,该文重点叙述了主节点和服务器节点的配置(永久数据基和临时数据基)及怎样启动网络.  相似文献   

4.
航空集群作战是未来空战重要作战模式,作战的场景、对象、态势更加复杂多变,经典的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路由协议由于存在网络节点资源耗费不均以及无法适应网络拓扑结构快速变化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航空集群网络.提出一种基于资源可用模型和断裂链路快速修复模型的改进型AODV路由协议.协议通过设计资源可用模型改善航空集群网络中节点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带宽资源耗费不均的问题,提高节点生存时间,并且通过设计断裂链路快速修复模型,降低重启路由发现频率,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网络拓扑快速变化的航空集群网络.仿真表明,与经典的AODV协议相比,该协议在降低网络中死亡节点数目以及重启路由发现频率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对航空集群网络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出的网络拓扑推断算法不需要网络内部节点的协作,通过端到端测量推断网络内部的性能特征和拓扑结构.本算法利用叶节点的丢包情况及其跳数信息,在跳数相同的节点集中识别兄弟节点,进而推断网络拓扑.理论分析和NS2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推测准确度和较小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当前关于三维拓扑控制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邻居节点度和能耗最低路径两者之间的权衡关系.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算法,通过调整因子r(0<r<1)动态调整网络拓扑结构,使网络具有良好邻居节点度的同时保留了部分能耗最低路径.仿真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构造的网络拓扑图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性和稀疏性,同时算法在优化网络生命周期和节点功率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网架结构日趋复杂,拓扑优化方法成为保证可靠通信、提升网络健壮性的首要关键技术.为此,对电力通信ASON网络拓扑优化问题建模,并提出一种以代数连通度为测度的网络边扩充优化二分算法.通过理论证明赋权图的拉普拉斯矩阵对应特征方程式的单调性,进而采用二分算法快速求解该单调非线性特征方程式的根,确定最优边扩充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链路失效时,网络边扩充优化二分算法能够以O(4mn lb(???))低复杂度找到精确解,降低端到端通信路径长度,提升网络效能函数.  相似文献   

8.
郭俊锋 《科技信息》2006,(12):18-19
ASON技术是光传送网的重大突破,本论文简单阐述了新一代光网络-ASON的核心技术,介绍了ASON的总体结构,分析ASON的技术优势,并说明构建了一个智能光网络网络拓扑结构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性能,提出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拓扑重组方法.构建无线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模型,采用4元组模型构建无线通信网络节点的初始拓扑分布结构模型,进行无线通信网络拓扑节点的线性结构分解,提取无线通信网络传输信道的关联特征量,采用频谱特征分解方法,实现无线通信网络的节点拓扑结构设计,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无线通信网络拓扑重组,实现无线通信网络节点的分布式优化设计,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无线通信网络拓扑重组能提高网络的连通性,输出稳定性较好,传输误码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复杂网络中的危险传播行为依赖于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的动态特性.网络拓扑结构与危险传播的动力学机制是分离的,因此需要结合节点的动态信息来分析网络中的危险传播机理.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网络中基于反应式的危险抑制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节点当前的感染模式,采取相应的免疫策略进行防护.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免疫策略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复杂网络中的危险传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网格状结构波分复用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WDM)光传送网中增强网络生存性的两种恢复策略 -链路恢复和通道恢复。讨论了遗传算法 (geneticalgorithm,GA)的原理与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恢复的网络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指出在链路波长数受限条件下 ,其优化问题是一种 NP- Hard问题。以该模型为基础 ,利用遗传算法对一个大型格状 WDM光传送网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 :对于该网络 ,采用链路恢复方式可使得网络资源利用率达到 6 4 %,证明了恢复方式在格状网的资源利用率方面较保护方式和自愈环方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光阶分器及其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分路器的光路数目及其分光比,通常都是由网络设计者根据网络具体结构设计完成的,每个光分路器都需由生产厂家特制,大大增加了成本造价,而且在网络中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不能互换和替代,没有通用性.根据目前光接收机输入光功率动态范围都比较宽的特点,为便于光分路器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备份和维修,有必要将光分路器规范化、系列化,做成为数不多的几种型号和规格,供网络设计者选用.通过实例介绍了用几种实用的光阶分器设计和构建多元光阶分网络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电网建设典型设计的通信专业承载业务建设和电网保护专业配合的技术要求,阐述了保护业务对于光缆建设和光设备配置的影响,提出了对现有通信模式的改造思路。为电网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切实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信新业务的飞速发展,对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网的可靠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DH正是满足了高速大容量光纤传输技术和智能网络技术要求的新体制,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以理论和实用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SDH光传输技术组网的基本概念,并结合中兴公司的ZXMP S385光传输设备,详细介绍了其系统结构、特点、系统功能、网络配置、组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光频分复用通信系统组成,并就系统中光源频率稳定和光载波的复用与解复用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特别对马克·曾德尔干涉仪用作为光滤波器作了理论上的说明。最后阐述了光频分复用方式在大容量通信干线和本地分布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ZigBee网状网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igBee的星形网络或簇树网络存在对单点故障具有高敏感度,不可靠性等缺陷,而ZigBee网状网技术采用的是网状网络架构,提供了多条路径,具有自动“Routing”功能,是一种低功率的多级跳点系统.与传统的点到点网络相比,ZigBee网状网技术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覆盖范围、更高的吞吐率和更好的故障恢复性,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张峰水库枢纽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光通信网络的实现方式,介绍了通信系统的特点和通信系统的配置,分析了通信系统的特性,指出该系统投入运行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免疫克隆选择算法主要是用来解决抗原初次入侵时,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做出免疫反应,但是现有方案往往没有给出当相同的抗原或相似的抗原再次入侵的解决方案。针对无线Mesh网络中各种故障频繁发生的情况,提出的算法能利用抗原的相似性来解决拓扑控制中近似的错误容忍问题。利用改进后的克隆免疫算法,在对无线Mesh网络进行拓扑控制时,求解网络的较优功率分配,使整个网络既满足Mesh客户端节点到Mesh路由器节点的k连通,而且整个网络的性能也能达到较优。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保证网络容错的前提下,网络各方面的性能达到较优。  相似文献   

19.
基于P2P结构的配电网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智能配置,本文描述了一个用于电力配网自动化的以太网光端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模块,重点介绍了基于P2P结构的光端机配置、控制与通信的方法,借助ActiveX控件技术和全局帧技术,实现了对等配电通信网络中光端机的COM口通信.实验证明此方法具有许多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