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情感词是情感传达的重要介质,以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常常把情感词作为情感认知研究的切入点,且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文章旨在从情感词认知加工的ERP研究和脑成像研究两方面来探讨其脑神经认知机制,以期对情感词的研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进而为人类情感认知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供了两种分析认知事件相关电位(ERP)复杂度动态变化的估计算法——时变Tsallis熵(ETsEn)和时变近似熵(EApEn),并将其应用于分析Stroop任务中ERP的动态复杂度.实验发现:BTsEn比EApEn能更好地反映不同刺激类型的ERP复杂度差异;EApEn比ETsEn能更准确地体现ERP复杂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额区、中央区和顶区的ERP的ETsEn和EApEn在刺激前、刺激处理过程中、刺激处理后均有显著差异,即在刺激前熵较大且无明显变化,刺激处理过程中熵显著减小,刺激处理完成后熵恢复至刺激前状态,其变化的时序与行为数据基本一致。结果证明了时变的Tsallis熵和近似熵对动态复杂度从不同方面度量的有效性,为客观度量ERP的复杂度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个汉字认知过程中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单个汉字结尾笔画匹配与非匹配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差异,探讨汉字与英文在认知过程中的差异以及汉字认知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结尾笔画匹配和非匹配时的ERP波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一,非匹配的ERP波形中出现了明显的P300,这是匹配组中大多数电极位置上没有出现的成分(P<0.05);其二,汉字结尾笔画非匹配N400的波幅明显高于匹配组(P<0.05),N400分布在除右侧颞叶以外的大脑其余各区,左侧波幅偏高.但是,由单个汉字非匹配组与匹配组的ERP相减所得的差异波N400的波幅并无大脑半球之间的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了汉字的认知是左右脑半球并用的认知加工过程,与英文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左半球优势存在着差异.同时,还发现在所有的电极上,非匹配组N400以后的其他负性成分的波幅比匹配组N400以后的相对应的负性成分的波幅都要高,提示N400以后的其他负性成分也可能与汉字词汇后水平的整合加工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万红 《华东科技》2005,(12):61-62
ERP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经20年了。但至今,ERP项目的成功率仍不是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出在项目的应用实施环节。ERP项目的实施既是技术问题,又是管理问题。话说“三分软件、三分实施”,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ERP的成功与否,因此.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ERP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冯玉娟 《科技信息》2012,(35):I0231-I0231,I0275
0前言 事件相关电位fERP)也称诱发电位.是人们的大脑在对某一刺激信息进行认知心理加工过程中.在头皮上记录到的脑电位变化。它是以与某种作业有时锁关系的脑电(EEG)信号为基础.将EEG平均叠加得到的脑电活动。ERP的晚成份是与心理因素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成份,含5个主要的波:P1、N1、P2、N2、P3,(狭义上ERP是指p300)。  相似文献   

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检验动态记忆任务中各认知成分在正性情绪状态下的变化,并探讨了正性情绪对工作记忆各组成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中性情绪状态,与中央执行系统刷新功能密切相关的中央-顶分布的晚正成分(350—600ms)在正性情绪下波形更负;在左右额区的150-350ms及600-800ms也发现,与刷新相关差异波在正性情绪下更负;而与复述和储存子系统相关的ERP波形在正性情绪下更正,并且在350600ms的左侧脑区最明显.实验结果表明,工作记忆的各组成系统功能不同,因此正性情绪对它们的作用不同,并在中央执行系统中发现了情绪与认知的高级结合.  相似文献   

7.
视觉运动知觉脑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运动知觉问题在整个知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背侧和腹侧的两条视觉通道的发现可以说是近代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代表性成就,随着ERP、fMRI等无损探测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视觉运动知觉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近年来人们利用脑信息学方法。对视觉运动知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论将对建立人工智能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间件的ERP和SCM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RP系统帮助企业综合诸如库存控制,采购,分销,财务以及项目管理等各部门交叉职能.SCM确保供应链相关方的运作更加紧密协调,并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互动,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本文研究了ERP和SCM的集成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基于中间件的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再认记忆状态下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时域、频域和空间域的性质,与传统的ERP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往往都局限于时域特征不同,该研究采用非负张量分解(NTF)技术,提取再认记忆实验中与"Old"和"New"刺激相关的ERP的多域特征值。多域特征值是从多个导联ERP信号的时频转换中提取的,因此可以同时反映ERP在时域、频域和空间域上的性质。研究结果发现,多域特征值可以明显地反映出不同刺激类型下ERP信号的差异,与额区新旧效应相关的FN400在"New"刺激下的多域特征值显著大于"Old"刺激下的,与顶区新旧效应相关的P600在"Old"刺激下的多域特征值显著大于"New"刺激下的,说明多域特征值能很好地用于区分和识别再认记忆中的新旧刺激,这不仅为再认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而且为基于ERP的认知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范例的智能教学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智能教学系统研究的意义在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增进人类对其自身认知过程的了解和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探讨了基于范例的智能教学系统的构建方法,并提供了一个实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英语委婉语起源于宗教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具有避讳、掩饰、礼貌等功能,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在人与人的交往和国际间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英语委婉语的起源、功能和使用技巧的认知是学习和运用英语不可忽视的三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近年来,元认知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作用也逐渐被认识到并加以利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元认知的结构及其优点,并阐述其在学生的记忆、理解、解决问题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认识能力是人从事认识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它具有多种形式,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认识过程是人的认识能力发挥其作用的过程,认识活动与认识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本身所具有的根本性质,也是认识能力在其发挥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性质。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认为,方位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方位隐喻才得以构建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系统地对比分析了"LOW"/"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映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与"LOW"/"低"有关的方位隐喻映射主要集中在情感域、数量域、社会地位域、声音域、社会评价域和时间域,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同异并存、同大于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闅愬柣鐞嗚鐨勭爺绌跺凡鏈変簩鍗冨骞寸殑鍘嗗彶,浼犵粺鎶婂畠浣滀负璇楀銆佷慨杈炲鐨勪竴閮ㄥ垎鍐呭.濡備粖闅愬柣鐮旂┒宸茬粡绐佺牬浜嗕慨杈炶寖鐣?闅愬柣琚涓烘槸浜虹被璁ょ煡鐨勫熀鏈ā寮?鏈枃涓昏浠嬬粛浜嗛殣鍠荤殑鍔熻兘,闃愯堪浜嗛殣鍠诲璇█鍙戝睍鐨勫奖鍝嶅強鍏舵枃鍖栧唴娑?杩涜€屾帰璁ㄤ簡闅愬柣鐞嗚涔嬩簬鏁欏鐨勬剰涔?  相似文献   

16.
刑法罪过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各国罪过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在罪过研究中普遍忽略了情绪因素,而且各国对不同种类罪过的非难重点差异也较大。如果剥离罪过中的法律因素,剩下的主要就是心理内容,由此对罪过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在第一层面即罪过的共性中得出罪过的心理内容是知和情意的结论,使情绪有所依归;然后,对罪过的第二层面即罪过内部成分的组合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得出在刑法罪过中,知是基础,情意是主导,情意承载着刑法责任与非难的结论。最后,将我国的罪过放到知与情意所罗织的网络(模型)之中,发现疏忽大意的过失其实也存在着情意因素,并得出犯罪过失其实是情意的缺陷而非注意的缺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隐喻理论的研究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把它作为诗学、修辞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今隐喻研究已经突破了修辞范畴,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隐喻的功能,阐述了隐喻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其文化内涵,进而探讨了隐喻理论之于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维果茨基认知理论中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高级思维功能建构于社会、文化、历史和教育的大环境中,此环境又是一个由社会成员相互交流形成的实体,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辩证统一体,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相互作用能带来第二语言的发展。对于语言输入与输出在语言认知中的作用,Krashen的输入假说与Swain的输出假说则持有各自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去解决输入假说与输出假说存在的分歧。在强调两者独立的情况下,阐释了两者同时对于语言认知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human cognition reliability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ime-related human response interaction (HI).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 types is an important base. At present, the two types of HIS classification (i.e. SRK classification and CP classification) are based on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by which some phenomena can be hardly explained. Since the types were limited, they coul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integrate approach of HIs classification is compatible with the original methods, and HI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grate approach contains more detailed types and has higher precision. It is more advantageous and convenient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s. The integrate approach has been used in the study of operator reliability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China.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and by which the integrate approach was verified.  相似文献   

20.
内隐/外显认知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在整个认知系统中具有中心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了内隐/外显认知研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意义.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尽可能让学习者去体验和感悟英语.从而使其内隐认知机制在英语语法习得中自动发挥作用,让内隐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此外,内隐学习还要与外显学习紧密结合,只有两种学习方式相互配合,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