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类新型负载钯催化剂:[(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钯催化剂由Zr(HPO4)2-x[(O3PCH2)2NCH2CO2H]x·H2O与PdCl2在甲醇中络合和水台胼还原制得.研究了催化剂在常压下对取代烯烃和硝基苯的加氢反应,催化剂的x值、Pd%含量,>NCH2CO2H/Pd比值、反应温度、溶剂和底物对催化加氢活性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催化剂可重复使用8次而无显著失活.[(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氯化钯;负载;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一类新型负载钯催化剂:[(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钯催化剂由Zr(HPO4)2-x[(O3PCH2)2NCH2CO2H)]x.H2O与PdCl2在甲醇中络合和水合胼还原制得。  相似文献   

3.
高等植物放氢的初步研究张凤章林淑贞龙敏南许良树(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厦门361005)自Stephenson和Stickland首次在微生物中发现氢酶后[1],尤其是Nakos和Mortenson第一次从巴氏梭菌分离提纯氢酶以来[2],氢酶研究有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合成7-取代苄氨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啉类衍生物,并进行了抗惊厥作用研究.抗戊四唑(PTZ)实验结果显示,7-(3-溴苄氨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啉(4j)的作用最强,其ED50为5.0mg/kg,保护指数PI为 20.7,作用明显强于对照药物,安全性也明显优于对照药物;而抗电惊厥实验结果表明,7-(3-氟苄氨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啉(4i) 的作用最强,其ED50为15.3mg/kg,保护指数PI为 7.2. 同时用旋转棒法测定了化合物的神经毒性,其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的神经毒性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氯球为载体,合成3种固载化离子液体[PS-Im-C3H6SO3H][HSO4], [PS-Im-C3H6SO3H][Cl]和[PS-Im-C3H6SO3H][Br];然后,以这3种固载化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在具有最好催化性能的[PS-Im-C3H6SO3H][Cl]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的量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S-Im-C3H6SO3H][Cl]为催化剂,酸醇的量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酸醇总量的2.5%,反应温度为115 ℃,反应时间为2 h的优化条件下,乙酸异戊酯的产率最高可达96.8%,且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产率,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碳氮双键C=N作为官能团在有机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2]。许多药物、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在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催化剂中都含有碳氮双键,如甲亚胺类化合物、制备含氮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2],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等[3]。在配位化学中含碳氮双键的化...  相似文献   

7.
苯并[C]噻吩具有很好的反应性能,作为许多反应的原料而受到重视.尤其在苯并[C]噻吩经光聚合制得聚苯并[C]噻吩后[1],因其具独特的导电性能而日益受到重视[2,3].Cava等人用邻二(溴甲基)苯和硫化钠反应,一步制成1,3-二氢苯并[C]噻吩[4...  相似文献   

8.
胶束法制备SiO2超细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纯超细SiO2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的基板,密封剂的填料,高档漆的消光剂,透明橡胶的填料,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以及高科技中的光学玻璃,绝热绝缘材料等[1~3].目前报道的制备超细SiO2粉末多用气相法,正硅酸四乙酯水解法等[4],以试剂硅酸钠为原料用沉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螺[5.5]十一烷-3-酮新的合成路线,即环己酮1经环氧化生成1-氧杂螺[2.5]辛烷2;2再与路易斯酸作用发生氢重排生成甲酰环己酮3;3与甲基乙烯酮在酸的催化下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1-螺[5.5]十一烯-3-酮4;最后经加氢生成目的产物螺[5.5]十一烷-3-酮5,总收率为28.9%,反应步骤少、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叔丁基杯[4]芳轻,以叔丁基杯[6]芳烃及对叔丁基杯[4]芳轻的羟基氢被乙酸乙酯或乙酸甲酯取代的衍生物;进而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这些杯芳烃与碱金属、钠等离子所形成的四种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离子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得出相应的固体配合物组成,还简便讨论了四种固体配合物的可能的形成机理和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丙烯氢甲酰化HRh(CO)(PPh3)3/SiO2催化剂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固定床加压气相连续流动微反-气相色谱组合装置评价了SiO2负载铑膦配合物催化剂上丙烯氢甲酰化反应.通过溶液(或液膜)31P(1H)NMR谱表征,发现配合物HRh(CO)(PPh3)3负载于硅胶载体上之后,原负载前驱苯溶液31P(1H)NMR谱在41.1ppm处的特征峰消失,但在化学位移为37.0ppm附近出现一新的宽峰,后者可能缘于配合物与载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反应4h后工作态催化剂的NMR测试表明,在丙烯氢甲酰化反应条件下,铑的三膦配合物发生部分解络;工作态催化剂表面上主要的铑膦催化活性物种是含双膦的配合物物种,并暗示存在着含双羰基或羰、酰基的反应中间态;同时也观察到可归属于解络后的游离三苯基膦物种的相应谱峰.反应90h后催化剂的NMR谱显示,铑配合物催化剂中膦配体含量已相当低;反应过程中膦配位体被氧化及铑、磷组份的流失是负载型催化剂活性下降乃至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水溶性膦铑配合物TOPP/RhCl3对1-十二烯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P/Rh摩尔比、水相pH值和溶剂等因素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了以十三酸为主的反应产物,这一结果至今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3.
Treatment of CptRh(PMe3)Cl2(1) (Cpt = 5(- tBu2C5H3) with [Et4N]2Se6 in DMF solution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cyclo-tetraselenido half-sandwich rhodium complexes CptRh(PMe3)(Se4) (2). The elimination of 2 with excess of nBu3P results in cyclo-diselenido rhodium complex CptRh(PMe3)(Se2) (3). 1 reacts with [nBu4N]2Te5 in DMF solution to yield cyclo-ditellurido rhodium complex CptRh (PMe3)(Te2) (4) in which carbon atom from CH2Cl2 can be inserted into Te-Te bond to form CptRh(PMe3)(TeCH2Te) (5). The new complexes 2-5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their IR, EI-MS, and 1H, 13C, 31P, 103Rh NMR spectra as well as element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水溶性有机膦配体三-(对苯氧基-聚氧乙烯醚)-膦(TPPP),制备了它的含铑配合物,并将其成功地用于丁腈橡胶(NBR)的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顺利地合成了氢化丁腈橡胶(HNBR).经测定,催化剂对丁腈橡胶的选择性催化加氢率达65%以上;产物HNBR中金属铑含量未被检出(w <0.1mg/kg);水相中金属铑的回收率按质量分数计算大于96%,显示了水/有机两相膦铑催化剂在催化氢化丁腈橡胶中良好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两相催化体系水/甲苯中,考察了反应温度、配体与催化剂摩尔比率、氢气/一氧化碳压力比对铑羰基配合物与水溶性膦配体催化丙烯酸丁酯的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单膦配体(TPPTS)和双膦配体(BDPXS)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有关参数(温度、Rh/TPPTS比率、催化剂浓度、压力、甲苯/水体积比、不同溶剂、CO与H2分压比)对丙烯酸丁酯的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首次研究了水溶性双膦配体BDPXSNa和BISBISNa在丙烯酸丁酯氢甲酰化反应中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TPR对γ-Al2O3负载的Rh催化剂和Rh-Mo-K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Rh催化剂在氧化过程中形成两种Rh的氧化物;向Mo-K催化剂加入铑使得Mo易还原,且Rh的氧化物部分覆盖K-Mo物种,因而形成了含有Mo-O-Rh键的混合氧化物,该物种稳定,500℃时不能被H2还原,这些氧化物提高反应活性的机理可能是降低了CO化学吸咐,增大了表面H原子的浓度,从而有利于长碳链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烯烃氢甲酰化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分子设计的发展和水平,讨论有关水溶性铑膦配合物的结构、性能和在氢甲酰化催化反庆中的应用,内容包括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和负载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催化剂失活机理,并藉以说明水溶性配体和催化剂的合成、两相催化的应用开拓以及新型催化体系的设计乃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氧原子转移试剂存在下金属羰基化合物CO取代反应动力学的系统研究表明,反应速率对金属羰基化合物、氧原子转移试剂和进入试剂的浓度分别为一级、一级和零级。这表明反应可能为缔合机理,过程涉及转移试剂氧原子在羰碳原子上发生亲核进攻,生成一个良好离去基团CO2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活性中间体,后者与进入试剂发生快反应得产物。从金属羰基化合物和氧原子转移试剂两个方面讨论了影响CO取代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发烟硫酸磺化手性双胺双膦配体[(R.R)-C6P2(NH)2].合成了PNNP-型水溶性手性双胺双膦配体[(R.R)-C6P2(NH)2(SO3Na)4],并分别与简单的钌、铑络合物反应,制备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催化剂[(R,R)-C6P2(NH)2(SO3Na)4RuCl2]和铑络合物催化剂[(R,R)-C6P2(NH)2(SO3Na)4RhCl].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对手性配体及手性Ru络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进而用这些水溶性的钌,铑络合物催化剂或水溶性手性配体与铱络合物[IrHCl2(COD)]2组成的混合催化体系研究了多种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结果表明.在以异丙醇作为氢源时.对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都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与铑,铱催化体系相比,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催化体系具有更高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对于苯乙酮的氢化.其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分别达到91.6%和93.0%e.e..此外,进一步考察了反应温度和KOH用量对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转移氢化性能的影响,并将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催化体系应用于多种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获得了高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分别可达92.0%和96.4%e.e..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CR.R)-G6P2(NH)2(SO3Na)4RuCl2]是芳香酮不对称氢转移催化氢化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