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低液限粉土较一般土质粒径集中级配差,孔隙率大,毛细作用剧烈若直接用作路基填土会导致路基难以压实,强度低,水稳定性差,对路基造成极大的危害。根据相关的室内试验对低液限粉土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在低液限粉土掺入一定配比的改性加固材料如石灰、水泥、水玻璃、黏土等改善低液限粉土的物理特征,提高强度。试验证明掺入水泥和水玻璃能有效提高低液限粉土强度,水泥提高效果增幅较小,掺入小比例的水玻璃可以大幅提高粉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低液限粉土较一般土质粒径集中级配差,孔隙率大,毛细作用剧烈若直接用作路基填土会导致路基难以压实,强度低,水稳定性差,对路基造成极大的危害。根据相关的室内试验对低液限粉土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在低液限粉土掺入一定配比的改性加固材料如石灰、水泥、水玻璃、粘土等改善低液限粉土的物理特征,提高强度。试验证明掺入水泥和水玻璃能有效的提高低液限粉土强度提高,水泥提高效果较增幅小,掺入小比例的水玻璃可以大幅提高粉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管运华 《工程与建设》2011,25(1):104-105
低液限粉土具有渗水性强、保水性差和碾压困难等特性.文章通过试验研究,结合环巢湖公路低液限粉土的颗粒组成、结构特性和压实特性,提出和分析了低液限粉土作为路基填料的三种处理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某高速公路沿线的粉土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沿线粉土的试验数据等资料,总结了其特殊的物理力学特性.该区域的粉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强度低等不良特征,属于典型的不良路基填料;然后,以天然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的差值范围及其承载比(CBR)值为评价指标,提出了高液限粉土的利用原则与压实度控制的建议值;最后,针对高液限粉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程处治方法,为高液限粉土路基修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路基回弹模量常用确定方法,利用试验段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的结果,对乌鲁木齐地区低液限粉性土的回弹模量取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低液限粉性土,稠度与压实度对回弹模量均有显著影响,且稠度影响更为显著.建立了回弹模量与稠度及压实度预估关系式.根据试验结果对预估关系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关系式拟和精度较高,可以用于该地区低液限粉性土回弹模量的预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路基填料粉质中液限粘土和粉煤灰土的动力循环荷载试验,分析了粉质中液限粘土和粉煤灰土1:2的动力特性,并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动剪强度与循环荷载次数间的变化规律,动模量与动应变的关系表达式,粉煤灰土1:2动剪强度好于粉质中液限粘土,可以作为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7.
化法奇 《科技信息》2008,(11):106-106
通过对掺加石灰改善低液限粘土路基施工工艺研究,总结了掺加石灰改善低液限粘土路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要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低液限粉土的颗粒组成问题,以土样结构性差异作为切入点,采用移液管法对不同状态的土样进行颗粒组成分析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土的结构性差异对土的颗粒组成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对土颗粒组成的新认识,为后续探讨该地区低液限粉土颗粒变异性以及确切的命名、工程性质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沿海公路路基修筑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稳定低液限粉土路面底基层的施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粒含量很少的低液限粉土或含砂低液限粉土做稳定土路面底基层,目前施工实践较少,本文结合江苏省宁靖盐高速公路工程实践,根据适宜稳定该种土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型确定了稳定方案,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在掌握延迟压实、压实度不足、施工方法不合理等对其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施工工艺的改进和工程质量的控制;得到了对该种稳定材料较为适宜的施工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技术,这对我国高速公路实体工程路面底基层的施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项目沿线土质多为低液限粘土、粉土和粉细砂,大部分路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程度为弱-强盐渍土,路基填筑需远运取砂砾土、风积沙.设计中要求利用风积沙做路基填料,采用砂砾土进行包边,部分路段原地面含水量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通过试验结果能充分风积沙,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推动工程施工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1.
离子土固化剂加固堤坝道路路面的路用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广东湛江地区志满水库引水渠道离子土固化剂(ISS)加固土堤坝道路路面试验工程,开展ISS加固土堤坝道路路面的路用性能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得出ISS加固土的压实特征、强度特征和水稳定性,提出固化材料配合比设计主要根据混合料的强度及水稳性来确定的设计原则,试验得出加固现场含砂高液限粉土的加固材料最佳配合比为每立方米土中掺加0.3L ISS和6%(与干土的质量比,下同)的石灰.通过修筑试验路,总结ISS加固土路面施工组织方法和施工工艺,对比研究厂拌法和路拌法施工工序、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ISS加固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平整度、耐久性和水稳定性.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低.  相似文献   

12.
加固土的CBR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砂、水泥、消石灰加固湛江高液限膨胀土,电离子土壤固化剂(Ionic Soil Sta-bilizer,简称ISS)和水泥加固广州吉山粉土质砂和砂质低液限粉土的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简称CBR)试验,比较了几种加固土的加固效果,同时探索了ISS加固土的CBR值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其CBR值与压实度K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对细颗粒含量较高的高液限粉土进行室内掺砂改良试验,以塑性指数、CBR值、含水率、最大干密度作为控制指标,通过不同比例的掺砂量试验,以压实度、CBR值和压缩系数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掺砂量土样控制指标的变化特点,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找出经济合理的掺砂比。  相似文献   

14.
千枚岩土和红黏土均为高液限土,不宜直接作为路基填料。为充分利用两种特殊土,通过在千枚岩土中掺入0、20%、40%、60%、80%、100%红黏土配制混合土,研究混合土的液塑限、微观结构与固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土的液限随掺合比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三次函数表达,当掺合比为13%~52%时混合土的液限低于40%,填料为C组填料,符合该工程基床底层及以下层的应用标准。电镜试验结果表明,千枚岩土颗粒较均匀,红黏土颗粒较小且可以有效地嵌入千枚岩土空隙而改变原有的土的级配,因此混合土干密度较千枚岩土大。固结试验表明,混合土压缩系数随压实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红黏土掺合比呈二次函数减小,加入红黏土可以有效降低千枚岩土的压缩性。因此建议碾压方案为红黏土掺入50%,含水率为16%。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开封地区粉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静力特性,进行了固结试验、液塑限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砂土的压缩系数为0.3 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粉砂土液限为15.3%,塑限为10.1%,塑性指数为5.2,属于含砂低液限粉土。粉砂土的内摩擦角为35.3°,黏聚力为7.5 kPa。并选取沙漠地区风积沙,及豫东平原区和南京地区广泛分布的黏性土为代表,与研究中黄泛区粉砂土的静力特性做比较。  相似文献   

16.
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未确知均值聚类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应用于膨胀土的分类问题中,建立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选用粘粒含量、粉粒含量、液限、塑限及塑性指数作为未确知均值聚类分析模型的判别指标;以膨胀土的15组实测数据建立各评判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各分类样本平均值表示分类中心;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各评判指标的权重,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评判;用建立的模型对15组实测数据逐一进行检验,正确率为100%.将建立的模型对待分类的8个样本进行测试,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等级与实际结果较吻合,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膨胀土分类的复杂状况.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建太中银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技术要求,分析了选用河滩级配沙砾为填料的可行性,并从现场施工角度阐述了施工工艺,探讨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