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活性染料对棉纤维的常规染色方法和新形势下对活性染料染色的要求,介绍了一些新的活性染料染棉纤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增进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和染色牢度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来理  武美莲 《江西科学》2008,26(3):435-439
活性染料色泽鲜艳色谱广,染色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环保型染料。但活性染料固色率不是很高,染色牢度也不是很好,这些影响了活性染料的应用。从染色机理和染色工艺等方面分析了活性染料固色率和染色牢度不理想的原因,探讨了提高活性染料固色率和染色牢度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选用两类活性染料(Cibacron Red LS-2G,Cibacron Blue FN-R)对蚕蛹蛋白纤维长丝染色,讨论了工艺条件(Na2CO3的用量、NaCl的用量、温度)对两类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类活性染料对蚕蛹蛋白纤维均有较高的固色率,LS型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大于FN型活性染料。NaCl对FN型活性染料的促染效果大于LS型活性染料,LS型活性染料在低盐条件下,也有较高的固色率。活性染料染色后,蚕蛹蛋白纤维长丝的强力损失小于10%.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交联剂TAHT在活性染料印花时的作用。证实了在活性染料印花中采用交联剂TAHT,可使大部分常用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及印花织物的K/S值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并确定了应用TAHT的合适的色浆配方及印花工艺。使用TAHT可提高活性染料的利用率,减轻后处理负担,减少污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活性染料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了交联剂OL-F1X60D在活性染料交联染色中的应用.通过用交联剂对织物进行染色前预处理的方法,提高了活性染料的固色率,使活性染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最终确定了交联剂OL-F1X60D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特深型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FR)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染色工艺参数对SEFR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特深型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SEFR随染色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与一般活性染料的变化规律相同,但特深型活性染料的E值和F值相对要高一些.另外,从染色效果和染色特征值的分析来看,特深型活性染料系列的匀染性和移染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对2,3-二氯-6-羧酰氯喹恶啉类活性染料的反应活泼性以及“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测定水解速度常数,与其他类型活性染料进行比较,对此类活性染料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对2,3-二氯-6-羧酰氯喹啉类活性染料的反应活泼性以及“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测定水解速度常数;与其他类型活性染料进行比较,对此类活性染料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Microtox技术在印染废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Microtox)研究了Microtox技术对印染废水毒性检测的条件,活性染料及降解中间产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反应,并对柠檬酸杆菌降解活性染料降解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Microtox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活性染料及其微生物降解中间产物的相对毒性;活性染料的毒性远大于代谢途径中间产物的毒性;活性染料降解过程中培养液萃取物的毒性逐渐降低,但上清液的毒性出现先下降而后又增大的趋势,推测是上清液中存在的中间产物和其它组成成分及pH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型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固色剂的合成.并讨论了该固色剂用于纯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产品固色的最佳工艺时,同时通过测试分析了该固色剂对活性染料耐湿摩擦牢度、耐摩擦表面深度、耐汗渍牢度、耐洗色牢度以及对织物色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纯棉灯芯绒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得色率,降低染色成本,实验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CAT对纯棉灯芯绒进行预处理,并用活性染料对经预处理的织物进行染色.实验确定了纯棉灯芯绒织物预处理的最佳工艺,并比较了经处理织物和普通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样品.实验结果表明,纯棉灯芯绒织物经过CAT预处理可以节约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的使用量,并减少染色废弃染料的排放,经预处理的织物和普通织物染色所得样品色牢度基本一致.该技术提高了纯棉灯芯绒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固色百分率,符合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并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用2种阳离子聚合物复合膨润土来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废液进行脱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脱色率,研究了复合膨润土中阳离子聚合物的含量、活性染料废液的pH值、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TA复合膨润土中GTA质量百分数为30%,DMA复合膨润土中DMA的质量百分数为40%时,对活性染料染色废液的脱色率最大;中性或者偏碱性的条件比较适合两种阳离子聚合物复合膨润土对活性染料废液的脱色;DMA复合膨润土在活性染料废液温度为40℃时脱色效果最好,而GTA复合膨润土在50℃时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锦纶纤维染色,详细讨论了染色温度、染浴pH值、染色和皂洗方法对染色深度和固色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对染色条件的敏感性。活性染料对锦纶纤维的染色深度、固着率和固着效率受温度、pH值、染料母体结构和活性基的影响很大。毛用活性染料更适合于锦纶纤维的染色,普通乙烯砜硫酸酯及乙烯砜硫酸酯/一氯均三嗪染料可有选择性地加以使用,毛用活性染料合适的染色pH值约为4,其它染料适用的pH值因品种而异.采用酸性染色或先酸性后碱性的染色条件均可,后者的优点是固着效率高,但染色深度未见提高,染色后采用碱性条件皂洗有利于染色深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科华素三原色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性能进行了系统实验,旨在探索大豆纤维碱性浴和变性浴染色的基本染色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乙烯砜/一氯均三嗪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的碱性浴理想染色温度为60℃,中色染色的纯碱用量为5~6g/L。乙烯砜/一氯均三嗪双活性基活性染料较佳的酸性浴染色pH值为3~4,续染时间为40min。对大豆蛋白纤维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的染色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五种含β-羟基乙基磺酰胺硫酸酯基团的活性染料及其中间体,鉴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了其均相醇解、水解反应率及其比速率。并考察了该类活性染料与纤维及水反应的关系,指出了影响染料固色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当今人们对染料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越来越关注.报道了基于二元分类问题的支持向量机分类(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SVC))模型预测活性染料分子耐洗色牢度等级.在测试123支活性染料的耐洗色牢度、溶解过程中的抽滤时间、pH值之后,采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搜寻SVC模型参数C与γ值.模型采用3个变量(活性染料的pH值、抽滤时间、及结构特征定性变量)作为SVC分类模型的输入.所建分类模型对训练集活性染料分子耐洗色牢度等级预测整体准确度为84.1%,对测试集染料分子整体预测准确度为77.1%.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精确、可靠,可以用于活性染料耐洗色牢度等级预测.  相似文献   

17.
脱色剂与活性染料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聚丙烯腈(PAN)和双氰胺(DCD)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脱色剂.用IR、1 H NMR和13C 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脱色剂溶解度随pH 值变化的规律,研究了脱色剂对活性染料的絮凝脱色的性能.结果表明,脱色剂是侧链带有多种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它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小,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大;脱色剂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是有效的.在絮凝脱色研究基础上,用IR分析以及平衡渗析实验探讨了脱色剂与多种染料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脱色剂的絮凝效果在酸性条件下显著.相互作用研究显示,脱色剂分子侧链的氨基与活性染料的磺酸基发生了键合作用.脱色剂与蒽醌型活性染料的结合存在特殊的温度依赖性,结合程度在25℃最大;脱色剂与活性染料分子间除了极性基团间相互作用外,还存在疏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渗析方法脱除活性染料中的无机盐分,利用薄层扫描技术和印花测强度等方法研究了pH值对电渗析过程染料水解的影响。通过将电渗析过程pH值维持在4.5—7.0之间,作者在染料样品电渗析16h之后,利用喷雾干燥法成功地制备了高强度活性染料。  相似文献   

19.
在大豆蛋白质纤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染色的方法对大豆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并进行了染色实验,结果表明,Cibacron FN和Cibacron LS两种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分别提高23%和20%;而Lanasol不适宜大豆蛋白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20.
陈祝军 《科技信息》2010,(27):10-11
利用H2O2/Fe2+光助催化氧化,对活性艳红X-3B的染液模拟废水及印染厂活性染料的实际废水进行脱色研究,讨论了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对活性染料废水脱色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