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悦 《科技信息》2009,(32):147-148
《红楼梦》和《飘》是两部不朽名著。虽然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年代和文化背景都不相同,但这两部作品中的两位女性——王熙凤和郝思嘉却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通过比较,我们了解到虽然两位女性在性格和处事方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社会背景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她们的最终结局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故事为线索的神魔小说,自明代中叶成书以来,家喻户晓,影响很大.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这部小说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性的糟粕,这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它的主要倾向竟究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作为一部古代文艺作品,它的主要倾向是好的.它广泛揭露和批判了黑暗的封建社会,歌颂了对天宫、地狱统治者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愿望.……可以说,《西游记》不但是我国文学史上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的神话文学作品.”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脱离了《西游记》作品本身的创作实际,不符合小说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实际情况是《西游记》这部小说.虽然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  相似文献   

3.
陈丽娟 《科技信息》2008,(10):204-204
《纯真年代》和《飘》是两部女性作者的著名作品,这两部小说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不同时期现实生活中男权中心社会中备受压抑的女性的情感世界。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两位配角的内心世界,从而揭露在男权社会制度下的女性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4.
对奈良、平安时代日本及同斯新罗在算学教育中使用的教科书《六章》和《三开》的作发属提出不同看法,否定了日本者认为这两部书是由新罗传入日本的,以及韩国学者认为百济人作品的说法。通过对中、日、朝古代数学教育史料的分析和比较得到了新的结论:①《六章》《三开》即不是由新罗传入日本,也不是出自百济人的作用品,它们都是由中国传入的数学书:②这两部书都是唐以前的作品,其作者是北魏时期的数学家高允。  相似文献   

5.
阅读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不同读者会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从美学角度说,每一部作品都有许多不确定点,它形成的"召唤结构"因读者在经历、文化修养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而形成认识上的区别。艾米的《山楂树之恋》和赫塔.米勒的《狐狸那时便是猎手》《心兽》《今天并未遇见我》三部曲就是论证和分析此理论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4,(4):34-37
莫言的小说多依托"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然而在不同的作品中,这片沉默而厚重的土地上不仅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也被莫言寄予了不尽相同的精神内蕴。从莫言的《红高粱》和《生死疲劳》这两部相隔二十多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叙事风格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生死疲劳》从"精神家园"到"现实家园"的转变绝不是一种"下降"或"倒退",而是他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立场的又一实质性的大步前进,也是他始终保持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很少有父亲出现。文章通过对出现在村上春树后期作品《海边的卡夫卡》与《1Q84》两部作品的父亲形象进行解析后认为,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父亲是日本社会"恶"的象征。与恶抗争表明了村上春树对抗日本社会体制的姿态,而村上对父亲的怀念实则为《1Q84》中塑造天吾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池莉以新写实主义和对武汉都市的仿真创作了大量作品,《所以》的发表距离于上一部作品《水与火的缠绵》时隔三年,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看到许多相似的阗素,尤其是在人物设置以及情感的表达上,这不能不说是池莉创作的模式化倾向的显著表现。  相似文献   

9.
2006年文坛有两部"文革"作品面世,那就是莫言的《生死疲劳》和余华的《兄弟》。两部作品在创作上也有某种共性,两位作者皆有先锋创作的历史,由此,笔者认为莫言和余华对待"文革"的态度是由颠覆开始转向了一种大历史的包容。  相似文献   

10.
廖欢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8):65-66,72
《纯真年代》和《华盛顿广场》分别是美国知名作家伊迪丝.华顿和亨利.詹姆斯的经典作品之一。虽出自不同的作家之手,但是两部作品在主题意义和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还是有些趋同之处的。本论文从两个理论中的某些要点解读此两部作品,一是借助互文性理论中的某些观点来解读两部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二是借助美国成长小说分析两部作品中各自主人公面对爱情的心路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之初,在壮族文学里开出了两朵奇葩:一是青年诗人韦其麟的长篇叙事诗《百鸟衣》;一是新歌剧《刘三姐》。这两部作品不但在国内受到极口称赞,获得很高评阶,而且香飘海外,墙里墙外一片红。《百鸟衣》被译成好几种外国文字,产生了国际影响,外国人研究该书的出了好些专家、付教授,一九七八年《刘三姐》在香港、新嘉坡演出,也获得了很高声誉,在海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两部作品,不但  相似文献   

12.
《列子》非张谌伪作的看法,已经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学术界仍存在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今本《列子》:“从思想体系和语言风格看,可能是晋人作品.”(《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22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魏晋人的作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42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9月第2版)关于从思想体系、思想内容看,《列子》是先秦作品而不是魏晋作品的论证,详见另文《从思想史的角度论<列子>非魏晋人所伪作》.本文专从汉语史的角度来论证<列子>非魏晋人所伪作.从语言使用方面,认为《列子》是魏晋人的作品,持这种看法的人虽有一些,但迄今为止,较为完整的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还只有杨伯峻的《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此文最初发表于《新建设》杂志1956年7月号,后收入杨伯峻《列子集释》附录“辨伪文字辑略”中.持从语言使用上看《列子》可能是魏晋人作品的看法的人,大抵都本自杨伯峻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象《红楼梦》这样,在读者中间存在着如此严重的分歧!许许多多的“家事”说,如“故相明珠家事”,“和珅家事”、“傅恒家事”、“金陵张侯家事”、“顺治与董鄂妃故事”,……还有“自传”说,这仅仅是有关小说题材的种种争议,其中甚至有上万字的考证.《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更是莫衷一是.不少论者把作品的主题与客观意义混为一谈.而所谓“客观意义”往往加上自己的臆测.一部作品在读者中间存在争议,本来无可非议,但是,我们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红楼梦》的思想性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某种需要,给《红楼梦》下断语.尤其是文化革命以来,把《红楼梦》说成“伟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14.
《天雨花》是清代一部影响颇大的弹词作品,与《红楼梦》并称为“南花北梦”,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还存有疑问,我们更倾向于认为“陶贞怀”是作者的笔名。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作家对那个时代理想男性的抒写:一身正气,智勇双全,对爱情坚贞不二,霸气又不失温柔之心,开明而又宽容慈爱,且能给人以十足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5.
《舞姬》与《霍小玉传》虽然是中日两国不同时期的两部作品,但是在题材、创作背景、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代表了来自不同国家的这两位作家有着相似的审美角度和对艺术追求。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异同的对比研究,希望以此来更好的理解中日两国在文学领域的相似与差异。  相似文献   

16.
《悲悼》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金锁记》是中国近代女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这两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这两部作品的结尾却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格调。文章从人物性格的不同、创作主体的不同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不同社会背景分析形成结尾不同格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 《故事新编》是鲁迅研究中争论最多的作品之一。有人根据作品穿插的现实生活题材所包含的讽喻性,就认定它是“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来的杂文”;也有人依据历史小说概念来评定,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不能算作历史小说,只能是“一般的短篇创作小说”;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它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是作品中“直接抨击现实的细节”,“是这部作品客观上确实存在的缺点”;有人虽然承认作品中穿插的抨击现实的细节是鲁迅小说的“独创”,但又认为这是鲁迅“取战斗之一利,而存艺术之一弊”。围绕《故事新编》研究中的主要分歧,是它的题材处理。到底如何理解鲁迅在其创作中处理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深刻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第一个对《故事新编》予以正确评论的是茅盾。他认为《故事新编》是五四以来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文学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现代汉语》教材各校运用不一,显示了一种多样化的景象。应该说,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是,我认为,在这多样化的同时,探讨如何编写一部更适合于高师运用的《现代汉语》教材,却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想就这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编写原则 高等师范院校,既是高等学校,但从性质上看,却又与一般综合性大学、成人大学不同,它  相似文献   

19.
《娇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部经典的爱情悲剧,而这两部作品又都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本文阐述了两部作品在爱情之上附载的更为深广的进步意义.同时指出从悲剧主人公对待外界强制力量的态度来看,两部作品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晏子春秋》是记录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思想言行的一部著作,它在目录学中的学派归属与图书归类问题一直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争议,尤其是学派归属问题。在当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我们对此问题有了越来越深的研究,《晏子春秋》不但是一部富有浓厚政治思想色彩的古典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历史、文学、哲学史的重要文献,这已渐渐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同时这也将继续促进我们对《晏子春秋》其它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