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习课是学生认识的升华,由上新课时的零星知识的接受,转变为知识结构的梳理,从整体上达到正确运用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很关键在教师的引导。在学法、练法、教法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一、学法每位同学要有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这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桥梁和纽带。因而介绍读书方法是在政治复习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掌握政治知识归根到底就是理解、记忆。复习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学的现状,掌握程度,不妨先设问,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摸清哪些问题不清楚,哪些问题已掌握,…  相似文献   

2.
化学中考复习课是学生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对学科知识的再认识,是学生提升学科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围绕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化学中考复习课进行教学设计。但目前很多教师的复习教学缺乏设计,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教学内容缺乏整合和提升。鉴于此,本研究从复习课的基本特点和方法入手,提出在复习课教学中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对学生进行研究,同时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设计方面首先应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再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寻求重点和难点的突破策略,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正确的认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命题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命题学习的方法;在进行复习课程时,教师要用更加新颖的形式组织教学;在进行讲评课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要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4.
如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运用启发式搞好中学化学复习课的教学,是我近几年来探索的课题,本文就此谈一些体会。一、备生习课应当重祝综合启发的设计各复习课的关键在于搞好综合启发的设计,这是由复习课的功能所决定的。笔者认为理想的化学复习课,尤其是准备高考的复习课,至少应当显示以下三方面的功能:第一是归纳提炼功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过去所学分散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类,比较、抽象,提炼规律,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第二是综合运用功能,教师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应用于解决比授新课时综合性更大更复杂的化学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艺术地运用提问手段将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其设计应体现科学性和艺术性,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实施过程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应满足于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是一节相对独立的关于科学方法的教学内容.目前一些教师对其教学目标的认识以及实现上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这节课的内容简单,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类别,对于碳酸钠,学生也能知道其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因此忽视了分类方法的学习.而把这节课上成了初中知识的复习课: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概括综合和掌握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在此基础上适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在物理课复习中进行了“四要”尝试。  相似文献   

8.
赵远杰 《科技信息》2009,(29):I0326-I0326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拘一格大显身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多媒体等各种教、学具),让学生明白、理解并充分掌握、运用文中的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创新。但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学生在生活中见不到的、比较抽象的东西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使之具体化,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而多数教师忽略了一个问题:传统教学的精髓——“板书”。板书在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幅好的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其实是一件艺术品,它给人以美感、享受;在学生的笔记本上,那是课文的浓缩,复习的提示,想象的钥匙,思维的引线……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最根本的原因是复习课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如果有了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就能顺利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解决师范生存在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照本宣科以及教学技能运用不当的问题.师范生课前研读中学物理教材内容,掌握教材信息,教师遴选教学案例与精心组织教学,是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曹嘉芮 《广东科技》2013,22(8):218-219
教育心理学是~门研究教育情境中教育学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变化,其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并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还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征。区域地理是高考地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复习的模式与学法。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践对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略谈几点看法:一、构建知识框架;二、综合法、对比法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的运用;三、区域地理要在地图中落实。  相似文献   

13.
可操作性训练是高校写作课教学新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 ,目标是教学生掌握写作策略。写作课可操作性训练可采用三种基本模式 :分析理解模式、实际操作模式、自我调控模式。可操作性训练有多种类型。训练模式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 ,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训练特点  相似文献   

14.
卢翠媚 《科技信息》2012,(4):314-314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的教学,大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知识层次,即系统复习历史双基知识的过程,这个层次是历史知识量的积累;第二层次是能力层次,即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个层次的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QBASIC语言》是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专业综合理论考试7门课中它独占1/3的分值。复习时必须抓好梳理归纳、理解吸收、综合应用三个阶段,在复习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多样性,讲究题目设计的科学性,加强教学双方的反馈性,并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QBASIC语言》书本知识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吸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比较法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深刻地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17.
袁志义  张丽 《科技信息》2011,(17):I0278-I0278,I030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展与更新.学生的心理与认知水平更是产生了巨大变化,针对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通过多年教学摸索与经验教师探讨,经总结认为要搞好物理课堂教学,应主要注重课前候课、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英语课的主要教学目标,采用哪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环境等因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提高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9.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最根本的原因是复习课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如果有了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就能顺利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20.
陈修芳 《科技信息》2010,(21):25-26
本文论述了类比法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主要包括用类比法提出新定律、新思想;用类比法讲授新概念、新定律:类比法在物理复习课中及物理计算题中的应用),指出了类比法的局限性。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类比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定理及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认识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