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地层模型预测不准确、钻头处地层特性分析不到位和地层边界确定不及时等影响优质储层钻遇率问题,开展了可视化寻航钻井探索性研究。该技术包括井周地层预测及三维可视化、导航模型构建、地层边界自动分析、地层特性实时自动分析、优质储层自动识别和轨迹自动优化等几个过程。前3个过程属于可视化导航地层模型构建,用于宏观上预测和指示富集油气目标地层位置、延展性等;地层边界自动分析、地层特性实时自动分析及优质储层自动识别用于精细预测钻头附近地层的边界位置、实时提供地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以便精确确定钻进方向;轨迹自动优化则用于自动规划下一步钻井方案。在多口井现场应用中,该系统预测的地层模型及优化的轨迹提高了优质储层钻遇率。结果表明,井下可视化自动寻航钻井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类似于汽车导航式钻井,为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层破裂压力现有预测方法适用性差、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分析了地层破裂压力的影响因素;以地层深度、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和岩石密度为输入变量,以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为输出变量,建立了GABP预测地层破裂压力模型,并利用塔里木盆地YB1井的数据进行神经网络学习和结果验证。GABP模型的预测结果误差约3.5%,精度远高于Eaton法。该方法不受地质构造条件影响,且具有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邓绍云  宁东卫 《太原科技》2014,(12):10-11,13
本文由世界普遍存在的天然复合材料进行观察对复合材料力学的诞生和发展、对复合材料力学的研究和应用前沿阵地、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复合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了充分深入地阐述与分析,最后对复合材料力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与期望。  相似文献   

4.
以挡山地区的地质背景为基础,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热液蚀变等方面,对挡山金矿的矿体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成矿规律的勘探研究,对下一步扩大找矿成果进行了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5.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时频分析技术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根据时频计算结果,获得各级层序体的层序旋回特征,结合水进/水退沉积相、沉积间歇面、储层、盖层分布等地质信息,划分沉积地层旋回及内部精细结构。通过井震联合的多尺度匹配方法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实现井震资料在相同级别研究目标的综合解释,对经过反射空白区或断层时的两侧反射层位进行对比,从而有效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指导地震反演数据的解释,对岩性体进行从定性到定量的精细描述。形成一套完整的层序地层分析软件系统,为薄互层研究和储层预测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地层压力的有效预测,对于研究油气运聚与成藏,以及储集层评价等方面至关重要.在地层压力分析的诸多方法中,以测井资料为主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详细讨论了构造、裂缝、流体性质对声波时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地层压力分析的有效途径是综合地震、测井、基础地质等资料,首先进行构造分析、岩性分析、流体性质分析和裂缝分析,然后进行孔隙度反演并建立孔隙度与深度压实曲线,并进一步结合测试资料和构造变动史和古地温史研究,进行地层压力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M区块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层压力是钻井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数据。碳酸盐岩地层压力形成机制不明确,没有考虑地层压力与体积弹性模量间的响应特征,导致目前根据欠压实理论和有效应力定律建立的预测模型不适用于预测碳酸盐岩地层压力。根据M地区碳酸盐岩所处的地质特征、地层类型、地层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测井曲线等现场资料,分析了碳酸盐岩地层异常高压的特点;根据孔隙弹性理论,建立碳酸盐岩地层压力的预测模型,解释了裂缝型碳酸盐岩地层易产生异常高压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地层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岩石体积弹性模量和地应力。该模型在M区块多口井进行了应用,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姚君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854-7858,7863
油藏的井间地层压力分布是油田开发过程中重要的开发指标之一。对动态预测、储量计算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如何获得准确的井间地层压力分布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地层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的利用少数井来预测井与井之间的地层压力分布。在理论模型的研究基础之上编制了地层压力分布预测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和计算模块,根据建立的压力场分布预测技术,预测并绘制了二区七断块历年压力场分布图。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一致,说明该地层压力预测技术是可行的,为油田的开发提供了较准确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观点。从岩石各向导性的本构方程出发,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地层倾角与定向钻井井斜之间的关系。文中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提出了横观各向同性本构方程,采用八结点等参数单元对地层进行离散化,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计算了不同倾角的地层下的井斜角。应用该程序,可以预测岩石的横观各向同性对定向钻井井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思路与常规油气藏有着本质的不同,层序地层学是预测岩性地层油气藏并揭示其分布规律的有效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岩性、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识别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三级层序界面,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目的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通过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的识别,划分出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湖侵(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根据古地形、盆地结构、断陷演化和地层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层序模式:单箕状斜坡式和双箕状顺列式;并初步分析了层序模式与油气的关系,预测了岩性地层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徐拴海  沈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6):6369-6376
岩石导热系数在地热开发、地下工程、盆地演化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获取深部连续地层的导热系数进行精确定量化的研究是必然趋势。本文对岩石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对目前深部地层导热系数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有组成成份、孔隙度、密度、温度等;导热系数一般沉积岩大于岩浆岩、砂岩大于泥岩;孔隙度在10%以下时其变化对导热系数影响较大,后随着孔隙度增大,对导热系数的减弱效果变弱;导热系数与密度呈线性正相关;岩石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大于150℃时,温度升高对砂岩导热性能的影响效果逐渐减弱。深部连续地层导热系数预测方法主要有地球物理测井预测、分布式光纤监测预测。地球物理测井预测具有数据获取简单、测井技术成熟等优点但预测精度不高且地区差异大;光纤监测预测具有数据精度高、实时监测等优点但数据量大且深井设备安装困难,两种预测方法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常规方法预测碳酸盐岩地层压力的偏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异常地层压力成因不同于碎屑沉积岩的欠压实机制,其纵波速度-孔隙度关系分散,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等效介质理论,计算不同孔隙结构碳酸盐岩的纵波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孔隙结构导致的常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的预测偏差。结果表明:在应力状态、矿物组成和孔隙度相同条件下,裂隙类孔隙使地层压力预测结果偏高,易造成井漏、储层污染等问题;溶孔类孔隙使地层压力预测结果偏低,易诱发溢流、井涌等复杂情况;当裂缝、溶孔共存时,地层压力预测偏差的正负不仅受裂隙与溶孔相对体积比的影响,也受其绝对体积含量的控制;对于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油气钻井工程中采用常规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和井身结构设计系数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根据Boit固结理论用有限元方法预测由于深开挖引起周围的地层位移对地下工程设施的影响问题,分析了地层水平位移和地层沉降的分布特性,表明有限元方法可以方便地用于预测深开挖的影响范围,算例的数值结果说明,对于地下管线等地下工程设施,由开挖产生的地层水平位移的影响往往会大于地层沉降,因而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4.
异常地层压力是含油气盆地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经钻探证实广泛存在异常地层压力,且具有超压成因机制复杂的特征.针对研究区的问题,综合利用了基于测井资料的平衡深度法、伊顿公式法和Bowers法,钻井资料的DC指数法以及地震层速度资料的Fillippone公式法,对中部4区块的地层压力进行了预测,再结合地层实测压力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于测井资料的预测方法中,Bowers法预测的地层压力与实测压力吻合度较高,误差小,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地层压力的情况;DC指数在异常压力段会向减小的方向偏离正常压实趋势线;利用Fillippone公式法预测的地层压力经过校正后,实现了研究区地层剖面的压力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剖面的压力特征.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在研究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钻井和油气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层速度的变化是孔隙压力预测过程中的敏感参数之一,而岩层的性质、岩石的成分等众多因素则影响着速度的变化,导致其预测和估计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本文首先利用中途垂直地震剖面(VSP)获得的已钻井段的时深关系及钻头前方未钻井段反射波场信息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地层速度预测问题进行建模,其显著特点是众多影响因素以属性形式作为输入模型,然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器来求解该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预测得到钻头前方地层速度。鉴于输入的VSP走廊叠加资料及衍生属性具有比常规地震更高的分辨率,从而使得预测得到地层速度也具有更高分辨率。基于以上工作基础上,我们将基于VSP预测获得的速度应用在地层压力预测中,并实际应用在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井中,预测了钻头前方300 m的地层速度,进而估算钻头前方地层的孔隙压力。后续的实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较为可靠,为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持,验证了本文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当前正在发展的立体定量预测中的地质几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作者采用多项式函数和趋势-剩余分析对控矿地质界面(如地层界面、不整合面、断裂面及侵入接触界面等)进行形态模拟,并根据模拟所得地质几何参数对矿体进行空间定位和深边部立体预测,然后采用三维趋势分析或克里金法对预测地段的矿床值进行定量估计。四个矿床的预测应用证明该方法实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地层可钻性级值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录井资料及测井资料与地层可钻性级值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向量机算法的地层可钻性级值预测的新方法.通过标准化钻速、测井声波时差、地层密度、泥质含量和地层深度进行学习训练相关向量机,建立地层可钻性级值预测的相关向量机模型.对准噶尔盆地部分井的地层可钻性级值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BP神经网络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推广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兰渝铁路某处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条件、气象及地震条件等环境地质条件,研究了滑坡体空间形态,从有利于滑坡发生的内外因两方面,对滑坡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平衡压实理论的等效深度法、Eaton法是砂泥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基于声波、密度、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合理构建正常压实趋势线则是该类方法可靠、准确的基础与关键。但对水敏性泥岩而言,由于与水基钻井液长时间接触产生强烈的水化作用,导致测井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真实压实状况,从而导致地层孔隙压力测井预测难度大、精度低。鉴于此,在泥页岩组分特征测试分析基础上,实验研究了钻井液作用下水化对泥岩声波时差、电阻率以及密度的影响,进而建立了泥岩去水化方法及考虑水敏性泥岩水化作用的正常压实趋势构建方法,形成了适用于水敏性泥岩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北部湾某区块部分井进行预测,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与地层的岩性、孔隙含量及所含流体性质等因素有关,利用地层浅反射界面均方根速度及假设的地震层速度推算了地层深反射界面均方根速度,将其与地层深反射界面均方根速度的实测值相比较,根据两者间的差异性质和大小预测地层的岩性和含油性。把该项技术用于研究辽东湾碎屑岩地层及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的岩性及含油气性,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