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6月11日凌晨,中欧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达成一致,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将一件中国制造的法国鳄鱼牌T恤衫作为礼物赠送给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图⑥),从而使这一轮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得以化解。中国纺织业的压力因此减小,但仍要应对已宣布向中国多种纺织品设限的美国(图⑨)。6月2日和4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波特曼先后来华,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图①)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图②)分别进行了会谈,但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仍悬而未决。此次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将使我国就业机会至少损失十多万个(图③)。中美双方寄希望于七…  相似文献   

2.
最近从报上看到,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的计划因美国将对中国实行纺织品配额限制而搁浅了,实际上是对美国进行贸易报复。这是中美之间的一次新贸易战。据说这已经是今年第十次了。类似的贸易磨擦在中日之间、中欧之间也发生过多次。 美国采取上述措施的原因是害怕中国大量的纺织品进入美国会影响美国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陈述了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现状,之后由现状引出两国纺织品贸易间存在的问题,接着寻求解决的方法,所以在最后提出了几个针对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而应注意的问题和些许新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有更好更多的了解,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利于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有媒体这样形容6月7日举行的“中欧经贸论坛2005”上中欧双方代表的发言。它们评论说:适逢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微妙时刻,作为纪念中国和欧盟建交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该论坛,也成了中欧双方代表们争论纺织品贸易的舞台。怎样看待中欧关系现状?一方面政治经济关系发展迅速、彼此互为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年贸易额超过1700亿美元、双方企业都看好对方的市场;一方面围绕纺织品问题展开的争端、迟迟不能解决的对华军售开禁、还有欧盟宪法草案遇到障碍可能对中欧关系带来的影响……这都使中欧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在"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品贸易存在中国产品价格低廉,利润低微;美国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产品面临众多对手;美国国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提出调整贸易增长模式,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积极寻求与美纺织业的合作,提升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水平;正确认识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维护双方正常的贸易关系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财经剪贴     
中欧就解决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9月5日,即中欧峰会期间,中国商务部表示,为有效执行2005年6月11日中欧在上海达成的《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和服装谅解备忘录》,本着巩固和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原则,中国商务部与欧盟委员会经过友好协商,于当日在京签署“磋商纪要”,商定采取过渡性灵活措施,妥善解决“备忘录”执行中出现的纺织品滞港问题。根据“磋商纪要”的规定,欧盟将全部放行所有滞港货物,对执行“备忘录”超过2005年协议数量的部分,中欧双方各自承担其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实际滞港货物数量双方各承担一半,其中,欧方承担部分,欧盟将通过增…  相似文献   

7.
11日23时59分,欧盟对华纺织品贸易15天“特保预备期”到来前的最后一分钟,薄熙来与曼德尔森共同宣布:双方已就纺织品贸易达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中欧通过磋商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纺织品贸易战。  相似文献   

8.
财经剪贴     
中欧就纺织品贸易争端达成和解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6月10日下午2时在上海就各界广泛关注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进行磋商。11日凌晨,双方终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爆发的贸易战。根据“备忘录”,今后三年里,中国纺织品将逐步并有控制地进入欧盟市场。从目前到今年年底维持合适的水平;2006年~2007年实现可调控增长。而欧盟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十类纺织品终止调查,但在2007年年底之前,还要对十种中国纺织品设置增长率限制。2008年,欧盟不再限制中国纺…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入世对河北省利用外资的影响,对于确定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推动河北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从 WTO 原则、《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和有代表性的中美、中欧世贸双边协议看,入世对河北利用外资的影响既是宏观的,又是具体的,表现出立体多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2006年的新年钟声的响起,历时近40年之久的进口配额体制终于落幕,纺织品配额被全部取消,标志着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时代的来临.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使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之首的我国纺织品贸易迎来更为自由、公平的外部环境,长期受到压抑的出口潜能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11.
适时修改《外贸法》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新《外贸法》将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提供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并实施更多的贸易促进政策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国际贸易惯例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指出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惯例正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由此得出国际贸易惯例将对各国的经济贸易及有关涉外经济立法和国际立法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时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非纺织贸易的现状,分析了中非纺织品贸易发展的机遇和现存的问题,就中非纺织贸易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Since the mercantilism era, economists have built up trade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rationale and patterns of world trade.In this paper,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 life cycle (IPLC) theory for describing the trends and patterns of the global textile trade, one of the most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export items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regions, is discussed. Data at SITC two-digit level (SITC 65) were collected and time series regression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value trends and world shares of textile exports from 1990 to 2000 for selected developed economies. It was found that some developed economies have increased their world shares in textile exports, which indicated that global trade shift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may not follow what the IPLC ha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上与食品贸易有关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各具特点,给我国对外食品贸易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面对国际上各式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应当是:政府积极引导,加强宣传,企业认真应对,多方位开拓市场两者相结合。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中我国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努力提高自身的绿色食品技术,积极参与国际食品贸易竞争和市场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问题。鉴于此,探讨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内容及其与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的政治和贸易互动性主要表现为立法互动、执法互动、司法互动等三方面。从国际贸易法背后的政治环境来考察政治和贸易的互动关系,可以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找准国际贸易行为准则,并充分和灵活地运用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加深,国际贸易方式也不断变化,大约经过了三种贸易方式,即传统贸易方式、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和商情时代的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使得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竞争优势更难维持。分析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过程,有利于探讨在商情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