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据去年底世界银行公布的材料,第三世界几个国家的出生率比60年代下降了50%。目前第三世界的每个妇女平均生3.8个孩子,而1965年平均生6个孩子。生育率急剧下降主要归功于避孕措施的采用。第三世界避孕妇女的比例由1965年  相似文献   

2.
兰州城市气候变化及热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对兰州城市气候与“热岛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约1℃;使城、郊温差增加1.0 ̄1.4℃;城市“热岛效应”主要使200m以下近地层大气夜间至早晨明显增温。市内年平均相对湿度比同期郊区相对湿度降低5% ̄8%;市内年蒸发量比郊区增大250 ̄480mm,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干岛效应”;市内年平均风速比50年代减小近50%,而郊区年平均风速比60年代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3.
一、香港经济的前途是光明的,工业应转型升级香港工业(指制造业,下同)兴起于50年代,经过60年代和70年代的蓬勃发展,成为香港经济中的重要支柱.80年代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促使香港工业北移,香港的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为主导经济.香港工业曾依靠国际商港的有利条件而发展,现在工业的北移,使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在香港本地日渐式微呈萎缩势态,目前香港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约占三成以上,工业仅占一成半左右,这一经济转型,大多是经济发达国家演进的规律.但是六百万人口的香港不能没有工业,如果工业生产空洞化,不利于香港创汇和缩小有形贸易的逆差并将增加众多失业人员,将影响香港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4.
李冠霖 《广东科技》2002,(11):27-29
一、广州第三产业呈现跳跃式发展态势 到2000年底,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49.4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6.28%(可比价,以下同,除特别注明外)。按当年价计算的增幅为21.95%,远远超过第一产业(1.64%)和第二产业(9.87%)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第三产业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增长速度。2001年广州第三产业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01年底,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145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5%(当年价),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54.1%,再创历史新高。 广州“十五”规划目标值是:到2005年GDP达到4880亿  相似文献   

5.
<正>万山,一个坐落于贵州省东部山上的美丽小镇。地貌奇特,气候宜人,集山、水、林、洞为一体,再加上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3.4℃,最冷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平均气温23.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3℃,极端最低气温-10.4℃,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年平均风速2.1米/秒,最多风向为东-北东,平均降水量1200~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为270天左右。年平均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甘肃省科委王明学兰州市第十中学刘晓红1985年以来,全省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179项,年平均500项左右。其中“八五”期间,年平均取得科技成果641项,比“七五”增长50%,其中达到国际首创或领先水平的有16项,国际先...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临汾市近48年来(1954年—2001年)的气温、降水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呈非连续性的增暖趋势,线性变化率:年平均气温为0.25.(10a)-1,年平均最高气温线性变化率为0.1℃.(10a)-1,年平均最低气温线性变化率为0.45℃.(10a)-1.从变化规律分析,60年代较50年代有所增暖,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变化不明显.而从1989年以后,呈连续性增暖趋势.到1999年出现了1954年以来的最暖年,年平均气温14.1℃,究其变化原因,可能与90年代频繁发生的厄尔尼诺及城市热岛效应有关.降水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平均每6年—8年为一周期,降水量从50年代至90年代呈连续性的递减趋势,线性变化率为-21.9mm(10a)-1,90年代较50年代降水量减少了83.4mm.  相似文献   

8.
慈溪市是浙江省的棉花主产地,常年种植面积为1.63万hm~2。进入90年代,我市棉铃虫的猖獗程度加深,频次增多,从90年代前平均每3.2年暴发一次;到90年代平均每2年暴发一次。特别是1994年以来连续4年大发生,主害代第4代发生面积年平均高达1.56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5.6%,虽防治177.9万亩次,但防治后百株残留虫量仍高于防治指标,产量损失10%~15%,个别地块减产超过50%,严重影响了我市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一四七团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库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的冲积平原地带。地跨东经85°52’—86°12’,北纬46°31’—44°46’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8.5公里。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大陆性气候十分明显,热量资源丰富,日照充沛。全年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无霜期165天,年平均降水量149毫米,年平均温度6.2℃,生长期≥10℃的活动积温3600℃左右。7、8两月花铃>25℃的积温1159.3℃,9月份>18℃的积温315.8℃,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适应早熟品种新陆早一号棉花生长发育的要求,棉花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80年代到90年代棉花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山区山多坡陡,地表破碎,每km~2平均耕地面积不足400亩,贵州仅有317.6亩。人口承载力极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趋严重。自然因素引起的耕地变异过程缓慢,这是正常变异,但人类活动明显地加快了其进程,成为超常变异。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殖和耕作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非农业生产用地增加,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严重。贵州50年代末以前,自然和人为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与人口数量基本协调。但1958年以后,由于人口的盲目增长,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森林复盖率逐年递减,由50年代初期的30%减少到目前的12%,相应的水土流失面积发展到5万余平方公里。50年代末以来,贵州年平均新增耕地13万亩左右,但由于水土流失,非农业生产用地及污染造成减少的  相似文献   

11.
张济世 《甘肃科技》1999,15(5):14-14,23
1河西水资源数量及其变化河西水资源数量80年代祁连山资源偏丰,1990年成果较1979年成果偏大1.1%.疏勒水系偏大2.5%。进入90年代,祁连山区河川径流量断续出现偏枯年份,截止1997年水文资料统计,疏勒河昌马堡站,黑河莺落峡站及石羊河(上游五河合成)8年平均流量分别较多年均值偏少4%、4%和9%。与1956年~1979年同步系列比较则为:-0.7%、-2%、-0.3%。可见90年代虽然偏枯,与水资源历次评价成果比较,差别并不算大。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2.1大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河西水资源是…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是泰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 1989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约达680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为1200美元左右,与60年代初期相比分别增长了30多倍和8倍。其间,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60年代的40.5%降至1988年的  相似文献   

13.
财经剪贴     
正1我国2021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相似文献   

14.
黄河源区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黄河源区近40年的温度、降水资料,分析了黄河源区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源区东北部的兴海、同德和东南部的久治县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由东向西随着纬度、尤其是随海拔的升高年平均气温逐渐下降;黄河源区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很大,最暖的兴海县比最寒冷的称多县年平均气温高出6.2℃;降水年内分配集中在5~9月份,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5.4%;近40年来年降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冬、春季的降水量呈明显的增多,而夏、秋季降水量呈明显的减少;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20世纪9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气温偏高0.5℃,≥0℃积温比60年代增加60~70℃,80年代以来增温主要出现在冬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15.
抓住石油跌价、日元升值的机会,发展出口,吸引外资,又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泰国经济起飞了。多年来泰国经济持续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中堪称典范。60年代到70年代它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1971年到1982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1%。此后它经历了由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地下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一种扭曲的经济现象,它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地下经济也开始滋生和发展。我国地下经济占GDP的比重,按现金比例模型估计,1978-1984年平均为2.1%,1985-1987年平均为10%,1988-1994年平均为21.8%,1995-1999年平均为11.6%,2000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方便和丰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条件。那么,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变这一状况?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点浅见。 历史的回顾 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无论是就业人员数量,还是第三产业生产总值都有提高。但是,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曲折、迂回的道路。1952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8%,1957年占29%。①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近30%,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后,由于在指导思想上片面注重发展物质资料生产的方针和计划体制的过分集中,第三产业不但没有随着我国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而得到相应发展,某些行  相似文献   

18.
韩国海运业的现状 韩国的海运业,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银行低息贷款。以现有的船舶抵押向银行贷款造船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进出口海上货运量的大幅增加,使韩国的远洋船队从70年代后期起以年平均20%的高速度发展。直至80年代初,由于外国的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致使外国的远洋船队出现了不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世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虽然全球经济衰退但医疗器械产业依然蓬勃向前发展。 90年代中期,美国整个经济增长率基本上是零,而医疗器械工业却增长6%至7%。西欧整个经济增长也举步维艰,而欧共体的医疗器械工业增长率却在3%以上。日本经济增长率为3.5%左右,而医疗器械工业增长率达8%。所以医疗器械产业又被人称之为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20.
朱飙  王振会 《甘肃科技》2007,23(11):108-110
采用Morlet和dbN小波对兰州站1933-2002年的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序列,以及1953-2001年兰州站的年蒸发量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兰州1970年左右以前温度趋势为缓慢下降,以后增温趋势明显。兰州降雨量的总体趋势是减少,上世纪80年代降水发生变化。兰州的蒸发量在1970年前逐渐减少,以后蒸发量逐渐增加,1990年以后处于快速增加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