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方法——累积光密度(IOD)法,结合晶变响应峰模型(MRDCC)研究了山药淀粉的糊化特性,并应用X射线衍射法讨论淀粉的结晶结构,同时考察不同浓度/种类小分子糖对淀粉糊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淀粉呈现C型结构,MRDCC显示双峰,分别对应B型和A型同质晶体的糊化;不同浓度蔗糖以及不同种类单糖、二糖、三糖和四糖对山药淀粉糊化过程的影响不同;糖类的糊化抑制作用与其动态水合数有很好的相关性,糖分子的赤道羟基个数越大,对淀粉的糊化抑制作用越强;除此之外,糖与水分子的结合能力还与糖分子的大小以及它们的三维结构有关.四糖的理想模型为通过氢键形成螺旋结构,削弱其水合能力,因此线性结构的棉籽糖比水苏糖的糊化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食品3D打印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食品加工技术,也是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在通过控制淀粉糊化获得不同糊化度淀粉凝胶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结构分析技术探究了控制糊化体系中大米、小麦和马铃薯淀粉材料多尺度结构的演变行为,以及结构演变对3 D打印成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糊化度从30%升高到70%,淀粉颗粒的层...  相似文献   

3.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电荷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胶体滴定法对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电荷性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电荷性质受pH值和贮存时间的影响较大,热糊化和冷糊化对其电荷性质影响不大,采用胶体滴定和凯氏定氮两种方法测定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取代度试验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利用Brabender黏度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淀粉糊性质与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糊化及糊化后4℃条件下保藏24h两种处理方式对玉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直链淀粉含量与玉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峰值黏度、消减值、DSC糊化温度影响显著;在in-vitro消化模型中,4种玉米淀粉经两种方式处理后产生的消化产物总量以及消化速度均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而降低;4℃条件下保藏24h处理后,凝沉淀粉消化产物总量与消化速度均低于糊化淀粉,且降低程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低温挤压酶解干法脱胚玉米,在挤压机内完成淀粉的糊化过程和液化过程.此项技术与目前国内外传统酶法以玉米淀粉(乳)为原料生产糖浆技术相比,省去淀粉生产过程和淀粉乳的喷射液化过程,糖化时间减少1/3~2/3,糊化度增至95.53%~96.67%、还原糖含量增至9.44%~9.78%.实际生产表明,本技术与目前传统酶法使用淀粉(乳)生产糖浆相比,每生产一吨糖浆(浓度75%),可降低糖浆生产成本200~270元,玉米原粮用量节省0.1t,用水量减少4.0t.  相似文献   

6.
湿热处理对不同直链含量的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普通玉米淀粉和高链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湿热处理前后其抗性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热力学性能、膨胀度及消化性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3种玉米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有所提高;湿热处理提高了3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使糊化变得困难;湿热处理后偏光十字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改性程度的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冻融稳定性、透明度进行分析,并采用糊化黏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分析羟丙基羧甲基复合改性淀粉的糊化过程.结果表明,淀粉先羟丙基化后羧甲基化复合改性后,提高了淀粉糊的冻融稳定、透明度及黏度,降低了糊化温度,使淀粉遇冷水可溶,红外分析显示,原淀粉上已接入了羟丙基和羧甲基基团.  相似文献   

8.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早籼稻米淀粉DSC曲线和晶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日平均温度分别32和22℃两个温度处理,对4个早籼水稻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淀粉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曲线和X射线衍射图谱及其特征参数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早籼稻米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热谱特征影响很大,供试4个早籼品种在高温(日平均32℃)下灌浆结实的稻米淀粉,其糊化起始温度(T o )、糊化峰值温度(T p )均明显高于同一品种灌浆结实期适温(日平均22℃)处理的稻米淀粉,且糊化过程所需的热焓(ΔH)也显著增加,不同温度处理间的DSC曲线差异非常明显;对供试4个早籼品种在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淀粉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发现,灌浆结实期的不同温度处理并不影响稻米淀粉晶体的类型,但对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和微晶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Brabender粘度计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粘度曲线进行了测定,研究考察了不同阴、阳离子取代度不同pH值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并同原淀粉及阳离子淀粉的糊化性质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磷酸型两性淀粉经阳离子淀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冷粘稳定性;阳离子取代度及阴阳离子比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糊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磷酸型两性淀粉还具有一定的抗酸降解能力,在pH值为9.0的稀碱溶液中,碱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糊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淀粉和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制备玉米淀粉糊,并与水浴加热制备的淀粉糊相比较,以碘兰值和酶解力为指标,研究了微波法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糊化过程中水浴法和微波法糊化淀粉的碘兰值和酶解力均随糊化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其中微波糊化淀粉的速度比水浴快,但微波加热玉米淀粉糊的碘兰值和酶解力比水浴加热低.  相似文献   

11.
将瓜尔胶加入玉米淀粉中共同煮浆,使用快速粘度仪(RVA)测定瓜尔胶/玉米淀粉体系糊化过程中粘度变化.研究发现,瓜尔胶会大大增加玉米淀粉糊化的峰值粘度和浆液低温粘度,并且使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但是有利于降低淀粉浆液的低温回生速率.  相似文献   

12.
对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不同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糊化温度,糊的冻融稳定性、透明度、抗霉生长能力及温度、浓度、回旋速度、pH值和介质对羧甲基淀粉糊粘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具有低温易糊化,糊凝沉性弱,冻融稳定性好,抗霉能力强和透明度高的优良性质.氯化钠及钙离子对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粘度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预糊化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喷雾干燥工艺制各预糊化淀粉的方法。通过对产品的粘度、水份含量、粒径、视比重、膨松度以及复水性等指标的检测,探讨淀粉浆浓度和pH值、糊化pH值、添加抗老化剂、膨松剂以及充N2喷雾等对制备预糊化淀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制粒的透视     
本文仅从糊化、蒸汽压力、粒度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糊化(Gelatinisation)制粒使物料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淀粉糊化.Hoseney(1986)规定,糊化就是双折射的丧失.Seib(1971)则定义为淀粉颗粒的晶状区内在的辅助结合力发生不可逆破坏.有关制粒过程粉化程度的报道很多.Smith(1959)指出,83℃时,制粒可使糊化量增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淀粉改性碳酸钙在纸页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工艺使形成凝胶的阳离子淀粉颗粒均匀包覆沉淀碳酸钙(PCC)表面,得到一种新型的改 性PCC,并对改性PCC的各个性质尤其对纸页的增强效果进行研究。探索两种PCC的改性方法,一种是 使用糊化好的高浓度淀粉溶液包裹PCC;另一种是先混合未糊化淀粉乳液和PCC,再蒸煮混合物。结 果表明:第1种方法淀粉溶解率较低,并且淀粉糊化浓度对淀粉溶解和手抄片各种性质有较大影响。 分别对糊化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0 %、30 %、40 %、50 %、60 %的淀粉进行试验比较,发现糊化淀 粉溶液质量分数30 %改性PCC不仅具有均匀的颗粒大小,较低的淀粉溶解率,而且抗张指数提高41.1 %,耐破指数提高50 %,表面强度提高45.3 %,灰分提高37.5 %。  相似文献   

16.
运用SV-10正弦波粘度计对两步法合成的两性淀粉的粘度曲线进行测定,考察其离子化顺序、不同阴阳离子取代度、pH值、糊化时间及搅拌对两性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并与原淀粉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羧基型两性淀粉比原淀粉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羧基型两性淀粉有一定的抗酸解能力,碱使糊液的稳定性有所提高,pH值对两性淀粉凝沉性的影响与原淀粉有所不同;随着糊化时间的增长,原淀粉和两性淀粉的粘度都减小,两性淀粉的粘度变化大于原淀粉的;随着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的增加,原淀粉和两性淀粉的粘度都减小,两性淀粉的粘度变化小于原淀粉的.  相似文献   

17.
南京河西地区属近代长江退移形成的河漫滩地,固结沉降一直持续发展.提出利用短基线DInSAR新方法监测长江漫滩区大面积地表沉降的新思路,利用多幅差分干涉图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获取大面积地表沉降的演变过程.南京河西长江漫滩区1996年到2000年短基线DInSAR法沉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地面沉降,最大累积沉降量达12 cm.与精密水准检测结果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酸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木薯、玉米淀粉及其10~90流度的酸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探讨淀粉酸变性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70流度左右的酸变性淀粉具有特殊的热力学性质,淀粉颗粒内结晶形态对糊化性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淀粉品质的简易快速测定方法及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淀粉糊与糊化温度及检测装置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淀粉糊与糊化温度对水浴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提出了对4种淀粉样品测试可缩短沸水浴时间,给出了一种造价低、实用性广且能对淀粉品质进行简易快速测定的实验装置,并从Dyndall散射和分子散射两方面,对使用波长为635nm的单一光源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低于淀粉糊化温度条件下酶脱支处理对直链淀粉溶出及缓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选取不同条件产物,采用Guraya法测定酶脱支处理后的缓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变化,从而研究酶脱支处理过程上清液中溶出的直链淀粉与沉淀淀粉颗粒态缓慢消化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进一步研究酶脱支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特性、热焓特性。结果表明,直链淀粉溶出量与缓慢消化淀粉形成具有相关性;低于糊化温度下通过酶脱支制备缓慢消化淀粉能提高淀粉颗粒表面的疏松度;相对于结晶的数量,结晶的质量对淀粉消化性影响更大;酶脱支处理后,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均有所增加,糊化温度区间变小,糊化焓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