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军凯 《科技信息》2010,(31):I0108-I0109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现代足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涵义、构成及特性,并提出如何建立积极的执教理念,旨在为足球教练员的执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我国足球教练员的理论素质和执教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选择了排球运动员为对象,探究教练员领导行为和激励氛围如何通过归属感将外部激励内化,进而影响运动员的行为倾向.结论表明:排球教练员的民主、社会支持、训练指导和正面反馈对任务导向型激励氛围作用明显,而角色认同对激励氛围内化的作用最为显著,激励内化归属感有效预测运动员积极行为取向.排球教练员训练指导、正面反馈和社会支持行为是预测运动员积极行为取向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采用"简化版压力反应"问卷和自编"教练员职业压力影响因素"问卷,对196名教练员进行测试,确定了竞技运动教练员的压力现状和影响竞技运动教练员职业压力的五个因素.其中60.7%的教练员认为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41-50岁教练员的压力感受最大;具有高级职称教练员的压力感受显著高于具有初级职称的教练员.影响其职业压力的五个因素分别是:职业期望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关系因素;自我发展需要因素和运动员因素.同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有效地应对与缓解教练员职业压力的策略,为增强教练员职业心理健康,变职业压力为职业发展的动力,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稳定教练员队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内蒙古马拉松教练员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马拉松队教练员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良好,但教练员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练员偏少;教练员获取信息的渠道不通畅,科研能力较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因此,应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教练员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和奖励制度,全面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教练员职业角色的缺位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教练员本位价值和价值归宿的转移是造成教练员职业角色缺位的社会根源.并提出了改革教练员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教练员始终担任着重要角色,在运动员的成长、训练进程中发挥着直接管理者与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建设中优秀田径教练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吉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执教能力现状出发,分析影响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重点对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以期为提高吉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队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探讨2000年奥运会男子体操后备队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入手,对教练员实施训练目的、指导思想、理论设计、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程度、选择思想教育方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建设和发展教练员队伍、保持体操项目长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出了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指标体系和主要内容。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体系包括3个层次共41个指标,其中有7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分析了相关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各级别教练员有关指标的强弱水平。本文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明确了努力方向,为竞技体育训练管理部门考核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工作提供一份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如今田径短跑项目的研究中,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将重点都集中在了直道上,忽视了200米以及400米对弯道途中跑的研究与训练.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有教练员对短跑弯道跑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明确,而且有运动员时短跑弯道跑技术的领会还不够精练所导致的.让教练员重视200米、400米弯道跑的技术研究,同时让运动员重视200米、400米弯道跑的技术训练,从而改变理论落后于运动实践的现象,本文针对弯道跑的技术及其训练进行研究探讨,希望能为短跑弯道跑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体校教练员作为现代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体校教练员水平是确保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采用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体校教练员角色定位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引起相关部门对体校教练员的重视。促进体校教练员对自我角色的认识以及把握教练员职业角色的定位,丰富教练员角色理论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