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首先梳理了绿色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绿色创新与环保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阐明绿色创新与环保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建议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绿色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大技术推广示范支持力度,有效激励绿色创新与环保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应把绿色产业作为优势产业优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绿色产业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要重点扶持和培植绿色产业,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途径,把绿色消费作为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绿色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效益。洋县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绿色产业具有较好的自然优势。大力培植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就培植和发展绿色产业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大连绿色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使得产业发展必须进行绿色设计和绿色改造。大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在发展绿色产业上做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很多瓶颈需要解决。本文首先对绿色产业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接着分析了大连的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然后,对大连市发展绿色产业的经济和产业情况进行了阐述;随后,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大连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最后,得出全文的结论。本文能为大连市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从理论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是以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能源、资本密集性投入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已经直接威胁到自然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为有效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发展绿色产业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大连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大连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中国绿色包装绿色包装的路径。方法阐述了中国绿色包装的时代特征,分析研究了当前包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过度包装产生的影响,剖析了导致过度包装的原因。结果以理念创新,引领绿色包装产业发展;以标准制定,规范绿色包装产业发展;以重点突破,实现包装产业发展的生态化;以控制手段,推动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明确责任,协同推进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结论我国包装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的现象日趋严重,造成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绿色包装是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资源环境条件、现状开发强度、绿色产业基础、社会经济支撑、技术服务条件等5个方面构建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对江苏省的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8.
程蔚 《安徽科技》2018,(3):31-33
黄山市具有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具备良好的绿色发展基础。但生态保护投入与收益反差、发展落差明显,绿色发展面临输血不足的困境。应从发展理念、产业基础、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实现突破,着力构建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并举的绿色发展体系,创建绿色发展文化环境,实现动力转换,推动黄山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建筑行业正朝着节能化、数字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由此诞生并成为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充分掌握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为绿色建筑在我国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本文总结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规范,充分梳理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绿色建筑产业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究,从政府、企业、社会3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未来绿色建筑产业蓬勃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途径及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基本形式,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园区经济和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发展极其重要,具有农产品供给、生产要素供给、资源供给、承接产业转移和对接产业分工、提供工业产品销售市场等功能。洞庭湖区应实施绿色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建设专业化基地农业、标准化品牌农业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打造肉制品、米制品、油制品和果蔬茶制品的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申请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0月25日,国务院批复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正式进入施工期。从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和环境问题治理3个主要的维度,构建了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重点对标分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绿色发展水平。为示范区长远更快更好的发展提出了6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建立政府间的工作协调机制;统一环境管理标准,加强信息共享;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建立产业转移利益诱导机制;通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探索可持续的生态保护机制;加大推进技术进步的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相似文献   

13.
采用DEA 模型的Malmquist 指数方法测度了2000—2013年湖北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湖北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其增长率约为6.7%,且主要是工业绿色技术进步推动.然后选取2000—2013 年的统计数据,基于VAR 模型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湖北省工业绿色TF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对工业绿色TFP增长短期具有显著作用,长期趋于稳定; 产业结构及科研创新对于工业绿色TFP增长短期促进作用较弱,但从长期来看2者是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绿色建材的产业化发展是保障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在我国持续稳定推进的重要支撑,是改善住宅人居环境的物质依托,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自“九五”时期开始,国家和行业着力推进绿色建材基础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特别是在当前良好的宏观环境条件下,绿色建材的技术孵化效应初步显现。近3年来,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出现了专门以生产、开发绿色建材为主题的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为充分掌握我国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基地)发展的特征并进行战略性思考,本文系统剖析了我国绿色建材产业化发展的宏观环境特征,基于调研指出支撑绿色建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全国范围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基地)的规划建设现状,归纳总结当前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基地)的经验、问题,并为绿色建材产业(作为建材工业的升级版)保持稳定高效的发展态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文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2010—2017年的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绿色发展福利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福利水平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区域间呈现出三极化格局,其区域间差距是影响总体差距的最主要来源; 各类因素对不同水平的城市绿色发展福利存在显著差异,在低水平城市中,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是促进绿色发展福利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2者与环境规制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为正; 在高水平城市中,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是促进绿色发展福利水平上升的关键因素,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交互项显著为负,其与社会福利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马林  王亮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3(2):126-128,134
通过对安图县资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认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顺应生态文明的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剖析了安图县绿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稀土是现代工业发展必不可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江西稀土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其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如何改变江西稀土产业粗犷的发展模式,优化其产业结构,最终实现江西稀土产业的绿色转型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江西稀土产业的资源优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近些年来江西稀土行业发展取得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江西省稀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碳金融市场的构建是低碳金融构建的核心。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要培育以碳金融市场为主体、碳交易产品为基础,进而建立制定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在内的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而碳市场的建立有赖于绿色银行、绿色保险、绿色财政及绿色产业政策等宏观配套政策和制度体系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果蔬保鲜产业化存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性难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根据不同果蔬的生物学特性,开创了果蔬保鲜新途径,研发出新的果蔬保鲜剂,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果蔬综合保鲜技术体系,为减少我国南方特色果蔬采后损耗做出了贡献。本文综述了南方特色果蔬贮运保鲜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我国果蔬贮运保鲜技术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蔡建霞  郑壮丽 《河南科学》2014,(10):2168-2172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影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雾霾污染几乎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黑色发展,减轻环境污染,加快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需要.河南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也是传统能源、原材料工业集中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绿色发展也成为建设美丽河南的必然选择.研究认为,绿色发展要明确政策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服务业,倡导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