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一种汉语情感语音合成的方案。首先,根据汉语韵律的分层特点,采用SFC基频时长韵律模型,从语料库中提取出反映汉语情感特征的基频参数和时长参数曲线;然后,采用STRAIGHT语音分析与合成算法,用提取出的反映情感特征的韵律参数控制合成过程.从而合成出带有情感的汉语语音。  相似文献   

2.
选取三种典型的情感状态,通过对在不同情感状态下大量取样的语音样本的基频、能量、时长及相关韵律特征参数作统计分析,基于统计结果使用PCA方法进行情感状态识别实验,识别准确率达91.67%.结合情感识别结果,使用DTW算法通过模式匹配进行小词汇表的语音识别,提高语音识别正确率;给出输出语音韵律特征参数的调整方法,使人机语音交互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将基音同步叠加技术用于汉语文语转换系统的方法。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组成、语音基元选择、语音库的结构和检索、文本的预处理、合成规则、基音同步叠加技术等。该系统在语言学处理中采用了分词精度较高的基于词形统计的汉语文本切分算法 ;韵律处理采用了能有效控制合成语音韵律的语音合成规则 ;声学处理采用了基音同步叠加技术进行语音合成 ,易于调整合成语音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测试表明 ,本系统语音输出清晰度达 95 % ,自然度达 8.1分 (按 10分制 ) ,基本达到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情感语音的变换方法.通过提取普通话10种情感语音的韵律特征,对比分析了中性语音和情感语音之间的韵律特征差异,利用SVR建立了基频、时长、能量、停顿等韵律特征参数的预测模型,并利用Straight算法实现了由中性语音向情感语音的转换.利用这种方法变换出的10种情感语音,其情感主观平均(EMOS)得分为3.4.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情感语音合成的质量,提出一种采用多个说话人的情感训练语料,利用说话人自适应实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情感语音合成方法。该方法应用文本分析获得语音对应的文本上下文相关标注,并采用WORLD声码器提取情感语音的声学特征;采用文本的上下文相关标注和语音的声学特征训练获得与说话人无关的深度神经网络平均音模型,用目标说话人的目标情感的训练语音和说话人自适应变换获得与目标情感的说话人相关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合成目标情感语音。主观评测表明,与传统的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比较,该方法合成的情感语音的主观评分更高。客观实验表明,合成的情感语音频谱更接近原始语音。所以,该方法能够提高合成情感语音的自然度和情感度。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用于情感语音合成的基频转换方法.该方法使用定量目标逼近(q TA)特征作为语音音节层的基频描述,并用高斯双向联想贮存器(GBAM)实现中性合成语音音节层q TA参数向目标情感语音音节层q TA参数的转换.在模型训练阶段,首先基于中性语料库和统计参数语音合成方法构建中性语音合成系统;然后利用少量情感录音数据,将从情感语音文本对应的中性合成语音中提取的q TA参数作为源数据,将情感录音中提取的q TA参数作为目标数据,进行GBAM转换模型的训练.在情感语音合成阶段,利用训练得到的GABM模型,实现中性合成语音基频特征向目标情感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标情感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比最大似然线性回归(MLLR)模型自适应方法更好的情感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语音合成中以元音合成为难点,尤其是在做多元音合成时尤为突出,多元音存在一个元音之间的过渡问题,而且在发多元音的整个过程中,声道频率响应在不断的变化,这就给基音周期提取和构造声道频率响应增加了难度.提出的合成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出某特定人的多元音基音周期序列,并能较自然的合成出该特定人的多元音语音.  相似文献   

8.
语音情感特征提取和识别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语音情感识别的实时性与可用性问题,提出了利用汉明窗提取语音信号中情感特征的方法,从说话者中采集带有快乐、愤怒、惊奇、悲伤情感的语句,并从语句中提取8个情感特征参数.同时提出采用贡献分析法确定情感特征参数的权值,利用加权欧氏距离模板匹配识别语音情感.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率有提高,更适合实时识别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基音特征参数和共振峰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情感状态的语音信号,并应用模板匹配方法对语音信号进行识别,其原理和实现方法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为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技术提供一定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PSOLA技术的汉语语音规则合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使用基音同步叠加算法(PSOLA),来改变汉语语音的音高、音强和音长,进行汉语语音合成的方法。同时对于其中的主要参数:基音同步标志,则利用了改进的自相关算法、HILBERT变换原理和搜索算法,建立了精确自动确定标志的软件。另外提出了汉语词调的优化统计方法,得出了词调的定量描述规则。最后运用PSOLA算法原理,加上汉语全音节音库和较为完善的韵律规则库,设计了一个较为清晰、自然的汉语语音规则实时合成系统。  相似文献   

11.
谈情感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源,什么是情感教学、情感教学的基本要素、情感教学的功能和情感教学的实施等四个方面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accuracy of time percep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nature of emotional events and whether time perception has gender differences. Subjects were asked to control the presenting time of pictures of affective facial expressions and to match it with a pre-specified time rang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mpared with the neutral condition, subjects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the time for angry expressions and to overestimate the time for happy expressions; (2) women overestimated the time range much more than men for all the three types of expressions; (3) the size of overestimation steadily decreased over time ranges (0.5—6 sec), and the influence by the affective expressions was observed only at the short time ranges (0.5—2 sec.).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ime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events is varied with emotional valence, and women tend to overestimate all the emotional events.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accuracy of time percep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nature of emotional events and whether time perception has gender differences. Subjects were asked to control the presenting time of pictures of affective facial expressions and to match it with a pre-specified time rang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mpared with the neutral condition, subjects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the time for angry expressions and to overestimate the time for happy expressions; (2) women overestimated the time range much more than men for all the three types of expressions; (3) the size of overestimation steadily decreased over time ranges (0.5—6 sec), and the influence by the affective expressions was observed only at the short time ranges (0.5—2 sec.).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ime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events is varied with emotional valence, and women tend to overestimate all the emotional events.  相似文献   

14.
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情感教育对启迪大学生的心智、完善人格、提升人文内涵、构建心灵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讨论了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并分别从学生特点、教学内容与学习兴趣三方面入手,提出了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软件人情感控制广义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大系统控制论中广义模型化方法,建立了软件人情感控制的广义模型. 提出了行为受理智和情感共同控制的观点. 从功能上将软件人情感控制模型划分为感觉模型、思维模型和行为模型,并给出了感觉模型、思维模型、行为模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及思维模型和行为模型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可以训练的.学生在产生情感及体验情感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内部环境和外在因素,这就要靠老师的引导,既要从内部将学生潜在的情感诱发,又要从外部对学生进行感化,这种诱发、感化的过程就是语文训练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得到体验、熏陶的过程.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皆是有情人,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构建起一个情感体验的互动空间,用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贵冬 《科技资讯》2012,(24):243-243
在所有的网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球的发球,但发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情绪就是影响网球发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1]。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法,实践法等,主要从:运动员自身的心理因素,比赛经验,对手情况,场外的观众,裁判的执裁,教练员的态度,天气等因素等。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充分的探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为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及特点,通过情绪智力量表对三所不同类型学校54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男中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明显高于女中学生;2.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年龄学生之间情绪智力差异显著;3.不同兄妹人数的中学生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不显著;4.父亲教育程度、母亲教育程度的主效应和父、母亲教育程度的交互效应都不显著;5.不同家庭类型中学生情绪智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