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民族意识与民族存在是辩证统一的。民族存在是与民族意识对应而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存在。民族存在的客观性规定了民族意识的来源范围,也规定了民族意识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必然趋势。民族意识作为相对独立的精神系统,与物质系统存在着名实距离,同时、对民族存在还有着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与民族存在的客观规定性,构成了民族范畴的基本矛盾,这组矛盾的变化发展,决定了民族过程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宠儿》以对民族历史的重新把握,对民族记忆进行重新召唤,重塑美国黑人被奴隶制破坏了的自我意识、民族意识。小说中祖孙三代人的自我意识构成一条从觉醒到复归再到重塑逐步完善的历程;而整个黑人民族意识也从扭曲到自觉、成熟。寻求自我的历程和重构黑人民族意识的进程紧密相连,这是使黑人真正走出奴隶制的阴影,成为真正的自由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民族意识研究的创新之见──推荐“民族意识及其调控研究”徐杰舜笔者在1989年12月撰写的《论民族自我意识》一文的开篇中曾说过:“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意识,这个长期以来被人们忌讳的问题,现在,随着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繁荣的发展,随着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欧洲意识”的培育是欧洲联合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欧洲意识”与“民族意识”都是人们对地域性共同体归属和忠诚的一种情感。正如“民族意识”是维系近现代民族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情感基础,“欧洲意识”也是将欧洲民众集合在一个超国家新共同体内的必要的精神支柱。促使当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与决定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相似的,近代“民族意识”形成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在“欧洲意识”培育过程中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强化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因而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竞技体育对于增强民族意识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关键是要做到审时度势,巧妙运用,运用得当便会成为发展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存在着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民族意识的觉醒始于近代西方的殖民侵略.伴随民族危机的加剧,民族意识逐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和爱国情感的体现.按地域的角度划分,通过论述各地区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打破民族界限,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史实,展现民族意识初步觉醒的发展历程.这是对民族意识发展阶段性问题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存在着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民族意识的觉醒始于近代西方的殖民侵略。伴随民族危机的加剧,民族意识逐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和爱国情感的体现。按地域的角度划分,通过论述各地区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打破民族界限,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史实,展现民族意识初步觉醒的发展历程。这是对民族意识发展阶段性问题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主权越来越突显出其对民族国家的重要性.文化主权和经济主权、政治主权、领土主权一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且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主权现在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另一方面是周边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与争夺.要维护文化主权、提升青少年的国家民族意识,需要在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保护民间文化、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建立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民族意识的生产、功能及走势,认为民族意识在世界范围内日益衰败的总趋势是无法逆转的。  相似文献   

10.
钟雪痕 《科技信息》2010,(8):I0058-I0058
由于民族院校的班级是由不同民族的大学生组成,这些大学生各具特色,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事情的认识和态度有很大不同,这给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民族意识、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班主任做好表率作用、关爱贫困生、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与家长保持联系六方面简略探讨了如何做好民族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培养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支柱,在全球化的时代,重视对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战略意义。分析了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的若干特征,提出培养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几点建议,即:惩治腐败,增强青年与党和政府的认同感;使青年增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加强对青年的爱家、爱亲人、爱乡土教育;加强新时期青年国家民族意识培养方面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傈僳族是一个横跨中缅泰印四国国境而居的跨国民族。近年来,由于以云南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傈僳族发展促进会等为代表的各个傈僳族学会、研究会的成立,促进了国内外傈僳族群众之间的民间交流与互动。随着族内交流互动日趋频繁及民族精英的引领,傈僳族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具体表现在:缅甸傈僳民族发展党的成立,新族标的产生等。如何正确看待傈僳族民族意识的增强,是我们处理跨国民族问题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干部政治参与意识普遍增强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这与我国特定的民族关系结构、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战略的运行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作为公民个体和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代表的少数民族干部在政治参与实践中对国家结构体系、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战略部署的基本态度。自身国家观与民族观结构层次,将会得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后金统治者建立清朝之后,来源于白山黑土的满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碰撞交融,产生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清代满族作家在向汉族学习的过程中,既吸收其先进的文学因素,又保留了自身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运用在文学创作中,使满族文学以自身的独特性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15.
民族意识是一般社会问题转换生成民族问题的思想基础。民族意识的能动作用贯串于民族问题的全过程。因而对民族意识进行有效调控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必要手段。民族意识得到有效的良性调控,民族问题就得到妥善解决;反之,民族意识一旦受到恶性调控,就会造成灾难性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一批有识之士在强烈的民族意识驱使下,掀起了“开眼看世界”思潮,具备了一定的世界意识;而对世界的认识,又促进了他们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这批士大夫的民族意识,已由战前对统一王朝内部民族分裂问题的忧虑升华为要求巩固边防、抵御西方侵略,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统一。学术界出现的边疆史地研究热潮则是士大夫民族意识增强的反映。“开眼看世界”思潮和边疆史地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端,同时也是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团结御侮的标志.从沈阳地区开始,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全东北乃至全国.在苦难的岁月里,正是在这种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的支撑下,东北人民从未停止过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18.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1年,是一段台湾人民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亦充满着台湾人民前仆后继、永不退却的反殖民统治的斗争。这些反殖民斗争,不管是暴力的武装抗日,还是非暴力的民族运动和文化抗争,无不体现出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坚韧的民族性格。正是这种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强烈的民族意识,才使得台湾人民在历经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后,迅速重回祖国怀抱。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景仰的积极的价值观念、思想准则和道德品格等精神内核,通过多种载体和途径表现出来。民族精神具有区域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开放性。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等概念紧密联系又有差异,是不能等同和混用的。  相似文献   

20.
徐润买办期间因地位的卑微促使他奋发图强、刻苦学习 ,形成了他的创业精神 ;同时西方列强的疯狂掠夺和贪得无厌 ,使他对洋人、洋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从而促使他民族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