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DQ,DR)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6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和28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HLA—DP,DQ,DR抗原的表达。新疆哈族食管鳞癌组织中HLA—DP,DQ,DR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36.4%,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1%(χ^2=8.389,P〈0.05);HLA—DP,DQ,DR抗原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淋巴转移、分化程度无相关性。HLA—DP,DQ,DR的表达与新疆哈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通过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分析法对36例乳腺癌组织TOX3基因的7号外显子、PPP2R1A基因的6号外显子、PTEN基因的5号外显子进行突变位点检测,利用DNA测序分析法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TOX3基因的7号外显子与PPP2R1A基因的6号外显子中无突变,但在PTEN基因5号外显子第1408位核苷酸序列由A突变为T,导致其编码氨基酸由N突变为Y,所检测的3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11例检测到突变,HRM结果与DNA测序结果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3.
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法对30例结肠癌的p53基因突变进行了观察,检测了第5~8四个外显子,发现21例有p53基因突变(70%)。30例肠癌按临床Dukes分期:A期2例皆有突变,B期11例有突变者6例(55%),C期8例有突变者5例(63%),D期9例有突变者8例(89%),按病理分型则13例有11例突变(85%),管状腺癌6例有p53基因突变4例(67%),低分化腺癌5例中检出3例有突变(60%),在6例粘液腺癌中测出3例有突变(50%)。从临床分期看愈晚突变率愈高。而病理分型恶性程度高者突变率反低,这是因为缺失率未计数之故。最后讨论了突变率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PTEN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EN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采用RT-PCR方法检测PTEN基因mRNA在36例哈萨克族食管癌及相应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选取mRNA水平差异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bolt方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TEN基因mRNA在36例癌组织中有30例表达,阳性率为83.33%。其中癌组织表达量高于相应正常组织(TN)21例,占70%;癌组织表达量等于相应正常组织(T=N)4例,占13.33%;癌组织表达量低于相应正常组织(TN)5例,占16.67%。PTEN基因mRNA在正常组织中表达仅有9例。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相比,PTEN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高。PTEN蛋白的表达在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中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可能不是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主导基因,其对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Si-1基因6,14和15号外显子区段的PCR扩增,分析了Si-1基因在116例恶性肿瘤组织、1例良性肿瘤和21例非肿瘤组织的缺失和突变.发现恶性肿瘤中有7例缺失,8例有内含子突变;良性肿瘤中没有缺失和突变;非肿瘤组织中没有缺失,1例有内含子突变.脑肿瘤的缺失率最高,达到57.1%,内含子突变率42.9%;肝癌的缺失率达15%,内含子突变率26.7%.上述结果表明,Si-1基因在脑肿瘤和肝癌组织中有较高的缺失和内含子突变,显示该基因有可能是这2种肿瘤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癫痫人群及正常人群SCN1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共采集癫痫病人血液181份、癫痫病人脑组织38份,正常人血液120份.提取基因组DNA,针对SCN1A基因4号外显子设计1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选取适合条件的PCR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个别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结果:所有样本进行SCN1A的4号外显子筛选时,均未发现异常带出现.选取2例癫痫病人血液的PCR产物测序结果与基因组序列相比对,也未发现碱基改变.结论:癫痫是一种复杂综合征,研究的339癫痫患者中未发现SCN1A基因4号外显子突变.  相似文献   

7.
采用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mutant auele specific amplication,MASA-PCR)检测了125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V600E点突变(包括94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例癌旁正常组织),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仅在VIE和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中检测到BRAF^V600E突变,PTC中突变率为68.4%(57/83),主要见于经典型PTC和微小癌,其突变率分别为73%(52/71)和2/3,在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癌及良性病变中均未检测到BRAF^V600E突变。临床病理资料显示,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5岁,突变率在40岁以上者显著高于40以下者(X^2=4.69,P〈0.05),而与性别、淋巴结转移、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无显著关系(P〈0.05)。结果显示,1)BRAF^V600E突变仅发生于PTC和部分未分化癌,是PTC中较常见的遗传学事件,可为PTC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视点。2)BRAF^V600E突变主要见于经典型PTC和微小癌,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表型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联合检测并分析KRASBRAFPIK3CA突变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及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08—2009年入院治疗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提取DNA行PCR扩增后,采用焦磷酸测序法联合检测KRASBRAFPIK3CA基因的突变率,统计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Dukes'分期、TNM分期、组织病理学分型及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50例患者中,KRAS突变率为32%(48/150),BRAF突变率为8%(12/150),PIK3CA突变突变率为12%(18/150),其中9号外显子突变率为6%(9/150),20号外显子突变率为6%(9/150)。KRASPIK3CA的突变与患者的Dukes'分期关系密切,KRASBRAFPIK3CA的突变与CR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组织病理学分型之间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四种原发恶性肿瘤中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重PCR、PCR-SSCP和序列分析方法,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15例食管癌、12例胃癌、9例乳腺癌共68例原发肿瘤组织标p16进行在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的缺失率分别为16%(5/31)、,20-%(3/15),8%(1/13),0(0/9),2例突变:一例食管癌在第130位氨基酸密码由AGA变为ATA,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异亮氨酸,一例肺癌第140位氨基酸的CGG处的C缺失,导致移码突变,p16基因在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多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病,AD)早老素-1(Presenilin-1,PS-1)基因第3、4、5、8外显子的突变特点,对13例散发性Alzheimer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患者、12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dia,VD)患者及31名正常老年人的PS-1基因第3、4、5、8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编号为SAD5的患者PS-1基因第3外显子扩增片段上存在1个缺失突变位点,编号为SAD3的患者PS-1基因第8外显子扩增片段的近3’端处发现2个插入突变位点.12例VD患者与31名正常老年人的PS-1基因第3、4、5、8外显子均未发现突变.实验结果表明,SAD患者PS-1基因中存在第3、第8外显子的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