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症的一个关键致病原因是大脑中淀粉样蛋白(A13)的过度产生或堆积.Aβ是由其前体蛋白APP经β-和γ-分泌酶依次水解而生成的,但对于这些分泌酶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的了解还很少.由于大脑发生缺氧/缺血会造成Aβ的产量增加,而缺氧时所激活的转录因子HIF-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会调控下游多种基因的表达,我们对HIF-1是否参与调控β-分泌酶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对小鼠β-分泌酶基因bace1的调控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一个缺氧应答元件(Hypoxia-Responsive Element,HRE).我们的数据显示,HRE突变片段启动报告基因荧光素酶表达的活性比正常序列片段的启动活性明显降低.电泳迁移率的变动分析(EMSA)实验进一步证实,HIF-1可以与小鼠bace1中HRE元件相互作用.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过度表达HIF-1时,BACE1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高.这些结果表明小鼠bace1基因的表达受转录因子HIF-1的调控.鉴于目前阿尔茨海默症研究领域都把抑制BACE1作为首选治疗靶位,HIF-1因而有可能成为治疗AD的一种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β淀粉样蛋白斑块及神经元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疾病。AD的发病机制可能由多种发病因素、多种通路和分子机制的相互参与引起。由于AD的发病主要同老年人有关,故研究治疗AD的方法对于提高人类健康和生活水平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并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全治愈AD,但有多种治疗策略。本文对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不溶性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中心环节,Aβ是由β-分泌酶(BACE1)和γ-分泌酶顺序切割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产生的,BACE1与APP在质膜、内含体/溶酶体、高尔基体反面膜囊(TGN)以及早期分泌途径之间的转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Aβ的产生.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探讨了Sorting nexin12(SNX12)对Aβ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SNX12后,分泌到细胞外的Aβ减少,γ-分泌酶的活性及PS1、NCT、pen-2、APP和BACE1的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变化,APP-βCTF水平降低,而下调SNX12时Aβ水平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SNX12与BACE1在细胞内存在共定位,并且SNX12表达增加可以使BACE1和APP在细胞内处于同一区域的数量减少.这些结果表明,过表达SNX12通过调节BACE1在细胞内的定位,使细胞内处于同一区域的BACE1与APP的数量减少,导致经BACE1切割的APP减少,从而降低Aβ的产生.因此SNX12可能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数据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可参与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淀粉样级联的调节。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的PPARγ在培养的细胞中过表达,急剧减少了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的分泌,在转录后水平影响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表达。APP下游调节不涉及分泌酶的通路而与对APP泛素化的显著诱导有关。此外,我们还证明了PPARγ能通过降低Aβ的分泌从而保护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坏死。综合起来,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一种新型机制:PPARγ激动剂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由于Aβ的积累所造成的致病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转运膜蛋白21(TMP21)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超表达对PS-1及NC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脂质体介导TMP21 cDNA转染敲除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基因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MEF(KO)),以梯度浓度G418筛选TMP21表达量最高的细胞.处理超表达组(T)和对照组(C)细胞,并收集纯化过程中含γ分泌酶复合物的样本,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γ分泌酶复合物重要组分Nicastrin(NCT)、Presenilin-1(PS-1)以及TMP2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样本T1、T2及IPT2所含TMP21的蛋白表达量较相应对照组样本C1、C2和IPC2分别上升11.5%(P=0.08)、28.1%(P<0.01)及69.1%(P<0.001),提示经TMP21 cDNA转染后MEF(KO)细胞中TMP21蛋白表达明显提高,而转染组和对照组中,构成γ分泌酶复合物的重要组分NCT与PS-1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这表明在TMP21蛋白高表达状态下,不会影响MEF(KO)细胞中γ分泌酶复合物的重要组分NCT与PS-1蛋白表达量.  相似文献   

6.
欣然 《华东科技》2023,(2):10-11
<正>阿尔茨海默症,一种让我们恐惧却又陌生的疾病。即便是与众病之王的癌症相比,它都更难在医学上治疗。前两年有一部口碑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讲述了一位身患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父亲,因为患病而记忆变得混乱,渐渐认不出自己的女儿,甚至到最后连自己都忘了的故事。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阿尔茨海默症似乎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好像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哪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年是这种病症的患者。那么,阿尔茨海默症真的只是老年病吗?  相似文献   

7.
赵乔  焦守恕  王钜 《实验动物科学》2009,26(3):39-45,52
1906年11月3日,在德国Tübingen的一次会议上,巴伐利亚精神病学家Alois Alzheimer首次描述了随后以其名字命名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综合症的病理特征,即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痴呆[1].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之所以被认为是最残酷的疾病,原因之一是目前仍无法治愈和预防。ScienceWatch上一次关注该病是3年前,聚焦于β-淀粉样蛋白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γ对妊娠小鼠黄体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妊娠小鼠黄体细胞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外源的干扰素-γ(INF-γ)对妊娠小鼠黄体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IFN-γ对妊娠小鼠黄体细胞分泌孕酮有显著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IFN-γ有促黄体作用,但当IFN-γ大量存在时,对孕酮分泌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雄黄(As4S4)对MRL/lpr狼疮鼠脾脏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自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20周龄MRL/lpr狼疮小鼠和正常C57BL/6J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脾脏,制成脾脏淋巴细胞悬液,体外经植物凝集素P(PHA-P,终浓度20mg/L)、白细胞介素-2(IL-2,终浓度10^6IU/L)常规刺激48h后,随机分组进行如下实验:(1)不同浓度As4S4溶液(6.5、12.5、25、50mg/L)作用24h;(2)As4S4对MRL/lpr小鼠和C57BL/6J小鼠作用:①PBS组:空白对照;②As4S4组:25mg/L;以上各组继续培养24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培养液IFN-γ、IL-6表达量。结果:(1)MRL/fpr狼疮鼠PBS组IFN-γ的分泌高于C57BL/6J小鼠PBS组(P〈0.01)。(2)在MRL/加狼疮鼠中,与PBS组相比,As4S4组(25mg/L)IFN-γIL-6的分泌水平下降。(3)在C57BL/6J小鼠中,PBS组和As4S4组之间IFN-γ、IL-6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As4S4下调MRL/lpr狼疮鼠IFN-γ、IL-6的分泌,而对C57BL/6J小鼠脾细胞IFN-γ、IL-6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5-08-16至2015-08-31)1施—公团队揭示γ-分泌酶原子分辨率结构[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5/30]清华大学教授施—公团队与国外学者合作,构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且基于结构分析了γ-分泌酶致病突变体的功能,为理解γ-分泌酶的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相关成果8月18日在Nature上发表。  相似文献   

12.
老年斑和神经元缠结的分割提取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病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阿尔茨海默症动物模型的脑彩色显微图像的目标分割和形态学参数统计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对彩色图像的颜色信息进行聚类,分别提取了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目标.再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后续处理.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综合算法能较好地提取阿尔茨海默症动物模型特征性病变的边界以及计算相应目标的形态参数.  相似文献   

13.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渐进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异常而导致记忆衰退。茶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等作用,能够预防阿尔兹海默症。利用60篇文献综述了儿茶素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制,总结了近10年儿茶素在动物实验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早期,Ras蛋白所在的信号通路被激活,但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探讨了K-Ras及其突变体K-RasG12V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剪切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量表达K-Ras能够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 1/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通路,并增加APP在Thr668的磷酸化;抑制JNK通路则阻断了K-Ras过表达所引起的APP Thr668磷酸化.此外,过表达K-Ras造成分泌到细胞外的sAPPα增加,而sAPPβ减少.通过生物素标记实验发现,过表达K-Ras使得APP在细胞膜上的定位增加,而细胞内APP总量没有改变.这些结果表明,过量表达K-Ras可以通过调控JNK的通路,增加APP在Thr668位点的磷酸化,造成APP在细胞膜上水平升高,导致APP向sAPPβ的切割减少,而向sAPPα的切割增加.提示K-Ras对APP切割的影响可能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转运膜蛋白21(TMP21)在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超表达状态下,对γ分泌酶活性的影响.利用TMP21 cDNA转染敲除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基因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MEF(KO)),以梯度浓度G418筛选TMP21表达量最高的细胞.处理超表达组(T)和对照组(C)细胞,并收集纯化含γ分泌酶复合物的样本.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MP21蛋白表达量,选用饱和浓度的γ分泌酶底物C99,运用ELISA检测Aβ-peptide40和Aβ-peptide42的生成总量.结果表明,样本T1、T2及IPT2所含TMP21的蛋白表达量较相应对照组样本C1、C2和IPC2分别上升11.5%(P=0.08),28.1%(P<0.01),69.1%(P<0.001),提示经TMP21 cDNA转染后MEF(KO)细胞中TMP21蛋白表达明显提高.同时,对照样本C1、C2及IPC2,样本T1、T2及IPT2中所含γ分泌酶活性分别降低33.4%(P=0.01),71.9%(P<0.001),96.5%(P<0.001).转染组样本中,样本IPT2所含γ分泌酶活性最低,提示经处理γ分泌酶得到明显纯化分离,与Western blotting所得结果一致.因此,高表达状态下的TMP21蛋白,对MEF(KO)细胞中γ分泌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表明TMP21为γ分泌酶的负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假孕大鼠的第2、4、6d(D2、D4、D6)注射干扰素-γ(10u/g体重),测定假孕期间盘浆孕酮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假孕日龄的黄体分泌孕酮的能力有明显差异,其中D5时孕酮大量分泌,达到高峰;注射干扰素-γ后能显著提高血浆中孕酮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探究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对患者大脑功能网络之间因果性连接的具体损伤情况,采用非线性的因果性分析方法——收敛交叉映射方法,区别于传统的基于线性模型的脑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在静息状态下阿尔茨海默症对默认模式网络(DMN)、中央执行网络(CEN)和显著网络(SN)中各个脑区之间因果性连接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化与临床认知水平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DMN、CEN和SN网络脑区之间的因果性连接普遍降低,而DMN和CEN网络中的因果性连接变化与认知行为相关性较强。本文研究从动力学角度探索了阿尔茨海默症对大脑3个重要功能网络因果性连接的损伤情况,可为深入理解静息态下AD大脑内在的动力学变化特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人员希望能在阿尔茨海默症症状出现前发现相应的大脑结构和代谢的变化。现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使用一种测量大脑大小的新技术,其研究报告发表在12月出版的《放射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用杂交瘤技术将基因工程人γ-干扰素(rIFN-γ)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了 3株抗 rIFN-γ杂交瘤细胞株。这些细胞株经两年多的传代培养仍保持稳定分泌抗体的能力,并与rIFN-γ及新型γ-干扰素呈特异性反应,可用于亲和层析纯化γ-干扰素.  相似文献   

20.
痴呆有多种形式,阿尔茨海默症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并且,迄今为止,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破坏性的后果。面对逐渐增加的老龄人口,政府越来越担心对这类人群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