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自陈依恋量表(ECR-R)和童年期经历问卷(CTQ-SF)法,对5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及其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关系。结果发现:童年高、低创伤经历得分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高、低依恋回避组在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低依恋焦虑得分的大学生在童年创伤经历各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结果显著,回归系数为0.81。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对其成人依恋关系具有预测作用;可通过对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心理重构,重塑安全和健康的成人依恋关系。  相似文献   

2.
抽取广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大学生共360名作为被试,采用《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EIP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以及《父母依恋量表》(IPPA)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探索和投入存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和年级上的差异,并存在不同年级专业间和不同居住地专业间的差异;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在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以及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和父母偏爱被试上差异显著。自我同一性意识投入和意识探索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和父母拒绝、否认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同一性人际投入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和父母拒绝、否认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同一性人际探索与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可以正向预测人际探索和人际投入;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可以很好地正向预测意识探索和探索总分;父母依恋可以正向预测意识投入。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可以正向预测投入总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依恋模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对215名大学生依恋和网络成瘾进行了测量.探讨了大学生依恋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依恋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其中大学生依恋类型中,害怕型依恋所占比例最大;在回避和焦虑量表得分上,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游戏成瘾和人际成瘾量表上的得分男女差异显著,在信息成瘾上得分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3种类型都与安全型得分相关不显著;专注型和害怕型依恋对网络成瘾具有微弱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和自我概念的关系,2008年11月以整体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已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中选取220名,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进行测查.结果:209名已有恋爱经验的大学中安全依恋者90人(占43.1%)、轻视型49人(占23.4%)、倾注型42人(占20.1%)、害怕型28人(占13.4%);男生依恋焦虑得分低于女生;具有恋爱经历的男大学生在自尊上得分高于女生;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自尊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安全型大学生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其它非安全型被试;成人依恋两个维度与自尊呈负相关,其中依恋焦虑与自尊之间的负相关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和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EPQ-RSC)对306名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有留守经历学生在依恋类型分布上与无留守经历学生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依恋类型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人格的神经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恐惧型的得分最高;(3)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依恋各维度与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呈显著相关;(4)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依恋的亲近、依赖和焦虑维度对其人格的神经质有显著预测,解释其28.3%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的影响,目的取样选取95名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49人)和对照组(46人).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0周,每周3学时的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被试不接受任何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处理.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分别对两组被试施测人际问题量表(IIP-32)、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团体依恋问卷(GAS).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被试在人际问题得分上显著降低,而对照组人际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均显著降低,但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变化;对照组在团体依恋焦虑、回避和个体依恋焦虑、回避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变化.可见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提高大一新生的团体依恋,但对个体依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等量表,对江西5所高校学生527人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江西高校大学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及专业承诺总分中等偏上;江西高校大学生理想承诺、继续承诺与专业承诺总分存在极其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江西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总分及其各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且年级越高,水平越低;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子与专业承诺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对专业承诺总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分布及分布差异。采用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对9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现在自我投入得分专业差异显著,无年级、性剐差异,不同地区学生差异显著;(2)过去危机得分专业差异显著,无年级、地区差异,有性别差异;(3)将来投入愿望得分无专业差异,大一显著小于大二,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无地区差异;(4)同一性地位分布有差异。得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多处于扩散地位。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AIQ-IV)对大学生自我监控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探讨。调查对象为346名大学本科生。结果发现:(1)高自我监控与个人身份倾向和关系身份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他人导向与关系身份倾向、社会身份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导向与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2)大学低年级学生在自我导向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高年级学生,而在个人身份倾向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其他维度上无差异;(3)女生在高自我监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其他维度上男女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团体依恋问卷(GAS)、人际问题量表(IIP-32)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团体依恋与人际问题的关系.结果表明:1)个体依恋焦虑、回避分别与团体依恋焦虑、回避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问题呈显著正相关;2)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在同时考虑团体依恋时,个体依恋焦虑对人际问题的正向预测作用虽显著但已减弱.说明团体依恋在个体依恋对人际问题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维度2个视角探讨性别角色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以性别角色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为工具对812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自我价值感上存在显著性别角色类型差异,双性化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得分最高;在总体、一般以及部分特殊自我价值感因子上,双性化与男性化大学生无显著差异;在5个特殊自我价值感因子上,双性化显著高于男性化;双性化和男性化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大学生.相对重要性分析的结果则表明:男性度比女性度更能预测自我价值感.由结果可知: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性别角色类型,男性度比女性度对自我价值感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两所综合性大学的306名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情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自我和谐的得分上有差异显著。(2)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各因子的得分上差异不显著。(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分差异不显著。(4)不同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均不存在差异。大学生的自我总体上是和谐的,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存在不利的影响,而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3.
齐啸 《创新科技》2014,(12):22-23
职业成熟度是职业心理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实证研究多集中于职业自我效能感方面,侧重于人们有关能力的信念。本文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探究大学生职业成熟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统合状态、职业成熟度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专业差异不显著,年级与专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大学生自我统合状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成熟度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我统合状态总分对其职业成熟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时间分裂、权威混乱、定向迷失等因子对职业成熟度的预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对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据此选出焦虑型、回避型、安全型3组被试对象,之后采用Stroop色词命名任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非安全依恋风格被试对依恋相关信息存在注意偏向,两种非安全依恋风格(焦虑型、回避型)被试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自我监控是个体调节行为适应环境、表达自我的重要机制。在非结构化情境中,个体通过自我监控机制来表达自我同一性。对426名大学生施测自我监控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AIQ-IV),来探讨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监控的影响。(1)自我同一性个人身份倾向通过自我导向表达;社会身份倾向通过他人导向表达;高自我监控既表达个人身份,又表达关系身份。(2)依据自我同一性四个维度,把被试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结果发现个人身份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自我导向子量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高自我监控子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关系身份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高自我监控子量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社会身份倾向子量表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他人导向子量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高自我监控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非结构性情境中,自我监控是自我同一性的表达形式。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社会情境中自我同一性的自我呈现策略,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对孝感市孝南区120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服刑人员的SCL-90的总均分和阳性因子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均分显著高于普通人常模,而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要显著低于中国普通人群常模;高低不同自我接纳水平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总均分以及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存在显著差异,低自我接纳者在在这些因子上的得分更高;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自我接纳因子能够较好地解释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以55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探讨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各维度及时间管理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专科生在时间管理总分及时间价值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3)时间管理倾向及三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能有效地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18.
马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374-1377
用Brennan编制ECR问卷和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436名大学生分别进行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的测评,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依恋类型的各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安全型依恋尤其是惧怕型依恋和冷淡型依恋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9.
贵州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人格四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组的常模.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来源地和文理科在神经质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在内外向因子上,文科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得分.在掩饰性因子上,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出现了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父亲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在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因子分上均呈现显著差异.是否兼职的大学生在四个因子分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人格神经质和内外向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20.
以2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A型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完美主义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生完美主义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在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女生条理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2)大学生在担心出错、个人标准和父母要求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与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和敌意两个分因子得分和A型人格量表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A型人格者在担心出错、个人标准及父母要求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B型人格者的得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