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的应用及效果。自2001年11月到2003年4月,运用单侧、双侧乳内动脉和桡动脉连续为29例患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男性22例、女性7例,年龄44~77岁(平均57.63岁);单支病变19例,二支病变1例,三支病变7例,左主干病变2例,术前有心梗史14例,3例合并室壁瘤,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方法为左侧乳内动脉(LIMA)到前降支(LAD)、右侧乳内动脉(RIMA)到右冠状动脉(RCA)、桡动脉到钝缘支(其中3例序贯至对角支),3例搭桥4支,4例搭桥3支,3例搭桥2支,19例搭桥1支,3例同时行室壁瘤缝扎术,人均搭桥1.69支,术后无呼吸、脑、肾脏等系统的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无病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随访患均无心绞痛再次发作,认为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近期效果比较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的治疗中化疗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多数情况下手术很难将残留灶和转移结节彻底清除干净,均有赖于化疗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一种新型的新辅助化疗,即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中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优点将手术与化疗同时进行,避免了很多传统静脉给药与腹腔化疗的不足,并有着良好的初步临床疗效.现就晚期卵巢癌术中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机抽取80名外科住院病人,进行自身对照实验研究。测定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足背动脉血压及平卧位肱动脉血压值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卧位对足背动脉血压的影响以及足背动脉血压与平卧位肱动脉血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卧位足背动脉血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背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极显著高于平卧位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平卧位肱动脉与平卧位足背动脉收缩压之间和舒张压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29.76+0.64x(R^2=0.67);Y=15.38+0.73x(R^2=0.5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目前还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全身性化疗血液中药物浓度低.而副作用大.1965年Vialaonte等开始应用支气管动脉选择性药物,随插管技术的发展.在国外已广泛被采用,国内这方面工作起步较晚.近一二年才有个别报告,我院自1986年8月才开始应用.Selde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对5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0次支气管动脉插管(其中一例因病情变化而来进行治疗).插管成功率100%.化疗成功率9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后的疗效与副反应,以及对手术切除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皮股动脉入路作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用表阿霉素30mg,羟基喜树碱20mg(或顺铂30mg),5-Fu500mg化疗,明胶海棉条(大小1.0cm×0.2cm)1条栓塞。并于化疗栓塞术后第二周或择期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6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CT复查10例中9例肿瘤有缩小,1例无变化为恶性间质瘤,16例中15例顺利完成根治术,尤其术前评估难以切除肿瘤的9例中有8例顺利完成肿瘤切除。结论: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可作为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食管后异常锁骨下动脉合并左右颈总动脉共干一例报告吴志虹,符皎荣(海南医学院,海口570005)关键词主动脉弓,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气管,食管中图分类号R322.1食管后异常锁骨下动脉的发生,近年来陆续有报道。但同时合并左右颈总动脉共干的...  相似文献   

10.
牛肾动脉血管分布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肾为有沟多乳头肾,肾动脉入肾门后在肾窦内相继分支形成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在肾的髓质与皮质交界处延续为弓形动脉,由弓行动脉发出与肾表面近似垂直的小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发出入球小动脉和直小动脉.每个区观察500个小球及出、入球小动脉:皮质外区的肾小球及出、入球小动脉的内径比皮质中间区大,比髓旁皮质区更大.直小动脉可由弓行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发出,伸向肾的髓质.肾脏因动物的种类不同其血管分布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下肢顺行静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诊治下肢静脉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03~2005年间60例共65条下肢静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造影X线表现正常10条占(15.4%),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条(40%),单纯浅静脉瓣功能不全4条(6.2%),深静脉血栓形成25条(38.5%).结论:顺行静脉造影简便安全,创伤少,效果好,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治信息,可作为诊治下肢静脉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解决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72例严重烧伤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明显下降。结论:运用循证方法护理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病人,能促使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索和推广应用胸腔镜、腋下微创切口手术治疗胸部疾病 ,达到微创伤、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康复快的目的。方法 :腋下微创伤切口手术25例 ,胸腔镜手术17例 ,治疗以肺大疱破裂自发性气胸为主的几种胸科疾病。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病人均痊愈 ,无并发症 ,伤口小 ,组织损伤小 ,出血少 ,因开关胸时间短 ,故手术时间短 ,伤口隐匿、美观 ,术后疼痛轻 ,术侧肩关节及上肢活动受影响小 ,患者康复快。结论 :两种术式的完善和推广将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并与62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的血浆HCY水平和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均P<0.01)_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中高血浆HCY水平患者的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之一,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宫颈病变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术(TCRC)治疗30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30例.结果 TCRC组治疗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组,TCRC术后出血及阴道排液时间少于LEEP组,两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方面能够直视创面,定位准确,止血彻底,不损伤宫颈管黏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尤其在宫颈深部病变和炎性增生组织的治疗优于宫颈环形电切,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90例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行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和D-二聚体浓度检测,并采取常规血栓防治流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合并内科基础疾病情况,分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13.85%),明显低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5例,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24 h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19例(46.34%)股骨颈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52.00%)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骨折后24 h内D-二聚体浓度300 ng/m L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00 ng/m 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应从急症诊断开始给予预防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以降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高等级公路通车后桥头跳车及面层局部破坏现象,提出了采用分期修建沥青面层的方案,既可适当降低初期建设费及后期养护费,又可通过分期修建使软土地基充分发生固结沉降,保证后期行车质量,本文建议用寿命周期费用法来评价分期修建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维吾尔医异常体液病证量化诊断标准,以非疾病诊断临床相关信息为依据,对诊断明确的24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研究。入选的证候要素进行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共线性诊断及主成分分析,使用主成分改进的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确立各证候要素对证候的贡献度,根据优势比(OR 值)的大小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各异常体液主症、次症;最后结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病”的自身特点,建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维医异常体液病证诊断标准。结果显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其中,异常黑胆质型--主症:周身关节隐痛,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起鳞屑,多梦、噩梦,抑郁心态;次证:口味苦涩,舌质暗红,舌苔灰或黑色,大便干结,脉细、沉。异常血液质型--主症:腰背肢体胀痛,面色发红,皮肤较热,小便色橙黄,肢体沉重,脉象粗、有力;次症:睡眠尚少,口干,舌质暗红,舌苔少。异常黏液质型--主症:腰背肢体冷痛,肢体畏寒喜暖,面色暗淡,口黏,少气懒言;次证:面色晄白,舌体胖大边缘齿痕,睡眠较多,肢体麻木,脉象粗、沉、弱。异常胆液质型--主症:骨有灼痛、刺痛、疼有定处,皮肤较热,口干咽燥,口味甘苦,失眠,小便次数偏多,脉细、紧。次症:面色微黄,舌苔黄,盗汗。由此得出结论:通过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研究建立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异常体液病证量化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跨主动脉弓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五年来手术治疗跨主动脉弓段食管癌 1 1 9例 ,根治性手术切除 1 0 1例 ,姑息性切除 1 1例 ,探手术 7例 ,切除率 94.1 % .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是 77.2 %、 64.3%、 48.4%、 38.0 % .笔者认为 :跨主动弓段食管癌 ,手术中应熟悉该部位的解剖结构 ,细心操作 ,能提高手术切除率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 ,病变部位及长度不应成为手术切除的决定性因素 .食管癌病人除有明显的手术禁忌者外 ,均可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相似文献   

20.
断肢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术的处理方法,分析断肢再植术的失败原因,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及患肢功能.方法:对30例四肢离断伤的致伤原因、伤情、离断至吻合时间、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恢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再植的成功与否及功能恢复的优良与分析研究的因素关系密切.结论:严格掌握再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再植时限的把握,术中的操作,早期功能锻炼的时限等是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