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R23在枇杷酒中的生长特性及厌氧条件、接种量对其生长及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R23的菌体生物量在枇杷酒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厌氧条件能明显提高R23菌细胞在枇杷酒中的存活率和MLF降酸效果;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菌体生物量的衰减速率和降酸速率增大.枇杷酒生物降酸以接种菌量1×108cfu.mL-1为宜,25±1℃、厌氧发酵2d即可将枇杷果酒中的苹果酸完全转化为乳酸.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R23在枇杷酒中的生长特性及厌氧条件、 接种量对其生长及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影响. 结果表明, 植物乳杆菌R23的菌体生物量在枇杷酒中总体呈下降趋势, 厌氧条件能明显提高R23菌细胞在枇杷酒中的存活率和MLF降酸效果; 随着接种量的增加, 菌体生物量的衰减速率和降酸速率增大. 枇杷酒生物降酸以接种菌量1×108cfu·mL-1为宜, 25±1℃、 厌氧发酵2d即可将枇杷果酒中的苹果酸完全转化为乳酸.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产朊假丝酵母CU-6的枇杷酒降酸工艺,应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产朊假丝酵母CU-6降酸最佳工艺参数SO2质量浓度为50mg·L-1,酒精度为7.8%,残糖质量浓度为4.3g·L-1,在苹果酸质量浓度为4.5g·L-1,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24℃,发酵周期为5d的条件下,枇杷酒的理论降酸量可达到1.82g·L-1.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枇杷酒的降酸量达到(1.80±0.02)g·L-1.  相似文献   

4.
枇杷果实贮藏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两个枇杷采收季节对不同贮藏温度下枇杷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贮藏中果实的总糖、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研究表明,低温(5+0.5)℃显著延缓了果实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推迟了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有利于各营养成分的保存.枇杷果实采收后,采用适宜的低温贮藏结合PE薄膜袋包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保鲜手段.  相似文献   

5.
枇杷     
枇杷,被古人喻为“金丸”,是水果中的上品。五月枇杷果满林,当前正是采摘的时节。枇杷为亚热带常绿果树,属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树冠可高达十米,枝繁叶茂,四季常绿。花朵为白色,叶片呈长椭圆形,状似琵琶,因而得名。枇杷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据测定,其含糖量约占12.78%,蛋白质0.5%,脂肪0.7%,还有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且果肉柔软多汁,甘酸适度,风味佳美。枇杷除生食外,还可制成罐头或酿成果酒,枇  相似文献   

6.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为研究对象,将BMP4基因与IgG-Fc基因结合,改造成为BM P4-Fc融合蛋白,经巴斯德毕赤酵母诱导表达和DEA E阴离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并利用间充质干细胞验证了其生理活性.结果表明:使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能够很好表达B M P4-Fc融合蛋白,通过提纯条件,成功分离纯化BM P4-Fc融...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不同培养基分离的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差异及获得高效脱酚菌,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以16S rRNA基因的V3区为靶对象,对3种不同培养基SJ(自制培养基)、L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EB(酵母牛肉膏培养基)分离细菌的种群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J培养基比LB和YEB培养基有更高的种群多样性,更适于细菌的分离筛选.利用SJ培养基筛选出的3株高效脱酚菌降解废水中总酚的能力均在99%以上,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建立了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  相似文献   

8.
产甘油酵母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极端微生物资源开发,从川西北高寒草地野生花粉中分离耐高渗的酵母菌株,通过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对分离出的3株编号为SCU-1、SCU-2、SCU-3的酵母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3个菌株为: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克鲁丝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uisiae),通过对3株酵母菌株的产甘油鉴定结果显示,耐高渗粉状毕赤酵母可通过产生甘油适应外界渗透压变化。  相似文献   

9.
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转酰胺基酶复合物将GPI脂连接到新合成的蛋白质上,在酵母中包括GAA1,GPI8,GPI16,GPI17,CDC91五种亚基,皆为必需基因.采用含TAP标记转酰胺基酶亚基的酵母细胞株,利用TAP法在自然状态下提取、纯化分离蛋白复合物的优势,鉴定与靶蛋白相关联的蛋白.对Gp i8p,Gp i16p,Gp i17p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酵母只含一个拷贝的Gp i8p,Gp i16p,Gp i17p亚基,为进一步研究转酰胺基酶复合物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
枇杷为蔷薇科常绿乔木植物,亚热带特产,主产于中国,国外很少栽培。我国主要分布在浙江塘栖、黄岩,安徽歙县,福建蒲田和江苏洞庭山。枇杷果实色泽黄亮,风味独特,枇杷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特别是维生素A和矿物质等。枇杷果实的保鲜和加工目前研究不多,我国传统的仅糖水枇杷罐头,笔者曾试制过一些枇杷加工产品,现结合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红枣在干制和储藏过程中易于霉变,为了研究引起霉变的原因及为长期储藏和安全食用提供依据,本试验用4种不同培养基,采用涂布平板法,对霉变干枣提取悬液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在霉变干枣悬液中未发现放线菌和酵母,而有明显的细菌和霉菌菌落.对分离的细菌和霉菌进一步纯化培养,得到2株细菌和3株霉菌,通过形态特征及镜检分析,初步鉴定细菌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 Cohn),霉菌为青霉菌(Penicill ium)、白曲霉(Asp.candidus Link)和米曲霉(Asp.oryzae),并发现青霉菌和白曲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而米曲霉为28℃~37℃.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对3种不同产地的解放钟干型枇杷酒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产地的解放钟干型枇杷酒均含有苯乙醇、异丁醇、丁二酸二乙酯、苯甲酸乙酯等,同时还含有少量的乳酸乙酯、苯乙酸乙酯、山梨酸等.不同产地枇杷酒香气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A型枇杷酒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有甲酸异戊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B型枇杷酒中的特征性香气成分包括庚酸丁酯、癸酸乙酯、正己醇等;C型枇杷酒含有辛酸乙酯、甲氧乙酸戊酯、糠醇等.香气成分的差异赋予了解放钟干型枇杷酒独特的风味及口感.  相似文献   

13.
甜菜碱在植物体内以胆碱为底物,经两步酶催化反应合成,其中催化第二步反应的是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BADH).为研究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在酵母中是否具有生物学功能,通过PCR-RACE技术从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中分离得到BADH基因,将其转入酿酒酵母AH109中.通过对重组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发现重组酵母对NaCl的耐受度由转化前的9%提高到14%,表明白骨壤BADH基因在酵母中能得到有效表达出具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牛肉风味强化肽(BMP)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牛肉风味强化肽(Beefy Meaty Peptide,BMP)最初是从牛肉木瓜蛋白酶的水解物中分离得到的八肽,它与味精和盐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以呈现出牛肉风味.为了能够大量、廉价地得到这种风味小肽物质,本文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设计出4拷贝头尾相连的BMP表达基因,并将其进行体外串联,得到8拷贝、12拷贝和16拷贝的BMP表达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PIC9,从而得到4种不同的毕赤酵母的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5.
白假丝酵母又称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由于近年来人类在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医疗导管等高新技术,导致念珠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白假丝酵母致病性的工作也日益增加,快速分离鉴定白假丝酵母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免疫、基因探针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分离鉴定白假丝酵母的方法.并对不同分离鉴定手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GA3处理对枇杷采后呼吸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GA3处理对枇杷果实贮藏中呼吸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给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在陕西安康的长崎早生枇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GA3溶液浸泡处理20min,然后贮藏于温度3℃±0.5℃,相对湿度65%—80%条件下,每隔7d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以及PPO、POD、SOD、CAT和PAL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够使果实在贮藏初期的SOD活性升高,极显著抑制贮藏中期PPO和PAL活性的升高.10μmol/L GA3处理可有效降低枇杷果实呼吸强度以及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10μmol/L和50μmol/L GA3处理可极显著抑制贮藏后期果实CAT活性的下降.研究表明,采用10μmol/L GA3处理可使枇杷果实在贮藏中保持较好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将人胰岛素前体 (HIP)基因插入到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的分泌表达质粒pPIC9K中,得到分泌表达质粒pPIC9K/HIP并用电转化法转化P.pastorisGS115。筛选出整合型His+Muts 菌株,进一步用G418筛选获得高拷贝转化子。经诱导培养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证明HIP在毕赤酵母中能有效分泌表达。对毕赤酵母中外源基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很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基因序列内所含较小的 ORF作为探测基因结构的亚单元 ,研究酵母螺旋酶蛋白(YRF)的主要结构域分布以及 YRF家族基因的演化特征 .研究表明 ,YRF基因有 2个较保守的主结构域 .此外 ,在酵母染色体 5′和 3′端有一些与 YRF基因同源性很高的已知 ORF,与YRF基因对比发现 ,这些 ORF是 YRF基因 2个主结构域分离或第 1主结构域内部分离的结果 ,分离位点均在各个亚单元之间发生 ,说明得到的亚单元序列在 YRF基因家族进化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9.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油脂的酵母菌株,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分离出的酵母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对其进行产油脂实验表明,分离所得到的红酵母菌株可以产生占菌体干重20.5%的油脂,且其主要组成为油酸(71.67%),棕榈酸(19.03%),硬脂酸(2.80%),可作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酵母乙醇脱氢酶Ⅱ基因的多重同源性分析比对,克隆出嗜鞣管囊酵母P-01(Pachysolen tan-nophilus)乙醇脱氢酶Ⅱ基因的一段长为340 bp的片段(EU570211).利用RACE技术,扩增出嗜鞣管囊酵母P-01adh2基因的全长ORF(1 056 bp).将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验证后测序.经酶切、酶连到表达载体pET-20b并成功构建了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0b-adh2,在E.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adh2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预期大小约为35 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