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剪贴     
正1七年来我国服务出口增速首次高于进口2月5日,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在介绍2017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情况时称,2017年我国服务出口增幅达10.6%,是2011年以来出口的最高增速;出口增速比进口高5.5个百分点,七年来我国服务出口增速首次高于进口。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46991.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15406.8亿元,进口31584.3亿元;服务逆差16177.4亿元,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内需、外需均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进出口增速持续放缓、2012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进出口出现负增长,对欧盟、日本的双边贸易额负增长、长期来看,人口红利、制度红利逐渐衰竭;产业转移、贸易摩擦、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2012年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转折点,我国进出口增速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进行相对低速增长的阶段短期内,我国贸易面临外需和内需双重乏力的压力,我国进出口增速下滑势头仍将持续、预计2012年进出口增速在64%左右,出口增速7.3%左右,进口额增速在5.5%左右.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1年前8个月的数据和资料分析了我国外贸形势,得出了以下结论:2011年年初以来,受日本地震、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出口增速整体呈放缓趋势,出口类指标主要运行在衰退期和萧条期。但贸易结构有所改善,贸易顺差下降,一般贸易增速明显高于加工贸易增速,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在贸易形势的变化中,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和欧债危机的恶化最值得关注。预计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增速略低于上半年;全年增速相比2010年有明显回落。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国家应采取措施稳定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密切关注欧美经济发展动态,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帮助中小型外贸企业缓解资金紧张的困局,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4,(4):10-11
<正>1中国2023年服务贸易稳中有增,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快增长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稳中有增,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5754.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其中出口26856.6亿元,下降5.8%,进口38897.7亿元,增长24.4%;服务贸易逆差12041.1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快增长。2023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7193.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5435.2亿元,增长9%,增长最快的领域为保险服务,  相似文献   

5.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3):10-11
<正>1我国外贸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海关总署2023年1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海关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超过9万亿元和10万亿元,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至11.3万亿元,四季度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11万亿元的水平。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增长快、比重升。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增速明显。尼尔森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050亿美元,5年内有望达到3070亿美元。中国不仅是跨境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中国传统外贸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逆势快速增长,其30%左右的持续增速与传统外贸的7%左右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跨境电子商务正在成为"稳定进出口贸易、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抓手",引起了国内各省市的高度关注,2013年12月28日,中国(上  相似文献   

7.
基于 VAR 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法对我国1982年~2013年的服务贸易进出口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长期动态影响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正向效应,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较弱的负效应,净效应为正。同时,经济增长也会对服务贸易进出口产生反向作用,但是这种反向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总体来看,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但这种作用机制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财经剪贴     
正1前七个月我国跃升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统计局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欧盟27国对华出口1120亿欧元,下降1.8%;自华进口2167亿欧元,增长5.0%;进出口合计3287亿欧元,增长2.6%。前7个月,中国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超过欧美贸易额52亿欧元。同时,中国保持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比分别为21.9%、10.3%。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入境中国旅游与贸易对重大事件的响应及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收集1986年~2011年相关数据,利用本底趋势线、环比增长率等方法分析旅游与贸易对重大事件的响应,考察两者响应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构建中菲旅游与贸易推拉方程,定量分析旅游与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1986年~2011年菲律宾入境中国旅游主要受到1989年“6.4风波”等5次事件的影响.由于前一年环比增长率大幅下降或上升,导致基于环比增长率事件影响评价有一定的缺陷.菲律宾入境中国游客占入境外国游客总量的比整体比较稳定,“6.4风波”和SARS影响期间,菲律宾入境中国游客占入境我国外国游客总量的比上升.与旅游相比,进出口贸易的稳定性较高,仅受重大经济事件及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对其他事件的响应程度较小.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对事件的响应较小,中国对菲律宾出口及进口贸易依存度均较小,出口不到1%,进口不到3%.菲律宾对中国出口及进口贸易依存度均较大,出口超过30%,进口超过20%.菲律宾入境中国旅游对进口贸易的推动作用要强于对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0.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11):10-11
1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5.8%5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一季度的4.8%加快一个百分点,其中4月单月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8.9%。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我国外贸韧性得到彰显。具体来看,前四个月出口7.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进口5.65万亿元,增长0.02%。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宸  谷莹 《安徽科技》2009,(5):40-41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1.出口数量大幅下降 2008年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自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月度进、出口增速则为1998年10月来首次同时呈现下降走势(除春节影响的月份之外)。另据海关统计,2008年12月份进出口总值1833.34亿美元,同比减少11.1%。其中,出口总值1111.57亿美元,同比减少2.8%;进口总值721.7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财经剪贴     
正1我国4月出口同比增长8.2%5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5万亿元,同比降0.7%。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8.2%;进口1.09万亿元,下降10.2%;贸易顺差3181.5亿元,增加2.6倍。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前四个月,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逆势增长,对欧盟、美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进出口不平衡,降低与贸易伙伴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对于我国农产品贸易促进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农产品进口远远大于出口,有其合理的一面,仍需不断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增加农产品出口。2004-2009年期间,我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绝对值较高,并且与双边农产品贸易水平负相关。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呈现不同变化特征,需要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贸易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关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向美国的总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以及中国从美国的总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与中国向美国的总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与中国从美国的工业制成品进口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与中国从美国的总进口以及中关的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13):10-11
<正>1我国5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5% 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出口1.95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万亿元,增长2.3%;贸易顺差4523.3亿元,收窄9.7%。前五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9.62万亿元,增长8.1%;进口7.15万亿元,增长0.5%;贸易顺差2.47万亿元,扩大38%。分区域看,前五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对美国、  相似文献   

16.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7):10-11
<正>1 2023年1~2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61768亿元海关总署网站3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进口2.68万亿元,下降2.9%;贸易顺差8103.2亿元,扩大16.2%。按美元计价,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957.2亿美元,下降8.3%。其中,出口5063亿美元,下降6.8%;进口3894.2亿美元,下降10.2%;贸易顺差1168.8亿美元,扩大6.8%。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费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了200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国家和部门的碳排放.2002年中国为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净出口的碳排放介于22.60~168.14Mt,占国内总排放的2.03%~15.09%.其中,满足国外需求的国内出口碳排放为261.19Mt,约占当年国内总排放的23.45%,相当于总出口排放的79.03%~90.62%;实际用于中国国内使用的进口碳排放为93.05~238.59Mt,约占总进口排放的77.49%,占国内总排放的8.35%~21.42%.2002年中国因进口而间接向全球减少的碳污染排放高达187.81Mt.约67%的总出口碳排放来自11个部门,超过50%的总进口碳排放主要来自5个部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进出口碳排放净平衡中受生产技术影响最显著的部门.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情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认为其发展过程呈现以下特征:①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②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扩大;③农产品进出口数与量增大;④加工产品出口比例增加;⑤农产品出口市场扩大;⑥农产品进口市场单一;⑦农产品贸易地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入产出法,以2007年的福建省能源消耗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对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及各进出口部门的CO2排放量进行核算.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福建省出口隐含碳量为65.311 Mt,而进口隐含碳为14.421~37.031 Mt,可见福建省属于隐含碳净出口区域,构成了其进口国的贸易CO2转移排放通道,而福建省因向发达国家进口商品间接贡献了28.28~50.89 Mt CO2的减排量.从出口部门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此7个部门所产生的出口隐含碳量在福建省出口隐含碳总量中占比超过60%.  相似文献   

20.
财经剪贴     
正1今年前七个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下降49.4%9月4日至9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9月1日,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了今年1至7月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1至7月,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下降,但服务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贸易逆差减少,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高。1至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6193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