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稳定碳同位素δ13C1在煤层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气分布状态主要受控于两种地质效应:一种是热动力学机制控制下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存在于煤层气生成期;另一种是甲烷δ^13C1解吸一扩散一运移效应,存在于煤层气生成后,源于埋深变浅而造成的泄压条件下。文中以沁水煤层气田为例,探讨了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δ^13C1解吸-扩散-运移效应。认为可以利用煤层气δ^13C1特征来评价煤层气保存条件和开采稳定性,指导煤层气田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韩超  韩宝中  朱铁 《科技资讯》2012,(20):104-104
煤层气选区评价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最前端、最重要的关键技术。我国煤层气储量大,分布广,但由于技术原因大部分煤层气资源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并且由于政府补贴不到位,导致煤层气藏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没有开采价值。所以煤层气资源在投入开发前,应对准备开发的煤层气区块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出较好的区块优先开发,因此煤层气选区评价将对煤层气区块的动用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避免重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陈召英  吴财芳 《科技信息》2010,(17):I0024-I0024,I0062
本文阐述了云南老厂矿区煤层气资源概况及其分布,对该区煤层气储存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总结,利用体积法求出了煤层气的资源量,结合煤层气开发的主要评价参数,对勘查区做了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老厂煤层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阜新煤层气产业特点和宏观经济状况,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煤层气资源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宏观经济评价中。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了投资开发煤层气资源对阜新国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就业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聂俊丽  邓明国 《贵州科学》2007,25(Z1):122-128
本文阐述了云南恩洪矿区煤层气资源概况及其分布,对该区煤层气储存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总结,结合煤层气开发的主要评价参数,重点对研究区的勘查区块及开发前景进行了评价,并筛选出了可供今后勘探开发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多次开展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蜀南地区煤炭以无烟煤为主,与沁水盆地类似,其煤层变质程度高,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蕴藏了大量的煤层气资源。为了进一步查明蜀南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根据该区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煤层气参数井资料,从煤层分布特征、煤质特征、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特征及等温吸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储层特征,对储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蜀南地区龙潭组煤变质程度高,属于无烟煤;兰氏体积大,含气量高,气体质量好,含气饱和度高,兰氏压力小,临界解吸压力小、地解比偏低。综合评价显示该区煤层气储层质量较好,资源潜力大,但开发难度较大,尚需适宜的开采技术。建议选择长宁-叙永区块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探索煤层气勘探评价方法及有效的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8.
准确的估算煤层气资源量是煤层气资源评价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收集和分析鸡西盆地500余个钻井资料、58个瓦斯解吸钻孔资料、多年矿井瓦斯涌出量及采集和测试大量样品的基础上,并根据不同的地质影响因素,采用不同的含气量计算方法,将盆地分成六个区块计算含气量,从而较科学合理地评价了盆地的煤层气资源量,为鸡西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晋城西区煤层气成因及其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煤层气成因和西区矿井煤层气赋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其生成及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其分布1.1中国煤层气资源量据2006年中国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显示。中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6.8×10^12m^3.1500m以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10.9×10^12m^3。  相似文献   

11.
从煤系地层的岩性特征入手,从煤岩成分、石油成分、含煤地层及石油的有关地球化学指标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井田煤系地层的石油来源于三叠系的产油层.并初步总结出煤系地层油气的分布规律.图4,表5,参6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煤层甲烷含气量的预测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各种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作了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藏定义的基础上,基于天然气水合物藏的特征,认为天然气水合物藏是指具有一定量的甲烷等气体运移到温度-压力适宜的地层,并以固态形式赋存于地层/松散沉积物中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及其与之有直接关联的天然气聚集。因此,在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评价时,应当查明天然气水合物层下部游离气状况,存在游离气层的"固-气两层楼式"天然气水合物藏是当前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靶体。分析认为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属于"固-气两层楼式"天然气水合物藏,在进行资源评价和试采时,应该对天然气水合物层和游离气层进行统一考虑,从而有望进一步提高单井日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气层段之一,也是今后进一步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主力目的层位。本文从上第三系储层的类型及其展布规律、岩性、储集物性、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天然气储层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天然气藏的形成条件及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天然气对储层储集物性的要求比石油更具广泛性;天然气藏的形成除必须具备一定的储层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受控于生成运移条件、盖层条件及一定构造背景等。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粉状铬铁矿在流化床内的流化性质、还原过程和加煤条件。通过实验,得到流化过程中煤粉与铬铁矿粉的相对分布规律,给出使煤粉沿流化床高度方向较均匀分布的条件,测试了流化还原气组成、空塔流速、外配煤量、还原时间及还原温度等因素对铬铁矿粉化还原的影响规律。给出还原条件局部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陆长清  王世芬  刘光华 《江西科学》2014,(2):212-214,227
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的分布性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友好型的新能源。目前,国内生物质气化装置普遍存在产出可燃气中焦油与氮气含量较高、热值较低、气化效率较低和自身热损失较大等问题,对生物质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进行了改进,着重介绍了改进型生物质气化炉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对在现有燃煤、燃油锅炉应用改进型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后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煤层显微组分与微裂隙二元关系研究对煤层气开采具有潜在价值.通过对沁东北太原组15号煤宏观、电镜、物性等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煤储层显微组分和微裂隙之间二元机理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基质有机显微组分可以产生张性裂隙和压性裂隙,而镜质组中的张性裂隙对煤层气扩散作用较大,惰质组中内生裂隙不太发育.该区渗透率呈现低渗——特低渗的原因主要是割理被脉状方解石填充以及粘土矿物的充填.  相似文献   

18.
“下三带”理论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已发展的日益完善,该理论在承压水上安全开采评价及矿井底板危险性评价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对“下三带”理论的概念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并着重以笔者参与的实例,结合压水试验和有效隔水层突水系数法,来对其在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应用加以说明。本文旨在促进对该理论的深入理解,更好的推广应用,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斯事故是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重大的安全隐患.中国煤矿瓦斯事故防治应转变观念,树立瓦斯既是有害气体,但又是一种优质能源,应将它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为此,介绍了中国的煤层气资源及利用概况,分析了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前景,并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对某典型煤矿煤层气利用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瓦斯事故,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