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1986~1987年,超导研究在钇钡铜氧系和镧铜氧系等材料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超导器件在液氮温度区工作的目标已经实现。这一重大研究成果一旦实现实用化和商品化,必然导致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这一趋势已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先进工业国的极大关注。因此,作为超导材料的关键原料的稀土资源立即成了许多国家垂涎的目标。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为争夺全球经济和技术的霸主地位,已把争夺超导技术产业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并已制订出一个从资源到市场的超导产业的长远战略计划,他们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中国。日本共同社1月5日的电讯报道,日本“为了在获得稀土资源的竞争中不落后,通产省将与中国协商共同开发超导材料问题”。日  相似文献   

2.
系统的介绍了稀土元素在农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激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及稀土超导材料等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稀土元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的介绍了稀土元素在农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激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及稀土超导材料等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稀土的开发利用,在工业、农业、材料等各方面已蓬勃兴起。特别是去年底开始的国际性超导热以来,稀土新超导材料一跃而起。预计对稀土的需求量将有飞速增长。稀土的开发利用,稀土的分析手段,正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稀土的开发前景 中国政府最近宣布,中国去年生产稀土共11860吨,其中4222吨用于本国需要,5187吨出口。去年全国喷洒稀土溶液的农田达53·3万公顷,增产谷物30万吨,获利4千万元人民币。1987年,中国将继续投资1·1亿元来实施25项规划,包括对80万公顷  相似文献   

5.
DMSO中Y—Co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合金作为功能材料,广泛地应用在磁、光、核及超导材料领域.目前一般采用高温或低温熔盐电解及真空镀的方法来制备稀土及其合金材料.如果能在室温下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制备稀土合金,则便于控制合金组成,可大大提高它的功效和扩大应用领域.但是,氢的析出使稀土很难...  相似文献   

6.
我校超导组于1988年1月24日在广州出席了由20所院校参加的全国高校高温超导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本届会议上,我校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家教委的肯定和表扬。国家教委代表胡龙孙同志在总结1987年超导研究工作情况时,特别指出三所院校:东北师大曾获得零电阻温度为192K 的超导体,南开大学为167K,北京师大为148K。目前,我校超导组正在进行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超导研究工作。现已对稀土和非稀土17种不同材料进行了烧制。部分已出现了液氮温区的抗磁效应,而且打破了在陶瓷超导原料中不能取代铜的传统观点。这个组的研究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稀土高温超导粉的研制》研究课题是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省重点科研项目,于1992年1月22日在南昌通过了技术鉴定。 本研究采用了江西省稀土矿生产的不同纯度的Y_2O_3和RE_2O_3,混合稀土Ho_2O_3(56.13%)和混合稀土Er_2O_3(91%)为原料,制备了Y-Ba-Cu-O和RE-Ba-Cu-O等不同系列的超导材料。根据国际联机和国内检索,与会专家经认真评审,一致认为该课题组所研制的系列超导粉样品的零电阻温度已达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5,(12)
近日,市人大教科文卫体专题组一行21位代表来到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视察北京市科技创新工作。 在汇报会上,市科委主任马林介绍了北京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材料领域的新进展。北京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排名全国第一,在稀土永磁、人工晶体、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或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C.Mechel等与H.Maeda制得了一种不含稀土元素的Bi—Sr—Ca—Cu-O体系超导体.这就为进一步弄清高温超导电机制,以及为超导材料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降低使用成本带来了新的生机.中科院物理所研制成功另一种不含稀土的Tl  相似文献   

10.
铜基高温超导材料是目前唯一能在常压环境实现液氮温区超导的物质,对其深入认识入选Science发布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应用开发前景.为了合成铜基超导材料,通常需要引入重金属元素如稀土、Bi、Tl和Hg等昂贵、易挥发或有毒元素以稳定基本结构,这些体系相应称为"钇系"、"铋系"、"铊(汞)系"铜基超导材料.探索组分简单环境友好且在液氮温区超导性能优良的新体系,是超导新材料研发的前沿和重大挑战.本文基于铜基超导材料结构特点,通过介绍运用高压高温合成技术研制钙钛矿型功能材料的优势,重点讨论作者参与设计发现的Cu12(n–1)n(简称"铜系")铜基超导材料体系."铜系"只含铜和碱土氧化物,这是构成铜基超导材料最简单的成分,组分经济环境友好.如同人造金刚石一样,"铜系"块体材料虽然需高压高温合成,但在常压条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本文讨论的性能都是常压条件测量."铜系"具有独特的全钙钛矿型构型,呈现强的层间耦合,常压超导特性优良:(1)起始超导转变温度(T_c )可达120 K以上,高于"铋系"超导材料,仅次于常压T_c 最高的铜基Hg1223超导体;(2)在液氮温区临界电流密度特性优于"铋系"铜基超导材料,可媲美综合性能最好的"钇系"铜基超导材料,(3)成分只有碱土和铜氧化物,环境友好不含有毒元素,且在空气环境中可保持性能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1.
美国研究人员认为,最近在超导研究中的突破可能会导致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甚至会超过当年晶体管对社会的冲击。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用新超导材料薄膜制成第一台超导量子干涉仪,并采用一种新技术将超导材料喷涂到各种材料表面,但要加工成可使用的各种形状的材料,还需做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院超导材料研究小组用光谱分析方法对超导材料测试取得新发现。在常温、77K、变温条件下测得不同的光谱图,信息量大,凡是超导材料均有明显的突的跃曲线。此法对超导材料的筛选是一条可行、快速的途径。可以预期,对超导体的研  相似文献   

13.
超导体化学     
自发现汞的超导性以来,到现在已发现了一千多种超导材料。但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只是那些临界值较高的超导材料。按其组成和结构可分类为:元素超导体、合金超导材料,化合物超导材料,非晶质超导材料及有机超导材料。本文重点讨论这些材料的开发状况及其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新长 《科技资讯》2010,(35):40-40
超导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提高临界温度的同时,人们在努力探索新型超导材料。在进一步探索超导微观机理的同时,人们更关注超导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超导的基本知识和超导材料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超导材料在电力、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5.
超导电性理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导材料的种类非常广泛,有单质金属、合金材料、有机化合物、非金属单质、金属与非金属掺杂材料、金属氧化物等.从超导电性特征又分为非常规超导材料和常规超导材料.因此从超导电性的起源研究超导电性理论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是重要的理论研究,又对合成、制备各种新型超导材料具有指导意义.分析研究了超导电性的本征特点,分别从超导的基本物理图像、同位素效应、超导转变温度计算公式表示等方面给出了常规超导体和非常规超导体的全面描述.同时理论上计算了一种有机复合超导材料.  相似文献   

16.
超导是金属或合金在较低温度下电阻变为零的性质。自从超导发现至今,超导的研究和超导材料的研制已迅速发展。超导材料的物质结构及性质已逐渐研究清楚,超导的临界温度已从开始的几开升至一百多开,超导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高温超导材料的广泛应用将会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7.
1991年刚发现的碱金属掺杂C_((?)0)超导材料对于理论上研究新的超导机制与进一步开发更高转变温度的超导有机材料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并讨论了这一材料的结构与电子性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综合叙述了超导材料及其超导微观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超导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分析测试仪器以及实际应用等。自发现超导现象以来,超导材料的研究一直备受各界科研人士的关注,不断的发展、突破。迄今为止,BCS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常规超导体的微观超导现象。近几年发现处于热点的部分先进高熵合金也具有超导性,且BCS理论可以解释其微观超导现象。这一发现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高熵合金超导材料对超导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类,期待对于超导材料的起源、发展历程的了解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对于高熵合金的超导性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超导与化学     
1 超导与其发展史当前世界上出现了一股超导热,所谓“超导”是指导电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自1911年发现超导现象以来,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超导现象必将深远地影响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各种新技术发展的关键。如用超导状态的电线制成闭合线圈,在这种超导线圈中由于没有电阻,故在无电压下电流仍能持续流动,因而可产生磁场,这种磁场即超导磁场。超导技术的应用包括超导强磁和超导弱磁,一旦超导材料在应用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北京大学化学系与物理系的科研人员,在1991年7月9日成功合成掺钾碳60的超导材料后,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又于7月23日成功地合成了掺铷碳60超导材料。经中科院物理所国家超导重点实验室交流磁化率测试,新合成的掺铷碳60超导材料的超导起始温度为28K,同时北大物理系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室微波吸收测试证实了掺铷碳60材料的超导性,所测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29K。与目前世界掺铷碳60超导材料研究(起始温度为30K)处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